楊錦鑫:每週10個股票術語,領略交易的魅力(三)

楊錦鑫:每週10個股票術語,領略交易的魅力(三)

十一、什麼是股票配資?

股票配資實際上就是借錢炒股,其本質上屬於民間借貸的一種。正如一些股票配資公司宣傳的那樣:“我出錢,您炒股,贏利都歸您!”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錢不是白出的,您要支付相應的費用。我們知道很多證券公司有融資融券業務,也可以實現借錢炒股,那麼股票配資與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有什麼區別呢?證券公司對融資炒股限制比較嚴格,比如開戶時間,資金要求(>50萬),投資股票的限制等

除權報價的產生

除權報價的產生是由上市公司送配股行為引起,由證券交易所在該種股票的除權交易日開盤公佈的參考價格,用以提示交易市場該股票因發行股本增加,其內在價值已被攤薄.

股票登記日和除權日

股權登記日,簡單說就是,如果你在這個日期之前沒有賣了這種股票,你就擁有公告裡說的轉增,配送股或者紅利的權利。登記擁有這種權利的股東的名字。

除權日是,轉增或者配送股以後市場可流通總股數增加,那麼原來的市場價格必須進行除權。不然對後來買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除權報價的計算

除權報價的計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資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為依據的:

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

對於A種股票發生尚未上市流通的國家和法人持股部分向已上市流通股持有人有償轉讓的所謂"轉配問題",因其只引起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此消彼長,並不涉及該股票股份總量的變化,經多方徵詢意見,從即日起在除權報價的計算中,對"轉配"將不予考慮。

但考慮到"轉配"存在對股價波動的特殊影響,統計部仍將採用"撤權"和"復權"的辦法對上證指數進行必要的修正:

所謂撤權,即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交易起始日,上證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所謂復權,即在該股票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進入樣本股票的範圍。

股票除權的過程

當一家上市公司宣佈送股或配股時,在紅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配股之前,該股票被稱為含權股票。要辦理除權手續的股份公司先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在准予除權後,該公司即可確定股權登記基準日和除權基準日。凡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領取或認購股權的權利,即可參加分紅或配股。除權日(一般為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確定後,在除權當天,上海證券交易所會依據分紅的不同在股票簡稱上進行提示,在股票名稱前加XR為除權,XD為除息,DR為權息同除。除權當天會出現除權報價,除權報價的計算會因分紅或有償配股而不同,其全面的公式如下:除權價=(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配股價X配股價-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除權日的開盤價不一定等於除權價,除權價僅是除權日開盤價的一個參考價格。當實際開盤價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填權,在冊股東即可獲利;反之實際開盤價低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貼權,填權和貼權是股票除權後的兩種可能,它與整個市場的狀況、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送配的比例等多種因素有關,並沒有確定的規律可循,但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送配以後除權,其單位價格下降,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上升的空間也相對增加。不過,這並不能讓上市公司任意送配,它也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和國家有關法規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楊錦鑫:每週10個股票術語,領略交易的魅力(三)

十二、什麼是頭寸?

1、頭寸也稱為“頭襯”就是款項的意思,是金融界及商業界的流行用語。如果銀行在當日的全部收付款中收入大於支出款項,就稱為“多頭寸”,如果付出款項大於收入款項,就稱為“缺頭寸”。對預計這一類頭寸的多與少的行為稱為"軋頭寸"。到處想方設法調進款項的行為稱為“調頭寸”。如果暫時未用的款項大於需用量時稱為“頭寸松”,如果資金需求量大於閒置量時就稱為“頭寸緊”。

2、頭寸是金融行業常用到的一個詞,在金融、證券、股票、期貨交易中經常用到。

比如在期貨交易中建倉時,買入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多頭頭寸,簡稱多頭;賣出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空頭頭寸,簡稱空頭。商品未平倉多頭合約與未平倉空頭合約之間的差額就叫做淨頭寸。只是在期貨交易中有這種做法,在現貨交易中還沒有這種做法。

在外幣交易中,“建立頭寸”是開盤的意思。開盤也叫敞口,就是買進一種貨幣,同時賣出另一種貨幣的行為。開盤之後,長了(多頭)一種貨幣,短了(空頭)另一種貨幣。選擇適當的匯率水平以及時機建立頭寸是盈利的前提。如果入市時機較好,獲利的機會就大;相反,如果入市的時機不當,就容易發生虧損。淨頭寸就是指開盤後獲取的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之間的交易差額。

另外在金融同業中還有扎平頭寸、頭寸拆借等說法。

頭寸日有分很多種的:第一頭寸日(期貨交割過程的第一日)等等,多數就是指對款項動用的當日。

3.頭寸有兩種含義

(1).[money market]∶中國舊時指銀行錢莊等所擁有的款項。收多付少叫頭寸多,收少付多叫頭寸缺,結算收付差額叫軋(ga)頭寸,借款彌補差額叫拆頭寸。

(2).[cash]∶指市場上貨幣流通數量,即銀根。如銀根松說頭寸松,銀根緊也說頭寸緊通常所說的是指第二種,即現金的量。

楊錦鑫:每週10個股票術語,領略交易的魅力(三)

十三、什麼是創業板?

創業板是地位次於主板市場的二板證券市場,以NASDAQ市場為代表,在中國特指深圳創業板。在上市門檻、監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條件、投資風險等方面和主板市場有較大區別。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成長性企業,為風險投資和創投企業建立正常的退出機制,為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提供融資平臺,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添磚加瓦。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充,在資本市場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

各國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來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

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繫,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按與主板市場的關係劃分,全球的二板市場大致可分為兩類模式。一類是“獨立型”。完全獨立於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鮮明中企合縱網站建設專家的角色定位。世界上最成功的二板市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即屬此類。納斯達克市場誕生於1971年,納斯達克(NASDAQ)股票市場是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場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市場,而且它是首家電子化的股票市場。每天在美國市場上換手的股票中有超過半數的交易是在納斯達克上進行的,將近有5400家公司的證券在這個市場上掛牌。

另一類是“附屬型”。附屬於主板市場,旨在為主板培養上市公司。二板的上市公司發展成熟後可升級到主板市場。換言之,就是充當主板市場的“第二梯隊”。新加坡的Sesdaq即屬此類。

楊錦鑫:每週10個股票術語,領略交易的魅力(三)

十四、什麼是T+1?

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和基金交易實行"T+1"的交易方式.

T+1指的是在交易日買入的股票、賣出股票所得現金要到第二天,即T+1日(T:交易日)之後才能完成結算,股票和現金才能劃到投資者帳上,即交割完畢。

亦即投資者當天買入的股票不能在當天賣出,第二天才可賣出股票。而當天賣出股票後,資金回到投資者帳上,當天就可以用來買股票,但如果想當天就提取賣出股票所得的現金是不行的,必須等到第二天才能將現金提出來。

T+0交易指的是當天買入股票可當天賣出,當天賣出股票又可當天買入。

早些年,管理層為了活躍股票交易,曾經允許電腦交易系統即時為成交的委託交割。即當買入股票時,一經成交就立即將投資者記錄為在冊股東;當賣出股票時,一經成交即將現款"劃帳"到投資者的保證金帳戶上。因此,剛買入的股票可以隨時賣出,剛賣出收回的資金又可直接用在購買其他股票上,而且不分滬、深市,自由使用(但不可以當日提取現金離開證券部)。這就是純粹的T+0。後來發現這種即時交割制度令股市過分投機,考慮再三之後,管理層認為"T+1"制度比較合理。

T+1制度下,仍然保留了"T+0"時賣出股票的資金可以即時在保證金帳戶中體現並可用於購買其他證券。但買入的股票,不論深、滬交易所,都要等到下午收市後半小時至一小時之後,才將所的交易進行交割和過戶。也就是說,對於交易系統而言,一個投資者用其證券帳戶(股東代碼)買入成交的股票要到下午收市後才被記錄到其證券帳戶上,因而當日收市前,沒有可能將剛買入的股票拋出(因為交易所的電腦系統並沒有記錄到投資者的證券帳戶有相應的股份,就會自動撤回投資者的即日拋出委託)。只有到T+1日後,即次日開市之後才能動用證券帳戶記錄在案的股票進行賣出交易。

至於現在有時在報刊上看到的"利用手上的股票做T+0"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是炒股的一種技巧,即當投資者手上持有部分股票部分現金時,完全可以在手中現有的股票衝高時賣出,並在其向下回落時將賣出的股份在低位買回來,收市時,持股數不變,但保證金帳戶上的現金增加了。反之亦然,可以先低價買入,當日衝高時賣出。

楊錦鑫:每週10個股票術語,領略交易的魅力(三)

十五、什麼是紅股?

紅股是上市公司中期或年度盈利分派送予股東的股份。投資者可將紅股視為股息的一部分。

在上市公司分紅時,我國股民普遍都偏好送紅股。其實對上市公司來說,在給股東分紅時採取送紅股的方式,與完全不分紅、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度等方式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幾種方式,都是把應分給股東的利潤留在企業作為下一年度發展生產所用的資金。它一方面增強了上市公司的經營實力,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另一方面它不像現金分紅那樣需要拿出較大額度的現金來應付派息工作,因為企業一般留存的現金都是不太多的。所以這幾種形式對上市公司來說都是較為有利的。

當上市公司不給股東分紅或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時,這部分利潤就以資本公積金的形式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中。而給股東送紅股時,這一部分利潤就要作為追加的股本記錄在股本金中,成為股東權益的一部分。但在送紅股時,因為上市公司的股本發生了變化,一方面上市公司需到當地的工商管理機構進行重新註冊登記,另外還需對外發布股本變動的公告。但不管在上述幾種方式中採取哪一種來處理上一年度的利潤,上市公司的淨資產總額並不發生任何變化,未來年度的經營實力也不會有任何形式的變化。

而對於股東來說,採取送紅股的形式分配利潤將優於不分配利潤。這幾種方式雖都不會改變股東的持股比例,也不增減股票的含金量,因為送紅股在將股票拆細的同時也將股票每股的淨資產額同比例降低了,但送紅股卻能直接提高股民的經濟效益。其根據如下:

1.按照我國的現行規定,股票的紅利的徵稅可根據同期儲蓄利率實行扣減,即給予一定的優惠,具體稅額就是每股紅利減去同期儲蓄利率後再徵收20%的股票所得稅,這樣在每次分紅時要徵收的稅額是:

所得稅=(每股紅利-本年度一年期定期儲蓄利率)×20%

當上市公司在本年度不分配利潤或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時,下一年度的紅利數額就勢必增大,股民就減少了一次享受稅收減免的優惠。

2.在股票供不應求階段,送紅股增加了股東的股票數量,在市場炒作下有利於股價的上漲,從而有助於提高股民的價差收入。

3.送紅股以後,股票的數量增加了,同時由於除權降低了股票的價格,就降低了購買這種股票的門檻,在局部可改變股票的供求關係,提高股票的價格。

將送紅股與派現金相比,兩者都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只不過是方式不同而已。只要上市公司在某年度內經營盈利,它就是對股民的回報。但送紅股與派發現金紅利有所不同,如果將這兩者與銀行存款相比較,現金紅利有點類似於存本取息,即儲戶將資金存入銀行後,每年取息一次。而送紅股卻類似於計複利的存款,銀行每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將儲戶應得利息轉為本金,使利息再生利息,期滿後一次付清。但送股這種回報方式又有其不確定性,因為將盈利轉為股本而投入再生產是一種再投資行為,它同樣面臨著風險。若企業在未來年份中經營比較穩定、業務開拓較為順利,且其淨資產收益率能高於平均水平,則股東能得到預期的回報;若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低於平均水平或送股後上市公司經營管理不善,股東不但在未來年份裡得不到預期回報,且還將上一年度應得得紅利化為了固定資產沉澱。這樣送紅股就不如現金紅利,因為股民取得現金後可選擇投資其他利潤率較高的股票或投資工具。

楊錦鑫:每週10個股票術語,領略交易的魅力(三)

上市公司的分紅是採取派現金還是送紅股方式,它取決於持多數股票的股東對公司未來經營情況的判斷和預測,因為分紅方案是要經過股東大會討論通過的。但我國上市公司中約有一半以上的股份為國家股,且其股權代表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由於切身利益的影響,經營管理人員基本上都贊同企業的發展與擴張,所以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中,送紅股的現象就非常普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