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漫長的冬季有輕盈飄灑的白雪

大雪交冬月,冬至不行船;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

冬至已至。溫酒話寒冬,暖暖的,聊聊寒冬。浪漫主義詩人雪萊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冬天裡溫暖的話,好言一句三冬暖哇,

黑夜漫長的冬季有輕盈飄灑的白雪

雪萊這話的言外之意是忍受著冬天的了,嚮往著春天,憎惡冬的嚴寒霜凍,盼望春的生機希望。多少有點厚此薄彼了吧。也許情感化的敏銳感情的詩人也就該是如此吧。你看,禪宗就不一般了,曰,春有百花,夏有風,秋有明月,冬有雪,如能體會當下好,處處都是好時節。格調儼然相反了。

黑夜漫長的冬季有輕盈飄灑的白雪

若說冬天不可愛,那麼潔白乾淨的雪為啥更多要在冬天才飄飄灑灑呢,北方的天空冬天最為之能動人心緒淨人心境的就是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賦予詩意的雪了;若說,冬天不溫暖,大雪包裹著大地及大地上的莊稼不就好比被蓋了一張偌大的白棉被嘛,農諺曰,大雪紛飛兆豐年,嚴冬的大雪對麥苗而言那是溫暖的豐收的兆頭;

就像,我們的傳統文化觀念而言,冬至一陽初升,陽,是暖的,在哪,在陰中包裹著。這或許也是冬至吃餃子扯得上的一點聯繫吧。餃子也是裹著吃,皮是白的,麵粉的白,如雪,內裡是給予身體力量和溫暖的營養。溫暖在裡面,寒冷在外面。雪是冰冷的,心是溫暖的!

黑夜漫長的冬季有輕盈飄灑的白雪

過去的老人家常言,“冬至吃餃子,不掉耳朵。”小時候,以為是餃子包裹的形狀像個耳朵,吃啥補啥,吃了耳朵形狀的餃子耳朵就長壯了吧。其實,真正用意就是進補營養,身體溫暖強壯了不怕凍嘍。話中是隱喻著冬天天冷,吃餃子進補。農村老諺語云,冬天補一補,開春能打虎。就是此理。古代小農經濟社會,冬天是相對閒散的季節了,匆匆忙忙一年就要盡頭了,辛勞的農人家也有那個鬧騰的閒工夫包餃子哇。能吃餃子是對平時生活的一種改善了,也是因此,記憶中的餃子真實的是香哇,那個時代的平常日子飲食與節日時的飲食對比明顯,定是有這個原因的,不像而今,平常裡想吃啥,也很輕鬆弄來,過去呢,是有些好吃還非得大的節日時才能吃的上。再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食物還更多是真材實料,食品危機啦、激素食物、垃圾食品等之類少見,這也是,印象中餃子香的原因吧。

黑夜漫長的冬季有輕盈飄灑的白雪

常言道,大雪交冬月,冬至不行船;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

整體上今年北方冬至時節的雪普遍似乎是缺席了,是該下場雪了。一年之中冬至夜最長,夜是黑的,黑的季節,有白的雪,大自然是巧妙的,更多時是黑夜漫長的冬季才有輕盈飄灑的白雪。若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嘛?這還是漫長等待的心情。那麼,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就打開了一扇窗。這樣心情的看待寒冷的嚴冬同時就看到了溫暖的所在了,萬物斂藏,溫暖於內!

黑夜漫長的冬季有輕盈飄灑的白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