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這些”節稅方法“是違法的!

請注意:這些”節稅方法“是違法的!

一直以來,節稅籌劃都是熱度非常高的一個詞,甚至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討論或開展節稅籌劃,首先要弄清楚節稅籌劃一些原則性問題,否則可能會偏離方向,甚至違法。

從節稅籌劃的專業基礎而言,節稅籌劃需要掌握紮實的稅法專業知識;從節稅籌劃的實施過程來看,需要和多部門溝通協調。因此,可以認為成功的節稅籌劃都是技術和藝術的統一體。

節稅籌劃的基礎是稅法“技術”,節稅籌劃落地則是一門實操的“藝術”。

節稅籌劃應具有合法性,這是討論節稅籌劃的前提和基礎。

合法性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 一是形式合法性,相關交易的安排以及納稅申報、減免、優惠符合相關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
  • 二是實質合法性,經濟交易的性質以及納稅符合實質課稅標準、與稅收立法目的相符合。
請注意:這些”節稅方法“是違法的!

典型的違法籌劃有以下幾類:

1、名為籌劃,實為財務造假

財務和稅務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本質上分屬不同的體系,利用“兩套賬”、“做假賬”等財務核算進行的“節稅籌劃”,是違反會計法和稅法規定的。

2、合同籌劃

交易既定的情況下,交易雙方“合作”從交易合同上進行“籌劃”,玩文字遊戲,實際上漏洞百出,很容易被稅務機關識破。

3、不入賬戶,實為逃稅

私設或亂用賬戶,轉移經營收益,或者直接以借款等名義轉移到離岸賬戶。

4、發票“籌劃”

“發票”市場的“繁榮”,既有以票控稅的制度性原因,也有實際監管難度大的現實困境。需要提示的是,發票“籌劃”風險日益增加,特別是涉及增值稅專用發票,會涉嫌刑事責任。

成功的節稅籌劃落地才是關鍵。伴隨“金三”的全面上線和不斷優化,節稅籌劃外在的“合理性”風險凸顯,也應引起企業的關注。

請注意:這些”節稅方法“是違法的!

一是應有合理商業目的。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條,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是指“以減少、免除或者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然而,由於稅法對“合理商業目的”界定的抽象性決定了其在實操中價值非常有限。

二是要關注實際稅負率。

與“合理商業目的”的判斷相比較,一個更具有實際價值的指標是企業的實際稅負率,如果企業(或一項業務)的實際稅負率觸碰了稅務機關設定的警戒線,將會引發稅務機關的高度關注。典型的如高利潤房地產項目,土增稅納稅申報額卻很低。

實踐中,何為“合理商業目的”、“合理稅負率”是很難用稅法進行界定的,更多的依賴於納稅人和稅務徵管機關的實際操作,其間也帶有很大的博弈色彩,從這個角度,節稅籌劃需要豐富的實操經驗,是一門實操的“藝術”。

節稅籌劃是技術和藝術的統一。節稅籌劃的開展應建立在對方案合法性充分論證的基礎之上,控制好其中的法律風險,否則一旦會觸犯法律底線,非但不能節稅,還會帶來經濟、法律上、名譽上的損失。與此同時,對於方案的合理性和來自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也應有充分的預估和應對方案,二者相結合,節稅籌劃才能安全的落地。

如果你有避稅方面的相關需求(25%降到2.08%以內!),歡迎留言、私信(我會第一時間回覆)。關注杭記稅優政策,我們不定時分享避稅乾貨,助力企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