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李宗盛在《給自己的歌》中,唱出了多少人在衰老面前的抗拒和不甘。

正如昨晚的劉德華,在演唱會舞臺上,三首歌唱罷,他只面臨一個選擇——退場。

57歲的他因喉嚨發炎突然失聲,流淚宣佈中止演唱會,並開展退票事宜。

歌迷們鐵定是支持他的,因為多年追隨瞭解過,深知他的不易。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旁觀者也會發出質疑:“他已經開唱十三場,這麼拼命會不會太誇張?既然有演唱會,那此前半年是不是應該休養生息?”

這些支持和質疑的聲音,很快就被積極的聲音中和了,很少有人指責他,而是同情他,心疼他。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突然中止演唱會,卻沒有被罵得很慘。這在華語娛樂圈,他大概是頭一個。

劉德華,他到底憑什麼?


紅了幾十年而不崩的劉德華,首先憑藉的是——

“原則與底線。”

1997年香港迴歸,大陸春晚向香港演員拋來了橄欖枝。

大部分人嗤之以鼻,小部分人持觀望態度。唯有劉德華,率先登上春晚舞臺,演唱了那首耳熟能詳的《中國人》。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那時,是香港娛樂圈的鼎盛時期,TVB的黃金時代,相比之下,春晚的規模和吸引力自然不足。

而劉德華冒著輿論壓力隻身前往,頗有一絲義無反顧的真誠。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多年後,臺灣金馬獎舞臺上,黃渤被邀請作為頒獎嘉賓。

蔡康永為難黃渤,不明所以說了句:“黃渤你記住,這是我家,不是你家。”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全場鴉雀無聲時,鏡頭鎖定在了劉德華身上。

只見劉德華神情尷尬,眼神中盡是一臉問號的不解。明明已經對蔡康永的說辭很無語了,卻依舊要保持作為觀眾的耐心和剋制。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情商極高的黃渤笑了笑,四兩撥千斤般回應道:

“謝謝,其實剛才我看到你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一匹馬陪你。這麼久了,只看過人騎馬,從來沒看到馬騎人。”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當晚蔡康永的造型有一匹馬,作為主持人卻被造型搶了風頭。看似調侃,其實在警告蔡康永:不要主次不分,臺灣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何來你家我家之分呢?

黃渤剛說完,劉德華的冷漠臉突然轉化為“痛快模式”。並不斷鼓掌,表情也輕鬆愉悅了很多。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這是劉德華身上最吸引我的地方。

家國面前,他的立場一向堅定,不會為了討好誰而混淆。而是有原則,有底線地堅守捍衛這一切。

今年,《我不是藥神》 成為現象級電影。它不僅揭露了醫療商業殘酷的真相,也切實改善了病患現狀。

殊不知,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十分艱難。

因為類型小眾,預期回報低,鮮少有人投資。舉步維艱的時刻,是劉德華出了錢,才讓項目順利開啟。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你說他大方也好,講他是伯樂也罷。但始終,我看到了他身上的“善良”。

如今,當慈善捐款成為時尚晚宴的附庸時,很少有人能撥雲見霧,透過現象看本質。

而他,卻依舊信仰藝術的力量,嘗試通過電影發出聲音,去幫懷那些真正弱勢的群體。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劉德華做的另一件“善良”的事情,是他幫助了藍潔瑛。

不同於圈內人“嘴上說說”的形式化地幫助,在藍潔瑛困頓時期,他先給了10萬。

詳細瞭解了藍潔瑛的處境後,他意識到:身心受到巨創的藍潔瑛,需要的不止是一筆錢,而是社會持續的援助。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於是,他親自為其奔走相關部門,為藍潔瑛申請定期領取的救助金,安頓她日後的生活。

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名流們通常喜歡獨善其身,因為這最安全,不會損害各方利益的決策。

可劉德華知道,他只有用“內心向善”的勇氣去打破那些被粉飾的太平,“良知”才會真正發揮力量。

儘管良知會有代價,可能會觸礁,可能沒有回報。但起碼問心無愧,做到就好。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所以,劉德華之於藍潔瑛的意義,就不止物質層面的幫助那麼簡單了。

對於藍潔瑛來說,她早已厭惡這個顛倒黑白的世界,可總有人給了她希望,讓她積極面對餘生。正如她所說:

“這世上沒有多少值得信任的人,但我只相信劉德華。”

家國面前,他有底線。慈善方面,他默默支持。朋友有難,他果斷支援。

他簡直太完美了。有人說,他是裝的。也有人說,一個人要是能偽裝這麼多年,也是值了。

其實,對於我來說,裝或不裝,體現在細枝末節處。

比如,劉德華“寵粉”在娛樂圈中是出了名的。

有粉絲遠在內蒙古,曾說自己因為缺錢,無法支持偶像。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不久後,劉德華的全球巡演,第一場地點不是香港紅磡,不是北京工體,而是內蒙古呼和浩特。

要知道,這個決定建立在損失票房之上。可他想告訴粉絲的是:這個世界或許有不遂人願之事,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放棄希望。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又比如,有粉絲難以自持,不顧阻攔奔跑到臺上抱著他。

錯愕之中,他一邊安撫粉絲,一邊用眼神和手勢示意保安,“沒關係的,我可以搞定。”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他也遇到過保安暴力對待粉絲的情況,有粉絲爬上臺送花,結果被保安拖走。

當下的時刻他沒有一絲猶豫,從2.8米舞臺上直接跳下來,一邊急切地說:“請不要這麼對她,放開她。”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妥善安置粉絲後,回到臺上的他也對保安表示了道歉。

這種做人的周到與體察,幾乎貫穿他幾十年演藝生涯的始終,再好的演技,如果沒有持之以恆的初心,都是裝不來的。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劉德華,就是憑藉這些,火了幾十年。

而她姐,也終於可以聊聊劉德華的“顏值”了。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劉德華初出茅廬的境況,和當今流量明星走的路線其實差不多。

神仙面孔,流量大劇,數不盡的通告和活動,讓他一舉晉升“男神”C位,收穫了無數鮮花和粉絲。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可這並不是一條真正有信仰的路。

記得在一個綜藝節目裡,導師問了一群國家頂級戲劇學院的學生一個問題:“你誰想做明星,誰想做演員?”

90%人舉手選擇做演員,只有10%不到的人,選擇了“明星”。

幾年後,那些選擇做演員的人,如今走著“流量明星”的路線。不是他們不上進,而是大環境逼你權衡利弊,沒有人在乎好壞。

漸漸地,人們開始追求用最短的時間,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可是,在滿地都在撿六便士的人群中,總要有人抬頭望向月亮。在這條艱難的路上,劉德華就做了很真誠的表率。

比如,抱著拼命的決心,去拍攝每一個危險鏡頭:

《全職殺手》中,為了呈現驚心動魄下的神情,他的臉離極速飛馳的地鐵只有十幾公分。直到那場戲拍完,才告訴工作人員頭部被撞出了血。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拍攝《墨攻》期間,他親自從五層樓跳下,摔下來的那一刻,骨裂和韌帶拉傷刺骨般的痛像電流一樣過了全身。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在他眼中,這些危險的動作,不能用替身。因為,替身也是人。

他必須和過往的自己劃清界限。即便他知道,耍帥和扮酷可以很輕鬆地賺錢,但那並不是他身為演員的意義。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他要經歷轉型的痛苦,面臨一系列質疑和自我推翻,並在自我重建中,沉澱自己對這個職業的初心。

所以,“流量明星”的背面,是劉德華身為演員的“自我修養”。

可如今,做到如此的人,依舊在少數。

我開始理解:為什麼一向樂觀堅強的劉德華,會在演唱會上難以抑制悲傷地哭了出來。

一方面是對粉絲的愧疚,他沒有完成這場表演,辜負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另一方面,是早已習慣以一顆赤誠之心對待事業的他,終於在歲月的鐮刀面前,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喪失了最後一分還手之力。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他辜負了對自己的期待。他以為他還能大聲唱歌,奮力奔跑,可某個時刻,他卻唱不出來了,也跑不動了。

那些他生命中最熟悉的部分,就這樣,戛然而止了。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57歲劉德華失控大哭: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試想一下:人,最怕什麼?

最怕的是你身經百戰,覺得十幾場演唱會不過是小case。可某個時刻,身體會突然告訴你,“你不行了,你只能退出,你別無選擇。”

縱然你有千般不甘,萬般不捨,待到英雄垂暮時,你只能嘗試坦然接受這個遺憾。

就像王爾德說過:

“歲月面前,人的悲劇不在於他身體的衰老,而在於他的心,依然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