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執筆:穀子地佩刀

7年,彈指一揮間。但7年時間,足以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發生劇變,比如利比亞。

明天,是卡扎菲7週年忌日。7年前的10月20日,一代梟雄卡扎菲死於利比亞人民的“打卡運動”。他死後7年,利比亞沒有變成迪拜,卻正變成“第二個索馬里”。

在這七年裡,利比亞老百姓忍受著七年之痛,還經歷著與西方關係的七年之癢。7年的動盪沒有停息,多少利比亞民眾失去生命,更多家庭生活無望,流離失所。

誰該為這一切負責呢?這是一個極其沉重的問題!歷史還沒有給出答案。

1“打卡”之後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黃昏時刻的卡扎菲,這是他留在穀子地佩刀相機中的最後造型。(穀子地佩刀2011年4月攝於的黎波里)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老家蘇爾特附近一處排水管被活捉,隨後被打死。

儘管當時的執政當局否認虐殺傳聞,但美國《全球郵報》網站曝光的混亂且血腥的圖片和視頻顯示,卡扎菲被俘虜後“遭到性侵”:幾名士兵持槍押著老卡,其中一人左臂張開控制老卡,右手拿棍狀物用力捅他的屁股……

曾以殘忍和壓制統治利比亞42年的卡扎菲以這樣被殘忍和壓制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的神話。老卡死後3天,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宣佈全國解放。卡扎菲死前遭凌辱,死後和兒子穆塔西姆的屍體又任人“免費參觀”……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吻別?卡扎菲曾經擁有支持者,但他最終還是讓利比亞人唾棄!(穀子地佩刀2011年4月攝於的黎波里)

2012年7月,抓獲利卡扎菲的小夥子沙班被卡扎菲支持者綁架,在企圖逃跑時被槍射中頸部和胃部,後被送往法國醫治。

兩個月後,22歲的沙班因傷勢過重,死在異國他鄉。據說,利當局曾許諾獎勵沙班80萬美元,但這筆錢在他死前並沒有兌現。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打卡運動”中的帥小夥!今天你還好嗎?(穀子地佩刀2011年4月攝於班加西)

沙班這樣的年輕人本應是重建利比亞的主力軍。

利比亞去年的人口統計約為640萬,其中1/4是年齡在10歲到24歲之間的青少年。但過去這7年,他們在利比亞沒過什麼好日子,沒享受到什麼好福利。

比他們再大個十來歲的人成長在“卡扎菲時代”,沾了點石油財富的光,也遭了很多高壓統治的罪,他們“眼見老卡起高樓,眼見老卡宴賓客,眼見老卡樓塌了”。

他們在消滅老卡的“革命事業”中開著皮卡、架著機槍,奮勇當先。然而,儘管年輕人在2011年“打卡運動”中發揮積極作用,但卻沒有真正分享到勝利果實,他們的訴求並沒有得到新政權的優先考慮。

國家亂了的時候,老卡告訴他們:“你們是國家的主人,房子歸你們了!”搶完房子這些年,他們才悲催地發現,自己似乎並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2七年之痛

這7年,在利比亞,你能聽到這些青壯年的抱怨,諸如:“利比亞人終於自由了嗎”“卡扎菲正在地下嘲笑我們”“生存才是我們每天先要面對的問題”“沒想到我們也成了索馬里”“都說敘利亞會是第二個利比亞,結果卻沒有”。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7年前的這些渴望自由的利比亞青少年,如今還好嗎?(穀子地佩刀2011年4月攝於班加西)

沒有了卡扎菲的利比亞,似乎已被世界遺忘。沒有了卡扎菲的利比亞,依舊是一個亂攤子。

內亂依舊、石油減產、民眾逃難……結束“強人政治”後“西式民主”在部落縱橫的北非地帶遭遇水土不服。

目前,利比亞東西部被兩大勢力割據對峙,兩邊相互攻訐,衝突不斷。對立的兩個政府和大批武裝民兵正在爭奪對這個盛產石油的國家的控制權。

地方武裝控制銀行,左右黑市貨幣價格,威脅著油井、機場、政府部門和基礎設施的安全。這就是今天的利比亞。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7年前推翻卡扎菲政權的東部地方武裝,如今是否依然在和其他武裝以牙還牙?(穀子地佩刀2011年4月攝於

利比亞塞卜哈大學工程學院前院長阿里·布哈納曾失望地告訴穀子地佩刀,利比亞當前混亂局勢讓他失望至極,“簡直太糟、政府太弱”。

在這些利比亞知識分子看來,革命沒有取得真正成功,新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國家四分五裂、恐怖分子混入……利比亞人的生活不斷惡化,人道主義危機愈演愈烈。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11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其中有37.8萬名兒童急需人道主義援助。

利比亞的媒體在質問:為什麼西方沒有履行“歷史責任”,對一個失敗的利比亞視而不見?

然而,西方的反思有限,多的是花邊新聞:

卡扎菲2004年曾差點買下曼聯、逃命期間曾給意大利的貝魯斯科尼寫信求助……2012年5月,1988年洛克比空難的製造者、利比亞前特工邁格拉希病死時,讓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追悔莫及的是,“釋放邁格拉希的決定是一個糟糕透頂的錯誤”。

今年2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利比亞鄰國突尼斯時,才終於說了句“是我們集體將利比亞拖入了數年的混亂”。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美國大使慘死利比亞

利比亞的現狀不能再持續下去,利比亞與西方的關係也有待實質性改變。在利比亞,反美情緒依舊。

2012年9月11日,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和3名使館人員在班加西領事館遭襲事件中遇難。

西方媒體說,“史蒂文斯成為30多年第一個死於恐怖分子之手的美國大使”。前不久,美國駐的黎波里使館大樓也被幾發炮彈擊中。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圖中紙幣中的老者為:利比亞民族英雄奧馬爾·穆赫塔爾,卡扎菲的崇拜的革命前輩和精神領袖。1931年,意

3“利比亞國”

“卡扎菲之死終結了利比亞人民的長期痛苦,他們有機會建立民主、寬容的國家。”老卡死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曾這樣暢想過“今日利比亞”。

但卡扎菲臨死前一定恨死了奧巴馬。這不,穀子地佩刀在卡扎菲軍營裡看到過這樣一張漫畫——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2011年4月,在的黎波里的阿齊齊亞兵營,卡扎菲支持者舉出反美漫畫。(穀子地佩刀2011年4月攝於的

2009年的聯大會議上,卡扎菲“噴”了一個半小時,為表達對西方的不滿,最後還把《聯合國憲章》扔在地上。

2018年的聯大會議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大談“美國優先”,稱“這屆政府取得超越美國曆史任何時期的成就”,引來一片嘲笑。

展開我們的想像力吧,如果卡扎菲還活著,他在國際舞臺上將和特朗普如何過招?

但歷史沒有給卡扎菲與特朗普過招的機會,只能是“一代梟雄薩達姆,難兄難弟卡扎菲”。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1969年,年僅27歲的卡扎菲就執掌利比亞政權,他是政治新星、是世紀狂人,他叫板西方,又認慫服軟。搞“國家恐怖主義”,製造洛克比空難,讓老卡不得人心。

不得人心的老卡有野心,但自不量力,你在非洲、在中東尚可和幾個國家爭當老大,放在全球,利比亞還是個“小國”,光有石油不成,你卡扎菲也只是個“瘋子”,光會吵吵不成。

卡扎菲畢竟能力有限,不懂治國,沒明白與其他國家如何相處。

2013年5月,利比亞的國名定為利比亞國(State of Libya)。我們是不是應給給利比亞正名了,再提“利比亞”似乎說的那還是那個卡扎菲時代的簡稱,現在該用“利比亞國”了吧。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里?

據說卡扎菲次子將參加利比亞總統選舉?

去年底,卡扎菲次子賽義夫獲得“特赦”,隨後還傳出他可能重返政壇的消息。此前有報道,為結束國家的混亂狀態,利比亞國各派領導人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會議上達成協議,同意今年12月10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

最後,讓我們用句外交辭令祝福利比亞人民,希望利比亞國如期舉行憲法公投和國家大選,早日結束政治過渡進程,讓百姓安居樂業。

(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