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大事件”

通過梳理2015年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各類事件,筆者甄選出拍賣市場中最具影響力和典型性的十件大事。

1、許多中小拍賣行經營上難以為繼

近年來,面臨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持續調整的狀況,拍品徵集難、招商難以及高額的經營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大,2015年春拍時,許多中小拍賣公司調整經營策略,停拍,甚至歇業,在北京,春拍和秋拍都有近四、五成的拍賣企業停拍。市場在寒冬期更加表現出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特點。

2、北京取消文物拍賣資質等級劃分

2015年5月25日,北京市文物局下發一份名為《北京市文物局關於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許可相關事宜的通知》,該通知規定,北京市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許可將不再進行一、二、三類的劃分。已取得文物拍賣經營資質的企業均可開展各類文物的拍賣業務。此前,根據規定,只有具備一類資質的拍賣公司才能拍賣古董。此通知的出臺,也許會為處於“寒冬”中的拍賣企業“鬆了綁”。

3、內地藏家大舉到海外拍賣行掃貨

2015年3月,大批中國藝術品收藏者到紐約參加“亞洲藝術周”,分別在國際兩大拍賣行參與競買。尤其是佳士得舉行的“安思遠收藏品專場”更是受到了內地藏家的追捧和出價,“安思遠藏品”都拍出了不菲的價格。11月9日,內地收藏家劉益謙以人民幣10.84億元的成交價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拿下了20世紀初意大利表現主義畫家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的《側臥的裸女》,創造了世界藝術品拍賣歷史上的第二高價,引發全球藝術收藏界的震動。內地藏家到海外競買體現出對於國際拍賣行的強勢品牌和拍品珍貴與稀缺度上的認可,也顯示出內地拍賣市場與國際上的差距。

2015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大事件”

4、潘天壽作品強勁上漲

5月17日,在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春季拍賣會上,作為上世紀60年代的博物館級鉅製,一幅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從6800萬元起拍,最終以2.43億元落槌,加上15%的買方佣金,以2.7945億元創下潘天壽畫作拍賣價格的紀錄。隨後,潘天壽的作品在內地各個拍賣場上都受到藏家的十分關注和價格追高。

2015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大事件”

5、谷牧收藏首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

前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喜歡藝術品收藏在業內一直有所耳聞,但他的藏品從來沒露過面。2015年6月,廣東崇正拍賣公司在其春拍中上拍了“九藤書屋”谷牧收藏書畫,引起海內外藝術品收藏界的關注。收藏專場中所涉名家有李可染、劉海粟、郭沫若、黃胄、石魯,李苦禪、黃永玉等,作品的精緻,尺幅巨大。最終全場拍賣總成交額逾1.225億元,成交率100%。

2015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大事件”

6、拍賣品出現品質瑕疵不免責的司法案例

2015年,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拍賣行拍賣假翡翠扳指的二審案件,終審判決該拍賣行敗訴。在此之前,一審法院根據《拍賣法》已經判決拍賣行勝訴,而二審法院在調查中發現,涉案扳指的賣家在委託拍賣合同上曾註明拍品有瑕疵,而該拍賣行在其宣傳中並未提及。人民法院認為,如果拍賣行對拍賣標的的明顯瑕疵存在誤判,更未如實披露,則其免責聲明難以具有法律效力。本案中,對於品質相對容易辨別的珠寶類拍品,拍賣行就不能以自己不知道瑕疵而免去責任。這必將成為拍賣行拍賣假貨而輸掉官司的一個典型案例。

7、“一級文物”在拍賣場上受到追捧

2015年,拍賣場上有多件被文物管理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拍賣品取得了不錯的成交。春拍中,北京匡時三件被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的拍品中,《宋人臨摹郭忠恕四獵騎圖》、《南宋司馬伋告身》、《南宋呂祖謙告身》,北京保利的17件一級文物寫刻經都獲得高價成交;秋拍中,北京保利包括《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一(敦煌寫經)》等9件“一級文物”也都全部成交。這除了表明古代書畫、文獻、寫經市場的強勁之外,更說明,真品、精品在藏家心目中越來越重要!

8、張大千情書信札火爆成交

北京保利在其秋季拍賣中推出了《情愫東瀛——山田家藏大千遺墨》專場,其中有79件是著名畫家張大千寫給日本女朋友山田喜美子的情書。人們從這些信札中可以瞭解到張大千藝術家創作之外的生活側面。拍賣場上,79件信札全數成交,取得2043萬元的成交額,其中獲得最高價的一封情書拍出了86.25萬元。由此可見信札拍賣市場的方興未艾。

2015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大事件”

9、金銅佛像市場繼續走強

2015年,金銅佛像市場走勢很強,越來越多的拍賣企業開始嘗試金銅佛像的經營。北京保利在其秋拍古董板塊的“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Speelman秘藏梵像聚珍”專場中,共推出12件佛像,總成交額達到了1.9億元。其中,一尊“十四世紀釋迦牟尼”以1.035億元成交,創下了內地佛像拍賣第一次過億元的紀錄。

10、“微拍”拓寬了藝術品市場的經營模式

隨著互聯網、移動智能通信終端等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2015年,互聯網線上拍賣、微博拍賣、微信拍賣等新型拍賣方式,成為了藝術品市場經營方式的重要補充。一些拍賣企業及藝術品商家藉助微博、微信等移動通信終端開闢“微拍”形式,促使拍賣經營方式更加多元化。雖然,包括“微拍”在內的網絡拍賣依然面臨諸多問題,拍品也多侷限於當代藝術、當代書畫與奢侈品,但作為傳統拍賣方式的補充,則必將為藝術品拍賣注入了新活力。(引自雅昌藝術網拍岸觀瀾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