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均住房面積40.8平,買房壓力減輕了嗎?

這幾天,我國人均住房面積上了熱搜,筆者頗為感慨。

報道說, 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有3.6平方米,缺房戶達869萬,占城市總戶數的47.5%,近一半城鎮居民無房可住。而4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高達40.8平方米,套戶比高達1.13。

兩個“高達”背後,是我們40年來住房環境的變遷。

筆者依稀記得小時候,和父母蝸居在不到20平的房間裡,小小的臥室擠著我們三個人,開門就是廚房,上洗手間還要跑到外面的公廁去排隊。

除了睡覺和吃飯,我們幾乎無法在家裡進行任何活動。慶幸的是那時候有很大的院子,各家的小孩都聚集在院子裡玩遊戲,日子過得也十分開心。

再長大父母拿著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存款,買下了單位所修建的宿舍樓裡的一套房子,大概是幾萬塊。

搬家的那一天,父親感覺像完成了一件極有意義的人生大事。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搬家是要辦酒席請客吃飯的。這種待遇一般只會在結婚、升學和重要的生日節點才會有。

搬家的那天我也非常開心,因為終於可以在家上洗手間了。也不用跑到別的小朋友家裡去看電視。

再後來我漸漸年長,離家上大學。那幾年家鄉的住房環境也在翻天覆地變化。我深刻地記得,每次回家,都有親戚搬新家,都有地方被拆遷。

看到報道說我國目前城鎮住房面積2018年將超過38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8平米時,筆者想了想在三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城市生活的親朋好友們,是比較相信的。

家鄉的親友們100平米以下的居住環境似乎已經非常罕見。相比之下,寸土寸金的一線以及部分熱門二線城市的朋友,包括筆者在內,簡直就像是住在水深火熱之中。

更要命的是,他們不僅僅只有一套房,大部分都是自己住一套、給父母住一套、再出租或閒置一套,算起來人均住房面積遠遠超過了40平。

而另一波人則正好相反,那就是在一線或熱門二線城市打拼的朋友。尚在租房的就不提了,買了房的大部分都是蝸居。人均能達到30平,那還必須在沒生娃的狀態下。

你別說,這兩撥人一平均,或許還真就是人均40平出頭了。

都知道我國的住房數據一直以來都是個謎。 40.8怎麼來的,筆者查閱到早些時候國家統計局有工作人員進行了回應。

這是一個抽樣數據,樣本有16萬戶。其實還有一個數字更能反映出我們居住環境的改善程度,那就是居民居住面積的中位數。

因為平均數反映不出我們個體真實的居住情況,也看不到貧富的差距,中位數則更加接近真實。

把16萬從高到低一直排下來,那麼排到最中間的,第8萬個人,這個人的居住面積是多少?如果低於平均數就說明我們的住房面積差異很大,有些人擁有很多房子,而有些人沒房子。

不過遺憾的是,筆者還沒有找到權威的出處公佈了我們住房面積的中位數。

話說回來,這40年來,我們的居住環境改善相信每位蜜友都有體會,尤其是最近20年,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發展更是迅猛。

1998年,我國GDP為8.52萬億。當年的統計公報說的是7.96萬億,但後來經濟普查、歷史經濟數據再核算補漏,最終的歷史記錄為8.52萬億。

過了19年後的2017年,我國GDP為82.71萬億,簡單相除,發現GDP增長了9.7倍!這高速的增長中房地產行業的貢獻不菲。

接下來的問題是,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們買房子是更難了還是更簡單了呢?在這裡筆者就用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房價比來算一算,如下圖:

我國人均住房面積40.8平,買房壓力減輕了嗎?


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筆者看到,2017年,我國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44788.77萬平米,2017年住宅商品房銷售額為110239.51億元。這樣就能算出,2017年我國住宅商品房的均價為7613.8元每平米。

2017年我們的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是36396.19元,由此估算出我國2017年的城鎮居民年收入房價比為4.78,也就是一年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概可以買4.78平米的房子。

同樣的方法來計算1998年,城鎮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只能買不到3平米的房子。這樣一看,我們的買房壓力似乎是減輕了?

話說回來,宏觀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落實到個體的買房感受上或許又有不同。不過也不得不承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會和困境。

1998年時,國企困難,就業機會遠不如今天多,收入比今天低很多。而當時的三四線城市、縣級城市普遍體量比今天小很多,房地產市場更多集中在大中城市。

如今,三四線城市機會越來越多,房地產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而大中城市的房價,在經過幾輪貨幣和刺激週期後,很多地方已經高不可攀,購房壓力相比三四線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居住環境這個事兒,真不能一概而論。就和平均工資一樣,有人開玩笑,和世界首富在一起平均,咱們各個都是大富翁了。

還是建議有關部門開展一次全國住房情況的普查,把我國住房存量的基本情況調查清楚。每座城市究竟有多少房子,空置率多少,供求關係如何……

買房也好,高層決策也好,有了公開的數據會高效很多。筆者期待那一天早點來!

今日詞彙: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

馬太效應,名字來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表面看起來“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類似,但是實則它只不過是“平衡之道”的一極。

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結束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如果喜歡,也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