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補”或成往事,9.9元看電影成歷史

9月,似乎充斥著令人側目的重磅消息

先是劉強東北美涉案,後是馬雲宣佈退休

預示著此月將不會風平浪靜

果然,這樣的風雲變幻也將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9月12日消息

一則“官方出臺新政策 要求停止一切線上票補”的消息瞬間在全網絡爆發而來

這意味著,過去兩年依靠票補帶來大量的9.9元、19.9元低價票

將不能出現在所有線上的售票渠道

“票補”時代將成為歷史

聽到這個消息

你是否已經哭出來聲音

“票補”或成往事,9.9元看電影成歷史

MMP這是要斷了窮逼屌絲的約會路呀!

熟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低價票?

窮逼小編不需要,我原價買,我有開運鬥地主在經濟上支持這我

剛完成新手教程的我樂呵呵,30元輕鬆到手,我會想買低價票?

“票補”或成往事,9.9元看電影成歷史

完成新手任務,30元現金獎勵到手

每天看電影我都不怕,開運鬥地主,休閒時間玩幾局,2張電影票到手

“票補”或成往事,9.9元看電影成歷史

心裡美滋滋

網傳新政策預計將在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具體內容包括:

1)發行方、製片方、院線方不允許進行網絡售票平臺補貼投放,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也不能低於最低票價;

2)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其中系統服務商收取1元,網絡售票平臺收取1元,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3)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

4)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週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如果新政出臺,無論對片方、發行方、院線、影院都是利好消息,讓行業迴歸正常,不被票務平臺所綁架,為各種製作的影片公平競爭提供環境,觀眾也就能在影院看到各種類型各種製作的電影,而不僅僅是幾部大片。

科普時間:票補是什麼?

票補就好比滴滴剛進入市場時發的紅包,觀眾是按折後價買的便宜的電影票,但是票房按原價計入,其中的差價由互聯網票務平臺或和片方一起補齊,是市場早期的一種促銷手段。

隨著平臺的強大,貓眼、淘票票兩大寡頭局面的形成,對頭部電影市場的爭奪也愈發激烈,亂象也應運而生。一部電影要有大量票補才能在影院拿到好的、數量多的排片,這樣一來,很多中小成本的電影在影院的排片量就會被壓縮甚至為零;

反過來,平臺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也會倒逼影院拿出儘可能低的價格與平臺合作,這樣一來,拿到票補的影院相對於周邊影院也是不正當競爭;對片方來說,現在需要拿出一大塊成本來做票補,對大製作,只能削減製作成本,對小製作來說,都沒機會拿票補去爭取排片。

“票補”或成往事,9.9元看電影成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