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是对云浮这个山区市最形象的描述。云浮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地貌以丘陵为主,多沿山地边缘发育,高丘陵海拔250米~450米之间,低丘陵海拔100米~250米之间。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 崛起的山城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 山城的品格

云雾山、大金山、天子峰、苹塘峰林、八排山、天露山、云桂山、同乐大山……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在苍郁葱翠的点缀下,云浮形态各异的山峰或峰峦雄伟,或隽秀逸雅,或危峰兀立,或壁立千仞,或群峰叠嶂,或连绵起伏……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毓秀。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云雾横断云雾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大金山云海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石乡早晨(大金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罗定八排山云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座座山峰,是上天给予云浮这座城市最好的馈赠。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横看成岭侧成峰(云安县云雾山石城景象)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云山绕玉带(云城区大金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高处不胜寒(罗定第一高峰龙须顶)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苏醒的晨光(云城区天马山)

雄壮巍峨、粗犷大气、清秀脱俗、灵动隽美……云浮的山,千山千面,万山各异,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韵味。挺拔直线、平缓水平线和柔和的弧线,让人感知它振奋、宁静、舒畅的内涵,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洒落一地黄花(云城区南山森林公园)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碧水绕青山(罗定市太平镇塔石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晨曦映照小山村

山以城显,城以山彰。挺拔、坚硬的山是这座城市的脊梁。那一座座形态万千的山峰,撑起了这座城市的风骨,也彰显了这座城市的风貌和风格。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九星岩霞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春早不知春(云安县富林镇)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仙人守护(云安县前锋镇洞表崖楼)

云浮的山,与云浮的人文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山的怀抱中,这座山城悄然崛起;在山的映衬下,云浮人朴实、淳厚、坚忍不拔的品质日益凸显。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山顶氧吧(云城区九星岩)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休闲栖息之地(郁南县大王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最恋林中一抹红(新兴县天露山)

云浮人依山而居、靠山生活。大山不仅以它的沉稳、厚重成为了云浮人的依靠,而且造就了云浮人“诚信、包容、实干”的精神和勇于开拓进取、永不言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山城蓝韵(云城城区)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夏日恋田不知归(新兴县太平镇)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山村晨曦(新兴县太平镇)

镜头下的每一座山,都是一幅美妙的图画,或朴实,或华美,或壮阔;都是一支动人的歌谣,或甜美,或圆润,或雄壮;都是一首写实的小诗,或婉约,或抒情,或奔放,令人回味,意境悠长。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如诗的画卷(云城区南山森林公园)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万绿丛中一点红(云城区南山森林公园六祖亭)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神仙滩”上神仙羡(郁南县建城镇)

近年来,云浮市紧抓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契机,不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投入,结合自然生态多样性特点,全程融入云石文化、禅宗文化以及南江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元素,营造出“城中有园、园中有林”的意境。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异石奇观(云安县白石镇丹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圣地溪流跃山间(新兴县藏佛坑)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南江第一湾(郁南县南江口镇)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彩霞满天映笔架(云城区笔架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大山深处 (云城区天马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洞表春色(云安县前锋镇洞表村)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云浮的山还是那一座座山,但山更富足,也更秀丽;绿色发展的云浮一路放歌,阔步前进。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星罗棋布(罗定市北羌峰林)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茶园飘香(新兴县天露茶山)


一见倾心的云浮“山之韵”

▲大山深处盘巨龙 (郁南县宝珠镇大用村)

40年砥砺前行的云浮,绿色与经济共舞;40年铿锵奋进的云浮,生态共发展一色。改革40年来,生态文明润泽云浮的每一寸土地,绿色成果惠及云浮的每一位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