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政策的執行情況和未來方向

數十萬低碳領域從業者的共同關注低碳工業網9月25日,中美兩國發表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現在距巴黎氣候大會僅有兩個月時間,會上各國將努力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在此背景下,全球希望瞭解中國如何採取氣候行動。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同時也已成為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在遏制全球變暖方面,中國正在和將要採取哪些措施呢?開放氣候網絡最新發布的兩篇論文,就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中國“十二五”時期氣候變化政策實施評估報告》全面評估了中國自2011年以來的減排措施和氣候變化行動,而《實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趨勢和減排潛力》對推測中國未來增長多方面情況的多個模型進行研究,分析未來數十年中國可能出現的排放路徑。這一研究展示了中國如何通過採取氣候行動,確保排放在2020至2030年進入增長停滯期,並在2030年後開始下降。通過進一步採取更為積極的行動,中國可低於目標排放水平實現峰值,且使累計排放量低於預期水平。氣候行動的新時代“十二五”時期(2011-2015)標誌著中國氣候行動的新時代。中國的氣候政策從僅制定宏觀目標或確定優先發展領域,轉變為逐步建立包含具體減排措施的氣候政策框架。當前,中國的領導層意識到,氣候和能源政策可以創造就業機會,通過提升效率來減少汙染和節約資金,提升能源安全,改善全民健康狀況,以上改變都將幫助中國更好地獲取其國內經濟利益。

中国气候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未来方向

目前,中國正努力實現甚至超越氣候和能源的“十二五”目標。“十二五”規劃提出了一系列約束性指標,包括到2015年,將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66%,能源強度降低16%,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17%,並將非化石燃料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11.4%。2013年中國森林覆蓋率為21.63%,2014年非化石燃料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11.2%,兩者均非常接近2015年目標。開放氣候網絡分析估算,2014年中國能源強度和碳強度分別降低了13.4%和15.5%。在國內進展的基礎上,中國以具體國家政策為支撐,提出了意義重大的國際承諾。這一舉動有利於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實現目標的信心。

中国气候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未来方向

關注三項關鍵行動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而言,引領規模巨大、變化迅速的經濟體邁向可持續未來都是一項艱鉅任務。但是,中國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迅速適應並取得了巨大進展。若要在現有進展的基礎上持續向低碳發展目標邁進,中國可採取以下行動,包括提高透明度和數據準確性,強化政策執行和合規機制,制定更多具體政策促進碳捕獲與封存。此外,中國還可完善不同政策間的協調機制,鼓勵政策制定上的創新,並建立更加全面的系統來追蹤政策的執行情況和所產生的影響。中國已為實現2015年目標打好基礎,但必須繼續努力才能實現其新提出的國際承諾並繼續開展氣候行動。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研究發現,以下三項重要政府行動可能會對中國排放產生長期影響。1)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費2012年能源消費的排放佔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8.5%;2014年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6%。中國正考慮制定能源和煤炭的消費總量目標,並可能將其納入國家、產業和省級“十三五”規劃。如果這些目標最終納入規劃,政府將確定目標形式,包括以政府直接干預為支撐的約束性目標,以及可以通過較溫和措施實現的預期性目標。政府制定目標的方式將顯示該國的雄心水平,並直接塑造中國的排放軌跡。2)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2014年11月,中國承諾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並爭取提早達峰。為實現該承諾,中國需制定溫室氣體排放絕對增長量的目標。雖然政府尚未提出峰值水平,研究表明到2020年,通過完善政策,中國有能力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90-100億噸。政府已開始制定這一目標,政府官員需將國家溫室氣體增長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至地區(省市)和產業層面,確保措施的有效落實。3)實施國家碳定價體系研究表明,實施碳定價是確保2030年或之前達到碳排放峰值的重要政策工具。習近平主席宣佈中國政府將於2017年建立全國排放交易體系。為了對這項重要工作做好準備,政府正努力建立強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測量、報告和核查系統,確定排放配額的數量並制定分配方案,以克服各種技術和政治壁壘。迎接巴黎峰會近年來,中國、美國、歐盟及其他各方不斷推動氣候行動,為即將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氣候談判注入強大動力。短短几年,中國在氣候行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從不作出任何國際氣候承諾,到2009年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承諾降低碳強度,再到承諾碳排放峰值並實施一系列減排政策工具。未來,中國可通過繼續努力保持這一趨勢,超額完成低碳發展目標,並激勵全球開展更大規模的氣候行動。本文作者:宋然平、齊曄。本文合著者齊曄為首屈一指的中國環境政策專家,現任北京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高級研究員。低碳工業網每天與您相約,風雨無阻專注低碳領域資訊、技術、產品投稿:[email protected]低碳工業網是“十二五”支撐計劃課題唯一對外宣傳平臺。引領低碳企業,共建低碳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