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就業丨說一說企業擔心的那些事兒

殘疾人就業丨說一說企業擔心的那些事兒

01殘疾人現狀

未來,殘疾人普遍參與社會建設會成為常態,但是就現在而言可能還有一小段路要走,畢竟任何涉及到社會意識轉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需要全社會長時間的共同努力。不過好在我們一直在不停的積極探索,殘疾人就業形勢也在發生著變化,殘疾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一些群體所瞭解、接受,殘疾人群體的職業能力和綜合價值也在被不斷的挖掘出來,量變引發質變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我國的殘疾人多數仍處於一個隔離或者被隔離的狀態,交流出行受自身條件或者環境限制相較於正常人與社會接觸較少。這就是為什麼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而在我們周圍卻很少看到的原因。那麼在這8500多萬殘疾人中處於就業年齡段的又有多少呢?根據第二次人口抽樣調查殘疾人年齡分佈情況,我們可以推算,處於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約佔殘疾人總人口的40%,即約3500萬,在這之中持證的殘疾人約有1200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人中持證受高中以上教育的約有120萬人,2006年統計的數據殘疾人的文盲率約為43%這和正常的數據有著巨大的差距。或許僅僅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說殘疾人口在勞動力市場的人才質量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說到殘疾人就業問題,最核心的因素是殘疾人和企業。因為不夠了解和一些媒體的放大造成的誤解,殘疾人與企業時常被擺到對立面上。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企業和殘疾人應該是互惠共贏的關係。企業在招聘殘疾人的時候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02企業的困擾

丨什麼樣的崗位適合殘疾人?

當企業決定招聘殘疾人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哪個崗位是適合殘疾人的呢?”“數遍了公司的崗位,沒有適合殘疾人的?”這也是快助殘服提到的企業崗位信息不匹配的問題。

不少企業都有類似殘疾人究竟適合什麼崗位的問題。這是普遍存在的,而這些問題在最開始就將企業的招聘節奏給徹底打亂,甚至於最終會將招聘計劃擱置。

丨在哪裡可以招聘到合適的殘疾人?

在企業找到了合適的安置崗位之後又會發現一個這樣的問題,傳統的招聘渠道難以找到合適殘疾人,即使換了一種渠道通過殘聯這種專門的機構來招聘殘疾人最終發現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合適的。殘聯很難在全市乃至全省範圍內為某一個或者某一些企業專門去匹配殘疾人。畢竟殘聯服務的殘疾人大多傾向於福利向,而非就業。另外,一部分殘疾人出於對“殘疾”標籤的排斥,一般不願意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去找工作更願意通過熟人介紹之類的方式去尋找就業機會。一部分擁有符合主流逾期的殘疾人或者一部分擁有社會認可的學歷的殘疾人,大多能夠自主找到工作。企業在多種渠道難以匹配合適的殘疾人人才也就不難理解了。

丨殘疾人入職、管理怎麼去做?

如果恰好找到了合適的殘疾人,並且錄用之後新的問題又會出現,對於殘疾人的培訓怎麼辦?要不要配一個手語老師?要不要專門做一套盲文教材?要不要專門找一個心理輔導?員工之間在日常工作中會不會出現別的問題?等等。這是企業不得不考慮的,正是因為對殘疾人不夠了解導致了很多情況出現,也造成了一些成本增加從某種程度上使不少企業打了退堂鼓。

丨安全問題不得不放在管理者眼前

很多企業在招聘殘疾人之前到安置殘疾人之後,安全問題自始至終都在腦海裡縈繞,企業會擔心,日常上下班的過程中甚至是居家就業的殘疾人,他們是否安全。

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有沒有。某一項工作健全人去做看上去很安全,然而殘疾人去做是不是會出現風險,這一類的思考導致了很多部門的管理者會拒絕接受殘疾人,實在是要考慮的太多,相比較健全人的風險太大。

丨為什麼殘疾人員工招來了卻呆不長?

好不容易招聘到了殘疾人員工,流動率、離職率卻都高於普通員工,平均在崗時間非常短,有的甚至不到一個月就走了。之前做的計劃需要重做,浪費了大量的成本最後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結果。比如一些殘疾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進入企業,甚至殘疾人員工會受到領導及同事的諸多優惠對待,但基於尊重、無障礙和價值實現等層面的需求卻又難以被理解,就難免造成企業產生“我待你不薄,你卻不知回報”的感覺,最終雙方在誤解中難以達成長久的合作。

03深入瞭解才能彼此尊重

對於企業來說,可能因其經營範圍、所在地區、財務情況、管理方式的不同,還會存在著對殘疾人用工的其它顧慮與困擾。快助殘服雖然透過與企業合作的經驗,找出幾類比較明顯的問題,當然在這之外還有其他的疑慮。

譬如有企業會特別擔憂一但僱傭了殘疾人,在後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企業做出了諸多努力之後,殘疾人仍然無法適應工作內容,直白的說就是殘疾自身能力的問題,如果企業想要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採取相應的懲戒方式,勢必會存在道德和輿論風險。這種問題其實與殘疾人出現安全問題可能會讓企業付出更高成本是一個道理。

矛盾都是從不瞭解中產生的,企業認為自己做到位了,殘疾人認為你做的方式不對,雙方各執一詞,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是正確的,但是事情就是會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快助殘服希望在企業和殘疾人之間搭建起一個可以更好溝通的橋樑,彼此平等的站在一起互相理解和尊重,能夠完成雙方都希望完成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