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後,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儘管目前社會上依然還有不少人認為“博士後”是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但估計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都明白其中的誤解,大家口中的博士後(或者“博後”)代表的可以是一個職位、一段工作經歷、一種身份。長久以來,拿博士學位→做博後→工作,似乎是學術領域職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博後經歷可能並不能幫助研究者很好地應對未來的工作,特別是在學術職位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下。

Nature雜誌也在“Career News”欄目發表評論“Why a postdoc might not advance your career” [1],探討了這個可能會讓不少人鬱悶的話題。


博後,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不管此前坊間對博後經歷如何評價,更多的是一些研究者個人的經驗教訓或者看法。最近,兩個獨立的研究團隊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並且發表了兩篇論文。他們的結果顯示,博後經歷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幫助有限,尤其是在歐美。各位讀者,尤其是在站博後和即將進站的博士,準備好承受一波心靈暴擊了嗎?(別太早灰心,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在Research Policy 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對博後的工作情況進行了研究 [2]。他們在2016年到2017年初採訪了96位來自不同頂尖研究機構的博後,其中有84位表示自己在出站後想繼續從事科研工作。而截至研究發表(2018年10月),這96人中只有5人拿到了大學或研究機構的tenure track(相當於國內“預聘-長聘”職位,或者俗稱“非升即走”的非永久職位),而其他人都不得不從事非學術性的工作。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教育體系培養了越來越多的博士/博後,但是科研機構裡的崗位數量的增長卻遠遠沒有跟上,導致很多出站的博後不得不走向企業,離開學術圈。


博後,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美國出站博後被高校僱傭的人數統計(1973–2013)。圖片來源:Research Policy [2]

而離開學術圈的博後所面對的第一項挑戰就是水土不服。研究中,一些用人單位表示,博後們往往都是科研上的一把好手,但對企業的需求無能為力(原文“have all the academic science skills you don’t need, and none of the organizational skills that you do”) [1-2]。而這種現象往往由以下幾點因素導致:

(1)博後自身的原因。博後們在進站後往往會認為自己八成會留在學術圈工作,而忽視了對於非學術工作能力的培養。但是根據調查,這一因素並不是主導因素,因為很多博後根本接觸不到除了學術鍛鍊以外的訓練。

(2)合作導師的原因。大部分合作導師往往重視課題研究而忽視對博後的引導與培養。很多合作導師不會允許博後們去進行課題以外的技能學習,也通常不會提醒自己的博後,告訴他們出站後很有可能沒有機會從事科研工作。

(3)教育部門及研究機構的原因。教育部門和研究機構對於博後的定位基本上就是未來科學家,但是這一設定其實是背離實際的,這也導致博後從進站的第一天起,工作計劃就不會涵蓋科研工作以外的內容。


博後,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另一項研究,由荷蘭拉德堡德大學(Radboud University)的學者開展,論文不久前發表在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3]。他們對於四所歐洲大學的博後招聘和聘用流程及結果進行了研究,情況與前文研究一樣不容樂觀。

這些學者分析認為,合作導師對於博後們的這種狀態有著比較直接的責任。目前研究機構對博後崗位的設置基本遵循這樣的邏輯:得到一項研究課題——需要有幾個相關領域的穩定研究者——設崗招聘博後,於是乎,“基於課題的博後”(project-based postdoc)人數急劇上升。在這樣的模式下,招聘來的博後本來就是為了某個或某類課題“訂製”的,合作導師不願意或者沒有動力在進一步培養以及博後的未來發展上花費功夫。在他們對21位PI的調查中,大部分PI表示他們更傾向於招聘能立刻對課題產生幫助的博士來進行博後研究,他們認為最最理想的博後人選就是那些進站當天就能上手實驗的人,而不是那些需要慢慢培養的未來科學家。也因為如此,他們更加樂意接受熟人的推薦,通過非正式的接觸來圈定博後的人選,而不是正規的招聘與選拔。也有很多人認為,其背後更深層的因素是資助機構往往急於求成,要求PI們在較短時間內拿出成果,導致PI們不得不變成“結果導向”,而不是“過程導向”。

所以,根據這兩篇研究論文的結果,博後就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博後,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筆者認為,如果博後們一心要在歐美學術機構搏一個終身教職,可能現狀真的就是這樣,稀缺的教職導致的就是殘酷的競爭。不過,如果把目光放回國內,還是可以看到不少機會。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對於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還遠未飽和,雖然很多一流高校已經開始類似“非升即走”的制度,甚至一些頂尖高校對於應聘者的要求也與歐美相差無幾,但是這個範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除去金字塔頂的那一小部分院校,很多國內的大學和研究所還是非常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如果是在國外做博後回國申請教職,國外經歷更是很有競爭力的加分項。如果博後期間工作做的還可以,只要眼光放低一點,可能會發現國內的機會遠比想象的多。

國內由於培養模式的問題,博士期間往往較少接觸課題設計、基金申請方面的訓練。而作為青年教師進入高校的第一年,就得面對各種基金申請,說不定還要新建實驗室,在這個時候很容易一臉懵。這時候如果學術圈人脈稀薄,沒有足夠助力,想拿到經費就難上加難。就算拿到經費,怎麼合理使用,怎麼招人組建團隊,怎麼培養學生,都是棘手的問題。這時就顯出博後階段經歷的重要性了。博後階段一般會在課題設計、基金申請、帶學生等方面有更加系統和深入的接觸,並且也會進一步積累科研工作的經驗,對自己將來的研究方向有更深刻和清楚的理解。此外,博後期間有更多機會接觸業內的重要人物,對於積累自己學術圈的聲望和人脈都大有好處。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希望進一步在學術領域工作。如果對學術研究不感興趣,一個可能的選擇是企業博士後職位,這會是從學術界到企業界很好的過渡。或者,在博士期間就開始為離開學術圈做準備。

參考文獻:

1. Why a postdoc might not advance your career. Nature, 2018, 565, 125-12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652-y

2. Christopher S. Hayter and Marla A. Park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ransition of university postdocs to non-academic scientific care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Research Policy, 2018, DOI: 10.1016/j.respol.2018.09.009

3. Channah Herschberg, Yvonne Benschop and Marieke van den Brink, Precarious postdoc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of early-career researcher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8, DOI: 10.1016/j.scaman.2018.10.001

(本文由BingzzZ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