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校和家庭,只教知識和考試,卻極少甚至沒教這個

公交車上,某小學一小女生把溼漉漉的雨傘擺放在鄰座上。前面都坐滿了,我走近她時,她無動於衷,依然吃著手中的那袋早餐。我坐到了她的後座。又有兩個小學生上車,走到後面,見那個座位放著溼雨傘,便不聲不響地拉住扶欄立於一旁。


現在的學校和家庭,只教知識和考試,卻極少甚至沒教這個​​​


現在的學校和家庭,只教知識和考試,卻極少甚至沒教這個​過了一會兒,小女生不知是聽了對面側座一老者的提醒,還是自己突然意識到,猶豫了一下把雨傘拿開放到腳邊,她晃頭看了又看旁座上的那片水,我以為她會有所動作,比如用手去拂一下什麼的,但沒有,依然保持原先坐姿,繼續吃飯一一我可以確定,她是無意的,像大多數類似的孩子一樣,這無涉所謂孩子的品行優劣。或許教育之功,正是在於平時,我們的家長和老師能多多提醒他們,並以身示範,讓孩子從小養成心中有他人的心念與習慣,如此,孩子的成長將會比原先順意且通暢。

然而,我們的教育,多數時候則偏重於知識教學與成績分數,唯獨容易忽略孩子成長中的待人與做事之常見處與細微處。而後者才是人生的大部分。

現在的學校和家庭,只教知識和考試,卻極少甚至沒教這個現在的學校和家庭,只教知識和考試,卻極少甚至沒教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