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告訴你,什麼是教育快樂的真正源泉

這本書告訴你,什麼是教育快樂的真正源泉

注:《教育的樂趣來自孩子》一書系本號溫州好老師(真名楊聰)的著作

教育快樂的真正源泉

——讀《教育的樂趣來自孩子》有感

文\常州市新北區三井實驗小學 張樊

說到《教育的樂趣來自孩子》這本書,我甚是慚愧,因為這本書按理說寒假前就應該安靜地躺在學校的圖書館裡享受著恬靜的假期,而不是擠在我的床頭等我睜開惺忪的睡眼後去翻閱它。寒假前,圖書館顧老師催了我兩天,讓我趕緊還書,我的破記性總給人增添麻煩,另外,我其實也不是很想還這本書,因為我還沒看,很想看看這本書裡的故事,還好顧老師大人有大量,特許我開學後再交還給她。

寒假忙完打掃、年貨、旅遊、拜年等等一系列的瑣事之後,我終於有閒情雅緻可以翻開這本書——《教育的樂趣來自孩子》,依坐在茶椅上,沏一杯白茶,茶香穿透金色的陽光撲面而來,溫暖而清新,翻開書的第一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作者簡介——楊聰,恕我才疏學淺,我的確在這之前並不曾聽說過他,但看到簡介上說他也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竟莫名的感到這本書的內容應該很親切,於是,我迫不及待地往後看……


導讀也是相當的平易近人,是楊老師教過的一名學生寫的,真實,談不上感人,但卻讓讀者很好奇很羨慕,好奇這個楊老師到底是怎樣教他的學生的?能夠讓學生們對他如此念念不忘;羨慕的是楊老師的學生們都這麼愛他,使得同樣作為語文老師的我自愧不如。

帶著我的好奇心和羨慕之情,我如飢似渴地往下看……

這本書告訴你,什麼是教育快樂的真正源泉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和一個女生的‘零碎事’”,這些事真的很多很瑣碎,沒有知識點的灌輸,沒有課堂常規的要求,更沒有好學生與差學生之分,有的只有點點滲入心底的愛、尊重和快樂。楊老師把他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展現給讀者們一個全新的師生關係,也讓廣大教育者們瞭解到,育人的本質是什麼?題海戰術、嚴教厲管出來的高分真的對孩子的一生好嗎?面對讓老師、家長痛不欲生的學困生只有放棄嗎?這一系列的問題,從楊老師的一個個小故事中不難看出,教育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孩子們的樂趣依附於老師,老師們的樂趣卻源自孩子們自己,不信?那聽我一一說來。

這本書告訴你,什麼是教育快樂的真正源泉

楊老師的教育故事裡的女主角名字叫章思語,是楊老師班上的一名學生,二年級了,她有一天問楊老師:“楊老師,今天會不會下雨呀?”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我也教過二年級,孩子們也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我一般這樣回答的:“天氣預報說可能有雨,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下呢。”可是,楊老師的回答真的讓我大跌眼鏡,他居然回答那個女生:“我來打電話問問玉皇大帝啊,你等等。”說完真的掏出手機,裝模作樣的問起來,然後神秘地告訴章思語說:“應該不會下,但是玉皇大帝說要是他不小心打個噴嚏說不定就要下雨嘍!”章思語興奮地把這個有趣的消息轉達給班上的小夥伴們,小夥伴們頓時就炸開了鍋,七嘴八舌地爭論起來,有說下雨不歸玉皇大帝管,是海龍王管的,有說玉皇大帝也用手機嗎?手機號碼多少?這一個個問題看得我忍俊不禁,是啊,孩子的想象力是多麼豐富啊,楊老師能抓住這點,在生活中創設童話情境,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且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探索慾望,難怪楊老師班上的孩子那麼喜愛看書呢!想想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課本上,不也有一個單元專門講的童話和神話系列嗎?《哪吒鬧海》、《三袋麥子》還有《小稻秧脫險記》孩子學起來都很有興趣,不要為了教而去教,像楊老師這樣把情境引入到生活中來,既提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又讓孩子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另一個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楊老師去章思語家“家訪”,是章思語小朋友主動邀請的,其實我們班也有熱情的小朋友渴望我回去家訪,可我往往總是迴避的心態,其實說到底我真心不是怕路途多遠,我是害怕家訪跟家長們交談,我怕我的笑容很僵硬,我怕我詞不達意,我更怕家長們留吃飯啊什麼的,總歸就是有一種騎虎難下的感覺,而楊老師的家訪很特別,楊老師與章思語約好一起盪鞦韆,沒有家長,只有老師與學生,那樣的感覺好似朋友又勝似朋友,沒有世俗的侵擾,只有心與心的交流,這樣的家訪是愉快的、輕鬆的,而這樣的家訪達到的效果更是長遠的,有意思的。

楊老師的故事中還穿插了一篇與朋友之間的對話,這也對我影響深刻,因為,這一篇內容寫出了我的心聲,我想應該是大多數老師的心聲。楊老師的朋友這樣說:“楊聰,你這是用自己的實踐來驗證你的思考,不管方法如何效果怎樣,只要能去行動總會從中獲取‘得與失’的經驗,教育本來就沒有‘萬全法’,就應該讓一線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多嘗試,可是現在很多老師既沒有主動權,也不敢爭取主動權,基本上都是上頭刮什麼風就搖什麼舵,‘大讀寫’來了就‘大讀寫’,‘新教育’來了就‘新教育’,幾經折騰,回頭看看才發現多數‘風’來匆匆去匆匆,不過是搞形式、走過場,便私底下牢騷滿腹怨聲一片!還是像你這樣好,不管外面刮什麼風,你只管守住自己的‘底盤’放開手腳在不盡如人意的現實中獨立思考、選擇和嘗試!”


楊老師朋友的這番話也不完全偏激,有一定的道理,尤其像我們這樣的新老師,剛走上工作崗位,彷徨無奈,沒有方向感,課堂一味的要求發散思維,凸顯孩子們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讀寫結合,表面上是素質教育搞得風風火火,結果還是要孩子們通過考試答題來評估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於是課堂被硬生生掰成兩種——展示課和家常課,展示課風生水起,家常課還是在強調重點難點考點,我真的很想問問: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楊老師對我這個問題沒有正面作出解答,但是楊老師是這樣說的:“我相信,憑誠心做事,憑良心教育,只要有利於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能讓他們積極、開心、上進,離真正的童年更靠近一些,就算與常規、常態不配套不同步,領導、同事和家長不贊同,我也會樂此不疲地堅持下去……不怕你見笑,說句‘高調’的話,那就是:我願意盡己所能地承受和分解本會直接落到孩子身上的來自應試教育的壓力。”楊老師這樣積極向上的心態感染了我,讓我覺得他像太陽一樣照亮了我整個心堂,我願成為向日葵跟隨著他的腳步,向他學習,對孩子呈現一顆不泯的童心和表達一種純粹的愛,這才是教育快樂的真正源泉,來自孩子,給予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