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衣櫃到國民品牌,代言人矛盾帶動海瀾之家品牌曝光度

2018年12月16日,杜淳在《吐槽大會》回應“插刀教事件”,因其一句“和印小天只合作了一部劇,不熟也不是好兄弟”再次激起網友的不平和憤怒。其後關於此事的言論持續發酵,網友的注意力從“插刀教”轉移到“杜淳搶印小天代言”上,成功將海瀾之家推上新浪熱搜榜。

印小天、杜淳先後擔任海瀾之家代言人。網友戲謔“選對代言人很重要,誰能想到海瀾之家就這樣登上了熱搜榜?”但對於海瀾之家而言,依靠代言人間矛盾衝突增加品牌曝光度,並不是一件自豪和驕傲的事。畢竟提到海瀾之家,你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其代言人,而是它的那句廣告定位“男人的衣櫃”。

男人的衣櫃到國民品牌,代言人矛盾帶動海瀾之家品牌曝光度

精準的市場定位+密切貼合目標客戶的心理需求,是海瀾之家取得成功的法寶。代言人之間的矛盾就定性而言屬於負面事件,網友言論也以負面情緒為主,佔比62.1%。

男人的衣櫃到國民品牌,代言人矛盾帶動海瀾之家品牌曝光度

市場定位:“男人的衣櫃”、“一年只逛兩次海瀾之家”

海瀾之家最初將自己定位於“男人的衣櫃”、“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一開始就鎖定目標客戶群體,且牢牢抓住了這類群體的心理。男性與女性在購物方面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們目標明確,不喜歡隨便逛。如果有一家專門的品牌,提供男性的衣物,只要服裝品質沒有太大問題,他們會成為這家品牌的忠實客戶群體。而海瀾之家的將自己定位於“男人的衣櫃”切合男性需求。

就市場細分而言,海瀾之家精準的目標群體是年齡位於25~40歲之間的男性,這類職場男性對服裝有一定要求。海瀾之家主要市場投放在三四線城市,將自己與高檔品拉開一定距離,又將自己脫離了低檔行列,價格在多數目標群體能承受的範圍內。

杜淳搶代言帶動海瀾之家品牌熱度事件中,廣東、北京、江蘇三省市地域熱度排名居全國熱度前三。

男人的衣櫃到國民品牌,代言人矛盾帶動海瀾之家品牌曝光度

最新代言人林更新是新生一代演員的代表,作為品牌新的代言人,可以看出品牌走向年輕化,海瀾之家目標群體的年齡層往前推移。海瀾之家的定位從“男人的衣櫃”轉移到國民品牌。有網友分析,相較與“男人的衣櫃”,國民品牌拔高了海瀾之家品牌定位,但也含糊了自己的目標群體。

品牌知名度推廣方式:名人效應+廣告投放

海瀾之家的代言人先後是主持人吳大維、演員印小天、杜淳、林更新,代言人的年齡層次代表著海瀾之家目標群體階層。

海瀾之家通過立體和平面廣告宣傳,擴大自己的知名度,且“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櫃”廣告語更是深入人心,緊緊將品牌對目標群體聯繫起來。在廣告投入方面,海瀾之家通過在央視投放廣告、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贊助受歡迎的綜藝等形式推廣品牌。央視平臺和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等給人一種高端大氣的印象,將平臺和品牌相聯繫,海瀾之家的品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服務方面:首創“無干擾,自選式”購衣模式

多家品牌實體店為了讓客戶享受到更好服務,往往安排導購員進行全程講解,導購員一對一“狗仔式”緊跟非但沒讓客戶體會到優質服務,反而徒增厭煩,敗壞品牌好感。

海瀾之家總結核心目標群體特徵:男性購物目的性強,有自己的主見,相對女性而言,更追求服裝的舒適度,對於旁人的干擾會反感。由此出發,海瀾之家首創的“無干擾,自選式”購衣模式提供的輕鬆自在購物環境剛好可以避免其他品牌帶來的困擾,形成海瀾之家獨特的購物體驗。

總結

海瀾之家的營銷主要是針對核心用戶出發,抓住這類群體的心理,提供精準宣傳和服務。且“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櫃”已在忠實目標群體心中生根發芽,並不需要藉助負面事件來增加品牌知名度。杜淳工作室回應“搶代言”事件對於口碑形象已經走向成熟的海瀾之家而言,這種本身帶有負面性質的事件可能會敗壞路人好感。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8299196 郵箱:zhangming [at]civiw.com 負責人:張明)

更多商情熱點請關注:

新浪微博:@識微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