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高度決定著你的人生高度!

認知高度決定著你的人生高度!

1.認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以前有位媽媽帶著年幼的女兒逛街,回家之後,女兒畫了幅《陪麻麻逛街》的畫。媽媽拿來一看,一臉茫然,在她的畫上竟沒有車水馬龍、沒有高樓大廈更沒有衣服包包。整個畫面只有一根根奇怪的柱子,思考半天后,才晃過神來,原來女兒畫的是一條條人腿。女兒還小,個子特矮,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車水馬龍,更別提高樓大廈了,在她這個高度上看到的只有無數條成年人的腿,擺來擺去遮住視線。

2.一個人認知的層次侷限了他的層次

從前有個村子每年都要給村民發紅薯,將紅薯歸攏成一堆堆,但為了公平起見,以抓鬮的方式進行發放。此時出現了2個6號村民,其實有一個是9號,由於6號那堆明顯多於9號那堆,倆人寸步不讓,此事鬧到村支書那邊去了,村支書果斷從自家堆裡拿出紅薯放進9號,平息了紛爭。

村民散去後,村支書冷笑道,這倆夯貨,也就是一隻紅薯的出息了。多年後,兩家曾經搶奪紅薯的村民,一戶門楣破敗,一貧如洗;另一戶家徒四壁,空無所有。

3.下層認知的人看不到上層認知的風景

下層認知的人,所見越少,機會也就越少,越會感受到社會的不公,越會憤怒無比。反之,上層認知鵝人,所見也就越多,機會也會越多,越會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風光無限。對於深陷於認知漏斗底部的人來說,是看不見上層認知的風景。

以前有個學生想出國留學,父母去請教清華大學的寧向東教授,去哪個國家好?讀哪所名校?什麼專業含金量最高?

誰也沒想到,寧教授這樣回答,出國嘛,千萬別把上課當回事兒!重要的是旅行,與人接觸、交談,到處去看看。聽了他的話之後,孩子頓時一臉茫然,不知所措。寧教授可能不知道,不同認知層次的人,是會有交流困難的。

4.你的認知在哪個層級,你的人生就在哪個狀態

讀書的目的,是讓你獲得明析的認知,與果決的行動能力。

所以寧向東教授建議那個已經成年的孩子,讀千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個世界,拼的不是什麼學分成績,不是名校名師,不是專業科目,而是你對自我與社會的終極認知。

說格局、說心胸、說視野,最終說的不過是認知。你的認知在哪個層級,你的人生就處在什麼狀態。人生苦短,壽命有限,從認知的漏斗裡爬出來,不做觀天於井的青蛙,而是迎著命運,接受自我,於智慧的巔峰,看大千紛紜,觀落英繽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