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一座座气势如虹的高架桥,代表着城市磅礴前行的发展锐气。

一条条繁忙的城市干道,不分白天黑夜地演奏着代表城市活力的强劲乐章。

而串联于城市之间的天府绿道,却又如婉约缱绻的绿色诗行,滋养着我们的身心……

而这,都是城市建设者们倾力付出,全情投入的成果。

「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40年,激情澎湃。

40年,春华秋实。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1978年底成都市区建成区面积57.2平方公里,2018年初五城区加高新区413.7平方公里,11+2区域建成区面积885.6平方公里,2018年初所有区(市)县建成区面积1138.9平方公里;城市从“单中心”向“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发展,从西部省会城市向新一线城市迈进。与此同时,建设行业蓬勃发展,今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将迈上5000亿台阶。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市城市建设成果丰硕,成都的道路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从最初的一环路,到后来的二环路、三环路……轨道交通也从无到有,201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目前成都在建轨道交通线路9条,里程超320公里。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市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之初,成都城区公共绿地面积仅11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仅1平方米。目前我市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规划建设世界最长的16930公里天府绿道体系,深入推进都江堰精华灌区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充分彰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让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交相辉映。

……

沐雨驰风万里征,砥砺前行再起航。

城市路网不断完善 快速路网通达便捷

改革开放之初,城区仅有一环路、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当时规划提出建设二环路,构建“环+放射”路网体系;1986年二环路建成通车。1994年,为强化“环+放射”高速快路网体系,规划建设三环路等多条高快速路,2002年三环路正式通车。目前,中心城已形成“三环十六射”城市快速路网,3条环线和16条放射性快速道路格局,组成一个功能强大、互为贯通的快速路网。

「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近年来,我市继续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月大道快速路、元华路神仙树互通立交、成洛大道快速路主线、中环路龙兴隧道已竣工通车,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及熊猫绿道已全线分段开放。推进锦城广场P+R停车场等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川大停车场和电子科大停车场地面足球场交付使用。完成金牛大道沿线综合提升工程。基本建成7个慢行交通示范片区,开展自行车道示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完成352公里街巷加密成网建设,开工65条、打通27条“断头路”。

建设天府绿道体系 构建大美公园形态

今年8月7日,“消夏耍成都——2018成都夏季旅游购物美食节”在高新区拉开帷幕。假如说这个活动只是阶段性的,那么新都区位于绿道中的特色小镇——天府沸腾小镇,则在进入成都市民休闲视野的同时,让绿道有了演绎功能叠加的新样本。在这里,火锅植入了生态田园、乡村绿道。大家在这里会发现,火锅居然可以在树上吃、湖边吃、水里吃、山上吃。“绿道+”让绿道有了更多想象空间——它会是景区、会是文化场所、会是民俗博物馆、会是音乐厅、会是图书馆、会是成都人乃至全世界游客乐于消费的成都旅游目的地之一。

「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先是自行车骑游爱好者的飒爽英姿,紧随其后的是微型马拉松的队伍,健步走的队伍更是人头攒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四川省成都市分会场活动,在温江区北林绿道示范段鲁家滩驿站举行。“绿道+体育”的概念在这里鲜活演绎。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旁的兴隆湖畔,“跑团”成员们则将“绿道+体育”变得更加日常。

“一年多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精心谋划,扎实推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天府绿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建成各级绿道2607公里,其中区域级绿道362公里、城区级绿道929公里、社区级绿道1316公里。锦城绿道建成180公里,新建及提升生态景观29平方公里;锦江绿道开工101.5公里、建成51公里;三环路熊猫绿道已基本建成并向市民全环分段开放。建成140处小游园、微绿地,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

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蜀川胜概图》所描绘的蜀江两岸山川名胜、厅堂楼馆……美不胜收的画中胜景,正在三级天府绿道体系中逐渐呈现,次第铺展。与此同时,作为加快建设公园城市“三大工程”之一的都江堰精华灌区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也正在加快推进。到2022年底前,成都市将保护修复1000个川西林盘,打造100个精品林盘,形成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川西林盘聚落。

改革举措频出 城乡建设高品质发展

今年十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成都市被列为全国16个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为此,成都市起草了《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送审稿)》(以下称《试点方案》)及配套工作推进方案。

该方案按规定报送至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核并予以通过;住建部在审核意见中指出:“试点方案和推进方案同步制定,设置双组长制,突出明确每项工作的可检验成果,值得各地借鉴;工程质量保险的做法对规范建筑市场很重要,值得学习。”

《试点方案》大胆进行“自我诊断”,把成都目前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状况,进行了“大剖析”。为了让办事企业少跑路,打造成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新速度,《试点方案》把准症结,进行“大手术”。《试点方案》创新高效审批和质量监督模式——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探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责任保险;全流程改革,审批管理全覆盖;以服务对象的感受为工作标准,引入测评机构。

此外,《试点方案》提出优化咨询服务、建立“1+4”审批咨询服务机制;鼓励开展专业化全程代办服务;实施基坑、地下室和地上部分“三段式”办理施工许可。

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个窗口”的整合、“一个系统”的联通和“一张表单”的梳理。出台更加细化的实施方案。年内,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全流程总用时,将控制在120个工作日以内;力争2019年6月底前,进一步优化提升至90个工作日以内。

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获得“点赞”以外,该委牵头的多项国家级试点,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等试点示范,均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上级部门肯定。贯彻海绵城市理念,该委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绩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建成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生产基地6家,成功获批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重点项目点击

日月大道国家试点综合管廊

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地下管网动脉”

「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堵点变通途,道路连民心。历时近两年建设,位处成都城西的日月大道快速路改造工程于今年9月如期通车。交错的高架、路面与下穿构筑起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了快速交通转换,从苏坡立交至绕城收费站主线全线无红绿灯,一路畅跑只需五、六分钟;两侧新建的大型综合管廊,将地下管线集中统一维护管理,高度体现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和简约低碳理念;全线设置BRT快速公交系统、新增4处地下人行通道,增强群众获得感……日月大道快速路双向12车道的立体交通“高配”,使沿线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加上园林型道路风光秀美宜人,彰显了大气秀丽、生态宜居的城市形态,提升了绿满蓉城、花重天府的城市绿韵,全面助力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该工程是我市“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规划道路之一、市重点目督项目,由成都建工集团承担建设施工任务,全长5.7公里,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工程融合了市政工业化、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多项新工艺新理念,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作为国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也是我市首条工业化地下综合管廊,开创了引入预制拼装工艺建设综合管廊的先例。通过对新工艺的探索应用,该工程在综合管廊预制构件方面荣获两项国家专利;参与编制的《四川省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填补了省级标准的空白。而该工程也打造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重要的地下管网“动脉”之一。

高品质建设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充分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位于金牛区北部新城的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拥有目前全国唯一双曲拱设计主舞台,定位于国际一流露天音乐演艺场地;而作为天府绿道的重要节点,区域内包含三处特色驿站,增加了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自行车租赁等驿站功能,并与其他的天府绿道实现无缝驳接。为能突出千年成都历史厚重感,体现传统与未来有机融合的理念,在公园的硬件设施中采用了整体布局、调度的声音系统,从而实现“全园区高品质全效声”。

作为建设单位的城投建设集团还对公园进行了文化内涵策划,将天府文化与音乐艺术相结合,并融入到项目建设中,着力打造“最成都”的文化地标。“当前,集团正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重大关切和重大任务,围绕贯彻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城市发展战略,积极顺应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在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集中优质资源主动担当,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基础,以城市综合运营为拓展方向,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建设项目全产业链发展为主要业务模式,以工程总承包经营管理业务为产业支撑,着力做强做优做大‘项目投资、建管、施工和运营维护’四大主营业务板块,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和协同发展,奋力发展成为全国领先、西部一流的集‘融、投、建、管、营’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运营商,助力城市发展战略。”该集团负责人表示。

率先完成三环路熊猫绿道建设

承担我市近年来最大道路提升工程

「改革开放40年」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今年7月1日上午,一百多名成都市民共同发出倡议——走进熊猫绿道,争做健康文明市民,这标志着大家期待已久的熊猫绿道开始正式分段开放。熊猫绿道,是成都市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中的重要一环。熊猫绿道以熊猫文化为特色,建设5.1平方公里环状“城市公园”和现代化、高品质的102公里区域级绿道,打造中国最大的露天熊猫文化博物馆。熊猫绿道全线配置三级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慢行交通、生态景观、休闲游憩、体育健身等六大功能;全环按东南西北4大主题分段建设,以“熊猫+”的方式,结合古蜀文化、民俗文化、运动、音乐等主题,以20个一级服务站和19个景观节点小游园为依托,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法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品牌。

作为成都市近年来最大的道路提升工程,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旨在全面提升三环路道路通行能力,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交通出行效率。除了熊猫绿道的建设,还包括打通辅道断点、拓宽并整治全线辅道、优化慢行及公交系统、对11座立交节点进行互通式改造……在工程中,三环路原有的宝成、西环、川藏、蓝天四条辅道断头将被打通,实现三环路辅道全体贯通。“今后车辆转换大多在立交桥上进行,三环路主道将形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实施单位成都交投集团成高建设公司负责人表示。

数据集萃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建委党组以“全面落实年”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核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城乡建设事业高品质发展。今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将迈上5000亿台阶,为我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认真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特色镇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启动8个特色镇试点示范建设和49个特色镇培育创建,每个区(市)县建成1个以上的特色镇起步区或示范段。启动10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打造20个精品林盘。抓紧修编《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总体规划》,确定100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实施点位。编制《成都市特色镇(街区)规划建设导则》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建设技术导则》,编制《乡村道路绿道化改造技术导则》,促进乡村景观化、景区化转型发展,完成乡村道路绿道化改造500公里。赴北京、上海、香港开展特色镇和川西林盘项目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29个、1119.34 亿元。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在全国率先实施“三铁融合”工程,新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三期、3号线二三期,累计运营里程达到225公里,在建地铁规模283公里。推进多制式轨道交通,建成试运营有轨电车蓉2号线工程首开段。全面启动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大力推进成都南站优化提升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