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的製作費用,能否成為好萊塢電影成功的“標配”?

好萊塢的影片有源源不斷的生財之道,這個特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和大家提到過了。進入了21世紀以來,個人認為好萊塢的影片在創作上出現了“枯竭”的感覺,也就是說故事內容總是翻來覆去的那幾個,所以如今在好萊塢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電影都是高投入,高產出的”。其實這個道理在任何地方都行得通,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高投入電影,就是98年的《泰坦尼克號》了。這部電影在當年的製作費是2億元,要知道20年前上億的電影製作費是相當罕見的。

鉅額的製作費用,能否成為好萊塢電影成功的“標配”?

可是高投入的好萊塢電影一定就能收到高回報?我們先從《泰坦尼克號》入手分析一下吧。這部電影是20世紀成本最高的影片了,在影片的場景中,每一平方毫米都是用美元堆出來的。《泰坦尼克號》是一部愛情片,並不是科幻片,所以製片方當年花了那麼大的投資,在影迷們看來還是很有風險的操作。好在《泰坦尼克號》最終出爐的成片,還是“物有所值”的。在影片中,豪華的客輪和壯觀的場面無不體現著好萊塢的尊貴。除了故事本身感人之外,《泰坦尼克號》的郵輪場景、以及郵輪上的美食、文化等也成為了影迷們津津樂道的對象,促進了美國奢華的旅遊業,我想這就是這部鉅額製作的電影的絕妙之處了。

鉅額的製作費用,能否成為好萊塢電影成功的“標配”?

截止到2018年,《泰坦尼克號》在全球的票房收入為18億3540萬美元的紀錄,至今沒有任何影片可以超越。可能有的影迷會認為,這部影片不過是生在了好時代,這種題材放到現在來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是不能忘記了,90年代的好萊塢影片比現在的影片經典得多、總體水平也高得多——該影片獲199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效、最佳攝影等11項大獎,幾乎是把那一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所有獎項(打包)了,在奧斯卡的歷史上這也是唯一的一次了。在商業數據上,這部電影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記錄,在專業的角度上(也就是各類獎項的認可度),《泰坦尼克號》都是在當年大包大攬的。這部影片同時獲得了商業、專業角度的認可,還真是證明了“高投入,高產出”這個道理。

鉅額的製作費用,能否成為好萊塢電影成功的“標配”?

但是《泰坦尼克號》的成功並不代表著鉅額的製作費用就能成為好萊塢電影成功的“標配”了。進入了21世紀了之後,好萊塢越來越多的電影製片公司都開始走向了高成本製作的道路,但是這些影片最終有沒有收到了應有的回報呢?比如說05年翻拍的《金剛》,製作費都花在了高科技的設備上,雖然說這也是一部精彩的影片,但它的票房收益並沒有把之前的投入“賺回來”。從來都“不缺錢”的好萊塢影視製作公司呈現出了越來越多奢華的影片,然而作為觀眾,還會不會“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呢?觀眾們掏腰包買票進場前似乎也開始掂量一下手上電影票的份量了,畢竟影迷掏錢看的還是一個享受、對於好萊塢電影一個價值的評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