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華潤①|商業提速背後,三大平衡問題待解


進擊的華潤①|商業提速背後,三大平衡問題待解


華潤商業是否能掌握好速度與質量的平衡?商業產品線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如何破解?

隨著“開發物業+投資物業+X”商業模式的確立,在華潤置地的業務譜系中,作為投資物業的商業地產業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2018年以來,華潤置地在商業地產方面動作頻頻,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高槓杆是否存在風險?華潤商業是否能掌握好速度與質量的平衡?商業產品線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如何破解?

在2019年開年之際,鳳凰網房產奇點商業出品《改革開放40年,商業地產企業現狀調查》系列報道,深入分析。



進擊的華潤①|商業提速背後,三大平衡問題待解



2018年以來,華潤置地一改保守作風,加大馬力拿地,並在全國加速佈局商業項目,動作頻頻。在華潤業務體系中,商業地產業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併成為抵抗行業風險的重要資產。

華潤置地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前11月,集團斥資約1192億元,累計拿地81幅。其中,集團上半年斥資513.4億元增持41宗土地,商住項目進一步延伸至福州、濟南、廣州、長沙、杭州、西安等省會城市。而下半年更是發力猛勁,8月華潤27輪報價後以10.78億競得東莞清溪鎮商住地;9月,華潤逆勢奪地9塊,觸手伸向鄂州、哈爾濱、長春等地。年末,華潤簽下規劃用地3000畝的瀋陽產業綜合體,並以79億元取得天津城投置地49%股權,參與混改備受關注。

負債率再升高

眾所周知,高槓杆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在短期內把企業的賬目數字迅速拉長,但也常常把它們拖入高負債旋渦。

回望業內其他幾家地產商,去年以來,面對沉重的償債壓力,萬達不得不頻繁甩賣資產。曾經的華夏幸福5年間股價上漲6倍,激進的圈地速度曾被業內人士調侃,“產業‘大地主’華夏幸福,半年多‘圈’出一個香港”。然而,翻越式的版圖擴張也為今日的現金流危機埋下伏筆。

高槓杆帶來的快速發展總是讓人眩暈,甚至讓局裡人相信,繁榮的表象亦是繁榮的本質。

事實上,也早有人為華潤擔憂——近年地價支出的增加使得華潤置地一直面臨負債上升境況。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華潤置地總有息負債比率46.1%,較去年底的42.3%有所上升,淨有息負債率為47.2%,較2017年底 35.9%有較大幅度上升。

面對外界質疑,華潤置地CEO唐勇曾向媒體表示,“房地產公司需要在擴表、獲取市場份額和保持資產負債表健康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在目前行業內,華潤置地是兩者平衡做得最好的公司之一,下半年公司會把負債率作為約束條件之一,對投資進行合理測算,預計年底負債率會下降到42%左右。

2018年已走完,唐勇當初的降低負債率目標完成與否,奇點商業致採訪函給華潤置地,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華潤明確回覆。

拯救者還是“賭徒”?

華潤商業的“激進”不只體現在不斷增長的負債率上。

2018年12月18日,華潤79.34億入股城投置地,獲其49%股權,並收購城投旗下銀河國際購物中心。有消息稱,華潤商業將在天津佈局萬象城。

業內人士評價,這場收購或許是華潤的一場“豪賭“。

據瞭解,銀河國際購物中心總體量36萬平方米,定位為“天津市體量最大、最高端的全業態購物中心”,項目除了引入Fendi、LV、Prada、Loewe等300多個國內外高端品牌。

但奇點商業地產查證,該項目開業6年間處於持續虧損狀態。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9月30日,其開發者天津城投置地利潤總額也已降至負1.18億元。而在華潤收購城投資產包之際,銀河國際作為“負資產”被打包贈送。

業內人士分析,華潤商業想要盤活銀河國際,佈局萬象城,面臨兩大問題:其一,天津商業消費市場潛力大,但整體商業存量過剩。新商業成長的空間相對匱乏。其二,在2018年初一項關於20個熱點城市“社會消費總額”的調查中,天津位列第八,消費力度不及重慶、成都與武漢。在反映居民消費意願的“消費支出佔可支配收入比重”一項中,天津甚至擠不上前十,系和其求安的文化傳統相關。因此,天津高端商業項目的運營困境表明,天津高端購買力不足,奢侈品市場潛力或被高估。

急速擴張之下的質量隱憂

繼第一座萬象城於2004年在深圳開業後,萬象城就成為華潤置地在商業地產領域的代表作,萬象城、萬象匯/五彩城也成為華潤置地旗下知名度最高的兩大產品。

2018年,萬象系迎來開業高峰,包括深圳灣萬象城、廈門萬象城、太原萬象城、南通萬象城、柳州萬象城、石家莊萬象城、重慶萬象匯、杭州萬象匯和深圳萬象匯的在內10個mall在一年內完成亮相。其中石家莊萬象城開業首日客流量就突破30萬人次,營業額超3200萬,連刷6項華潤商業開業歷史紀錄。

由於每座萬象城的開啟都需要大量資金,且注重品質打造,因此滾動開發、規模複製一直是華潤的難題,一年10 mall連開,可謂是集團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如今,華潤置地已在全國超過20個城市佈局商業項目,但是隨著數量的擴張,項目質量在不同城市之間也表現出明顯的參差不齊。

例如位於西安的西鹹萬象城,開業之際就因品牌水平雜糅、業態不足、停車場設計不夠人性化而飽受抨擊。甚至有網友直言:華潤,你這個萬象城是用來湊數的嗎?“打著萬象城的稱號,只有萬象匯的級別”。而溫州、鄭州萬象城也被消費者詬病,高不成低不就,難言精品。此外,也有人拿青島萬象城與淄博萬象匯對比,認為萬象城除體量、品牌之外,購物體驗與萬象匯並無差別。

在企業擴張期,“速度迷戀”常常是經營者的通病,從華潤目前可觀的租金收入與商場業績來看,矛盾似乎還未凸顯。下一步,如何掌握速度與質量的平衡哲學,或許是華潤商業需要直面的問題。

進擊的華潤①|商業提速背後,三大平衡問題待解

關注我,帶你分享最新最快最有料的商業地產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