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江湖不問去處,一生風雨幾何。

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上週去看了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這麼多年過去,我欠賈科長的那張電影票,這回終於補上了。

故事跟《山河故人》一樣,也是從三個時間節點,講述山西往事,呈現平凡面孔的激盪命運。

2001年,江湖老大斌哥和女友巧巧,遭遇了人生的一記悶棍。在一次鬥毆事件中,巧巧為了保護斌哥街頭開槍,入獄服刑。

2006年,這一蹲,便是五年了。出獄後的巧巧輾轉大半個中國,到處尋找斌哥,終於找到他時,卻發現從此蕭郎是路人,只得無奈返程。

2018年,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返鄉的斌哥已經不敢承認眼前就是大同,江湖上已經沒有他的熱血,只是不知等他的人是否還在原地......

這樣一樁看似狂暴卻又心酸的愛情,詮釋的實際是“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的人生圖景。

(我自不懂影評,以下純屬由心而發的碎碎念)


01 時光在走,江湖在變

影片一開場,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斌哥的江湖。

身後一大幫馬仔,隨叫隨到,視他為王;

迪廳裡隨時有老闆帶著大把鈔票,前來請他擺平大事小事;

KTV唱到盡興時,五湖四海的各色烈酒,混在一塊,兄弟們說幹就幹;

最拉轟的是,旁邊還有一個風姿綽約,懂他愛他的女人。他手把手教會這個女人開槍,從此她也成為了江湖上的人。

他站在那座小城的“最高處”,威風是他的,驕傲是他的,天下也是他的。這個時候的他,定然沒有想到,自己的江湖地位,竟然說崩塌就崩塌。

就在他領著心愛的女人巧巧,自由自在地開車行駛在大街上時,忽然被一幫敵對打手給圍追堵截了。

他摔窗而出,徒手與眾人對抗,像極了港片裡所向披靡的古惑仔。坐在車裡的巧巧,為了救斌哥,掏出那把手槍,對著天空開了兩槍。

巧巧因此入獄。斌哥撿回一命,卻從此不再屬於江湖,遠走他鄉。直到巧巧出獄辛苦尋見了他,他也裝作早無情意。

在我看來,其實他也不想做負心之人。

只是,他沒有勇氣面對這一切。他認為,當他走失江湖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別人眼裡的大哥,也不再是巧巧心裡的英雄。如果當不了她的王,寧可化作她心底的塵埃!

一個有著大男子主義的江湖硬漢,自然不會明白,巧巧真正想要的不過是簡簡單單的此生與共。你贏,我可以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也願意陪你東山再起。

多年後,當斌哥再回故里,已然似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頭子。

而那條曾經浴血拼殺的破敗街道,已長成高樓林立,生機勃勃的模樣;那個風裡雨裡,等他半生的女子,也不再執迷於他。

時光在走,分分不留情。江湖在變,刀刀刺人心。

這是時代的遞進,亦是人生的常理。


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02 江湖路遠,兒女情長

或許是賈樟柯刻意的安排,隨著那一聲街頭槍響,屬於斌哥的江湖已經遠走,屬於巧巧的江湖悄然而至。

在全片中,巧巧才是時刻在線的最強主角。她因斌哥而成為江湖上的人,然後做出了兼具兒女深情和江湖義氣的舉動,並且也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作為女人,她終究是感性動物。出獄後,她依然滿懷期待去找尋斌哥。尤其,聽到那首《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仍會心痛到默默抽泣。

同時,她也很剋制,很懂分寸。面對面得到斌哥已有新歡的答覆後,她也話不多言,不怨不尤。忍住眼淚,跨過那個火盆,當是一場遲到的分手儀式.

她輾轉回到大同,開了個棋牌室,過著一個人的自在生活。平淡中,也夾雜著一些江湖味兒。

她充當著大姐的角色,每天都有一大幫兄弟光顧她的生意,聽她的調擺,護她的周全。她穿著皮大衣,吹著菸圈兒,遊走在牌桌間,活像當年的斌哥一樣霸氣風光。

尤其當斌哥返鄉,被那些牌客們嘲諷,羞辱,巧巧像個女英雄一樣,站出來狠狠把生事的人教訓了一頓。沒人再敢吱聲。

忽然之間,巧巧這個女性角色,便有了美感,和張力。

她有義氣,但不傻;

有愛的能力,也有離開的勇氣;

她也會碰瓷騙人,但懂得什麼叫適度和智慧;

她也會單純到差點被陌生男忽悠,但關鍵時刻總能學會自救。

男女之愛,她可以比誰都認真;江湖之情,她也可以比誰都道義。這樣進可繁華,退可鎮定的女子,不就是我們獨立女性的本色嗎?

最令我動容之處是,斌哥問巧巧為什麼還肯收留他,巧巧說:

江湖不就講個義字嗎?你已經不是江湖上的人了,你不懂。

這句話,說得雲淡風輕,卻道出了巧巧一生的命運軌跡。她因他而入江湖,最後,他消失了,她卻一直還在;他不愛了,她卻一生為他獨守。

直到時過境遷,小街小巷都裝上監控視頻,巧巧的棋牌室不得已關門了。斌哥也再一次離開了這座小城。

此時,我的目光定格在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模糊的監控攝像下,巧巧站在空蕩蕩的棋牌室,倚著牆身,若有所思。

我想,這是她對斌哥的告別,也是她對江湖的告別,更是她對上一個時代的告別。

微波有恨終歸海,明月無情卻上天。

時代似浪潮,你要麼被裹挾著長風破浪,要麼被牽引著隨世浮沉。

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03 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走著走著,江湖終會越來越遠,剩下的,不過是兒女,是平常,是生活。

斌哥如此,巧巧如此。現實世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

正如賈樟柯在《江湖從頭說》一文中,談到為何要拍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因為他身邊真實存在一個這樣的“江湖小人物”。

幼年時期,賈樟柯在故鄉山西汾陽小鎮,認識一位重情重義的大哥,目睹過他英勇救人的震撼場面,也聽說過他自行車後座上的美麗女人。

等到賈樟柯唸完大學再回鄉,卻發現當年的大哥已成為頭髮稀疏,身體發胖,與世無爭的中年大叔。他專注吃麵條的神態,跟他過去專注戰鬥的樣子,判若二人。

這一幕一直留在賈樟柯的心裡。於是他決定拍《江湖兒女》,把普通人的江湖世界,帶到觀眾的視野。

是的,我作為觀影人,確實看到了平凡如你我的江湖俠客,也覺出了於平凡處隱藏的最真實和最無常。

無論是廖凡飾演的斌哥,還是趙濤飾演的巧巧,更像是兩個真實的普通人。他們有自己的慾望,但被命運的不確定性制衡,想方設法去抗爭,又不得不妥協。

小人物的命運,折射出來的正是時代變遷對人形成的劇烈影響,不是嗎?

我也記得在我少年時代,曾經有一個滿身江湖習氣的高年紀學生,他的仗義和豪情,引來無數小兄弟擁躉;他抽菸的樣子,都傾倒不少女生。可多年後,再見他時,變成了一個踏實上班,煙酒不沾的超級奶爸。

還有隔壁家那個在生意場上交戰拼殺,叱吒風雲的大哥哥,曾經也是那麼的狂妄,那麼的義蓋雲天,等到經歷了時光的雕刻,和社會的洗禮,最終還不是一樣卸下鎧甲,歸於平淡,一家人,三餐飯,四季節。

說到底,我們都是江湖中人。不是隻有打打殺殺才是江湖,愛恨情仇,人情冷暖,世俗無常,何嘗不是江湖?

只不過,我們不一定能像電影中的人物那樣立體和圓潤。

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想起了余光中在詩作《江湖上》中的那兩行:

一雙眼,能燃燒到幾歲?

一張嘴,吻多少次酒杯?

漫漫人生路,本就起起伏伏,聚散離合。我們可能被欺騙,可能被辜負,可能被遺忘,但請一定學會放得下和朝前走。

因為,江湖不在了,生活仍要繼續呀。

江湖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