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窗子(1903)

C.P.卡瓦菲斯(希臘)

我在這些黑暗的房間裡度過了

一個個空虛的日子,我來回踱步

努力要尋找窗子。

有一個窗子打開,就可松一大口氣。

但是這裡找不到窗子—

至少我找不到它們。也許

沒找到它們更好。

也許光亮最終只是另一種獨裁。

誰知道它將暴露什麼樣的新事物?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不正經讀書

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1、《木心詩選》【木心 著】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木心”是他的筆名,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他的詩歌映照著生活的顏色,給我們一種時刻凝視自己的感覺,間或有了樸素寧靜的心緒,不知不覺讀著讀著,日子美好地留存,變得悠長。實際上,他的詩歌並不是僅僅用來讀的,更是某種生活態度,人間世波瀾壯闊,我自獨行悠哉。隨著木心永遠不變的少年心,俗世羈旅的煩躁不安消失殆盡。


2、《 傳習錄》【王陽明 著】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這次買的是葉聖陶的版本,不知是出版社,還是葉先生的點校本就如此,疏漏之處甚多。後來才發現陳榮捷先生注的本子不錯,可以拿《傳習錄》原文和陳來先生的《有無之境》一起看。註釋方式的缺點是注者很難系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收藏一個校勘精良的無註釋版本(譬如上海古籍),有時間的話參考各位學者的專著可能會更好,其實就像讀個完整的原本,譯文並不重要。


3、《極簡羅馬史》【金文 著 】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從偏居一隅的彈丸小國到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霸主,羅馬帝國是怎樣煉成的?為什麼當今世界各國的法制建設都離不開羅馬法的薰陶?羅馬帝國先進的政治體制是怎樣形成的?羅馬是怎樣從令人敬畏的“真老虎”變成腐敗透頂的“紙老虎”直至徹底滅亡的?雖說簡單,比較適合先搞清楚脈絡,隨便也映照出自己在羅馬面前的淺薄。


4、《巴黎文學散步地圖》【 繆詠華 著】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此書有點文藝,有點八卦,知識量足夠,可以當旅遊攻略,也可以當成閒書翻看,千萬不要較真,權當一本文藝青年旅遊前的小吃,吃了就吃了,沒吃也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瞧見真正的巴黎才有趣味。不過巴黎可能就是類似雨果他們的載體,互為依存,嚮往那裡許久,先在流淌文人氣息的文字裡轉一圈再說,因為曬著太陽,喝著咖啡,我也只是巴黎的過客而已。


5、《刻骨銘心》【葉兆言 著 】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刻骨銘心》是葉兆言2018長篇小說新作。雖有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歷史背景,然而其意卻不在寫歷史,而是寫“人”,人的生活、情感、命運,痛與愛,失意或歡欣,個體在大時代背景下,終究是小人物。他們的青春、熱血,得意、失意,愛情、兄弟情,痛苦、悲傷,也終究落在紙頁上,化為清淚。一個個歷史意外與一個個個體意外對撞的粉碎,漂流的不見蹤影。

6、《天意》【 安妮塔·布魯克納(英 國)】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出身移民家庭的知性美女在倫敦一所大學任教,愛上了英俊迷人的同事,完美契合她關於愛情和身份的理想。但兩人的關係在短暫的韻事後淺嘗輒止,陷入一種曖昧的夥伴狀態。男人的若即若離令女主渴望擺脫孤獨、期冀以婚姻來擺脫目前的迷惘焦慮。為了夢想的新生活,女人是不是要孤注一擲主動出擊,在一切看似塵埃落定之後,冥冥之中的天意到底又是什麼呢?


7、 《傾聽之眼》【保爾·克洛岱爾(法 國)】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這是詩人晚年的一本文藝隨筆集。涉及到荷蘭繪畫、西班牙繪畫、哥特藝術、音樂以及20世紀初新興的攝影藝術。閱讀老人的文字以及聆聽老人的真知灼見需要足夠的耐心與智慧,人類很奇怪的是,他們往往把那些自己最想表達的東西藏得很深,往往要拋棄許多,才能柳暗花明的瞧見不遠處,抑或本就近在咫尺的光明。


8、《一個等待與無用的民族》【 夏可君 著】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書名來自海德格爾的一本著作的原話,書中探討了海德格爾與莊子思想的關係,探討現代性與哲學遇到的整體危機,海德格爾藉助莊子的思想,在改寫德語與希臘的思想本身,以“無用”和“可用”的概念重新打開了一條思想的道路,形成了後期思想的轉換。弔詭之處在於似乎海德格爾的思想形象越是與納粹魔鬼打交道,越是轉化為“新天使”。

9、 《天空之藍》【 喬治•巴塔耶(法國)】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小說《天空之藍》寫於1935年,整個故事都沉浸在壓抑、陰沉而絕望的氛圍之中,講述了託普曼迷茫、絕望、耽溺酒色的黑色流浪生活。託普曼先與多蒂一夜狂歡,隨後,託普曼向拉扎爾坦白多蒂的故事,以及自己種種不齒的痛苦與慾望。日復一日,醉生夢死,他在一夜宿醉後偶遇格澤妮...故事最後,主人公獨自在法蘭克福,看著少年納粹遊行,預示著時代的劇變即將到來。


10、 《和食》【 徐靜波 著】


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10812


很有趣很奇怪很詭異的民族,一把刀竟然把嗜血與美食聯繫在一起,日本料理自古刀功勝火功,如何嫻熟優雅地切割一條魚乃室町時代武士修養之一。作者在研究文化滲透食物之中的時候,祥和平靜的習慣,往往隱藏著靜水深流的迸發。日本料理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後是一個地域國家民族發展的源遠流長的文化史,自然還有其他,溫文爾雅彬彬有禮隱隱的殺戮。


【 繪畫:馬修.薩巴油畫(美 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