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由孔笙、黃偉執導,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王凱、楊爍、董子健、童謠、楊立新等主演的《大江大河》自開播以來收視穩佔第一,豆瓣評分高達8.8,熱度更是隻增不減,毫無疑問,《大江大河》火了。

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大江大河》是根據阿耐所著小說《大江東去》改編,講述了1978-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王凱飾)、雷東寶(楊爍飾)、楊巡(董子健飾)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改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前進的故事。《大江大河》播出僅兩集就抓住了觀眾的心,是因為它的確用了心。

01 “細節控”不負眾望

正午陽光是出了名的“細節控”,為了給觀眾還原了那個殘酷又充滿希望的年代。從外景、場景搭建、傢俱設計、服裝化妝,到演員狀態、臺詞,對種種細節的呈現力求做到極致。據悉,劇組先後轉戰涇縣、馬鞍山、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取景,劇中的“小雷家村”更是1:1還原搭建的。

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顯然這樣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彈幕中很多人說“我爸說那時候就是那樣的”、“對對對,那時候的村幹部真的很混蛋”、“有魚吃有肉吃真的是那時候的願望”......這些用心的還原打開了那些曾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的記憶大門,也讓我們這些沒經歷過的人更瞭解父輩們曾經生活的環境。

02 角色代入,真實感人

劇中的演員也非常用心,宋運輝的飾演者王凱特意為戲瘦身去契合人物,跟童謠飾演的宋運萍共同演繹了動人的姐弟情,很多次戳中了我的淚點。

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姐姐外表柔弱內心堅強是弟弟的一片天,弟弟倔強一根筋還有一點屬於少年的怯懦。宋運輝發狠在烈日下背誦人民日報社論,靠最後一點點希望支撐著自己不倒下去,看到姐姐來了,像鬆了一口氣,哽咽的叫了一聲姐,好像是弟弟向姐姐的撒嬌,又像是壯了一口氣,好像有了姐姐的支持就什麼都無需害怕。

60後與90後都能看進去,《大江大河》有心了

宋運輝等著姐姐的消息焦慮的夜不能寐,天還沒亮就起床坐在村子裡等,那個瘦弱孤獨的背影,看的讓人心酸。

姐姐放棄了大學名額,爸爸對她無奈的說,做個農村人也挺好,姐姐委屈的哭了,我也哭了。

03 意義深遠,憶舊看新

劇中姐弟倆為了能上大學四處奔走,面對困難不放棄的韌勁;即使物質貧窮,粗茶淡飯,但是精神富足;不能去定義一個人的好壞,誰都有自己心中的柔軟;只有自己強大,才能真正的不慫......

這個劇意義深遠,讓我們知道那個年代是殘酷的,也是充滿希望的,因為改革開放。感謝作者和演藝人員在浮躁的影視圈如此用心呈現那個時代的真實,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部作品,有過經歷的人憶當年憶青春,沒有過經歷的年輕人惜當下繼續努力不負時代吧!

《大江大河》,你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