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FM正式上線社區,欲從電臺自媒體轉型社區類電商

電影 《Begin Again》的結尾,女主角出乎意料得放棄了同唱片公司的合作,轉而通過 iTunes Store 低價首發個人專輯,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一炮而紅。戲如人生,真實的故事也在上演。2013 年底,碧昂斯在 iTunes Store 發行同名專輯,在無任何媒體宣傳的情況下,3 天內銷售量達到 82,8773 張。低調、避開傳統宣傳渠道,尋求新型線上渠道分發專輯,彰顯的是自由音樂人的純粹,也不難看出線上音樂渠道的新商機。

時代變了,選秀藝人充斥熒屏,你恍然大悟,原來人人都有好聲音。說到自由音樂人,音樂商店,今天不妨聊一款電臺產品 -- 荔枝 FM。一年前,我們報道過, 荔枝 FM 的口號是“人人都是主播”,提倡用戶自行生成內容,錄節目做主播。其創始團隊曾做過社區產品,後來轉做荔枝 FM。上線一年後,荔枝 FM 在今年 9 月中旬再次迴歸,推出“社區”功能,意欲通過粉絲管理,逐漸過渡到精準的社區類電商。新版本現已支持iOS(兼容 iOS 8)及安卓客戶端下載。

做電臺的人很多,每個產品的側重各有不同 -- 有些做文字內容播報,有些聚焦在某個細分領域。但“荔枝 FM”和此前的電臺產品思路相反——它並不是絞盡腦汁地去滿足聽眾的需求,而是通過提供簡易的節目錄制工具和展示平臺來滿足生產內容的“主播們”的需求。用戶可以直接用手機完成錄音 - 剪輯 - 後期的全過程,也可以選擇上傳原版的聲音 Demo,突出了一個即時。據瞭解,安卓版電臺新增了圖文功能,用戶在聽視頻的同時,還可以掃一眼節目的配圖,收聽的時候不會那麼無聊。

荔枝 FM 的 CEO Marco 如是說,產品簡單易用為的是提高音頻質量、降低製作成本,“即時快捷”是為了拉近粉絲同主播的距離,增強互動。主播想到什麼,就能立刻錄音發佈;而用戶也因為優質的內容和鍾情的主播,更加依賴平臺。9 月中旬,團隊順勢推出社區功能,則能夠把粉絲通過興趣、話題精心篩選成一個個小團體,方便有效管理。

荔枝FM正式上線社區,欲從電臺自媒體轉型社區類電商

Marco 告訴 36 氪,荔枝 FM 的發展路線分為三階段,電臺—社區— 電商。推出社區功能,為的是將粉絲按興趣、話題等分類,逐漸分化出不同圈子,既便於社群管理,又增強了彼此互動。不難看出,社區是聲音類自媒體發展的產物,最終目的是為電商轉型鋪路。從社區出發,每個主播都可以聚集自己的小圈子。藉助粉絲經濟,國內的自由音樂人和歌手都可以入駐進來,繞過傳統線下渠道,直接從線上發行專輯唱片,甚至是其他音樂類衍生品。而這批粉絲,便會成為電商的精準受眾人群。相比傳統電商,自媒體社區的領域更為精細,每個音樂人都有會有死忠的粉絲,也就樂於為歌手的唱片買單。

換句話說,荔枝 FM 已逐漸脫離 podcast, 轉而走上類 iTunes Store 模式。無論是 iTunes Store 還是 Spotify, 任何與電商掛鉤的音樂類產品,都不得不面對盈利以及與音樂人抽成的話題。 iTunes Store 支持付費下載,按每首歌 0.99 美元,或每張專輯 9.99 美元的價格收費。Spotify 盈利模式則包括訂閱 + 抽成兩部分,同樣走吸引音樂人入駐並搭建社區的路線,音樂人只需要向 Spotify 繳納 30% 的音樂版權費。對於荔枝 FM 而言,雖然自由音樂人沒有音樂版權費的顧慮,但依託粉絲經濟,電臺類產品轉型社區電商,能否一帆風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