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電視劇回眸:大IP失靈網劇崛起電視劇在寒冬中守望“精品”迴歸

18年電視劇回眸:大IP失靈網劇崛起電視劇在寒冬中守望“精品”迴歸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獻禮劇《大江大河》劇照

2018年,對於電視劇市場來說是寒冷的一年。預計會爆的"撲街"了,不被看好的反而成了爆款。收視率造假泡沫破裂、爆款稀缺、大IP和流量失靈……隨之而來的全電視劇行業對未來發展趨勢的觀望、等待和思考。無疑,經過市場的洗禮,電視劇市場在寒冬中也進入了"破"與"立"的分水嶺,迴歸製作初心、找回精品意識,堅守"內容為王"的製作信念成為從業者在這場寒冬中的最大體會。


大IP大流量失靈 現實題材年末突圍


過去的2018年,數百部電視劇次第登場,但市場表現較往年卻有明顯的下滑趨勢。曾經隨著以"優愛騰"為代表的視頻平臺的崛起,而風靡一時的"IP+流量明星=爆款"的標準化電視劇生產模板也在今年遭遇了滑鐵盧。


被翻拍了很多遍的《流星花園》;鹿晗與關曉彤主演的《甜蜜暴擊》;楊冪與阮經天主演的《扶搖》和楊洋主演的《武動乾坤》雖有大IP、大流量保駕護航,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當下的大IP、大流量劇作的內容來看,普遍存在題材重複,傳達邊緣文化、劇情注水等諸多硬傷。更重要的是,過分的依賴流量明星帶來的"天價片酬"問題更是導致了製作層面生產資料的比例分配失控,劇作品質無法保障。這也再次給影視行業敲響了警鐘,優質內容絕不是資源的簡單"排列組合",優質的影視創作需要綜合的藝術運作。


對於擅長跟風的影視行業來說,去年《歡樂頌》《我的前半生》《雞毛飛上天》《那年花開月正圓》等現實題材的大火,許多影視共識紛紛瞄準"現實主義",推出了一系列的劇作,但很多"偽現實"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完美人設、高端職業、時裝造型、狗血情感、永恆的談情說愛等幾乎成為標配,而真正符合當代人對理想、信仰的內在精神需求,在人物身上找到彰顯積極向上精神的精品劇作卻乏善可陳。


藉著年末《大江大河》《大浦東》等一系列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的重磅加持,現實主義題材真正實現了突圍。


豆瓣評分8.8分的《大江大河》講述了改革開放背景下的幾名年輕努力拼搏事業的故事。有網友評價說:"拍的真好!有情懷有溫度優時代!""如果你覺得生活很'喪',去看《大江大河》,好勵志,想奮發圖強怎麼回事?"


作為首部聚焦"金融"議題的獻禮劇,《大浦東》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上海"金融人"在浦東新區乃至上海十餘年的發展變革中,在金錢、感情、事業和家庭等多重層次中的選擇和成長,以小切口展示了大時代的發展變遷。


2018年,雖有年底幾部優質現實主義作品加持,但綜合全年來看仍表現平平。現實主義製片人侯鴻亮說:"現實主義不僅僅是題材的選擇,更是一種創作的態度,是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的整體認識和審美表達,不浮誇、不狗血、不放大矛盾、不製造苦難,而是仰賴生活無所不在的素材饋贈,娓娓道來。"顯然,《創業時代》《美好生活》《戀愛先生》《歸去來》等作品的"懸浮"情節打動和驚豔觀眾。


網絡劇崛起 題材缺口成"出圈"利器


網絡劇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粗製濫造的"自發式"發展以後,於2016年正式進入精品化發展階段,伴隨著《白夜追兇》《河神》《無證之罪》等精品化網劇的出現,順利迎來了一輪爆發式增長,但資本市場的喜訊連連卻未能反作用於內容市場,2018年的網絡劇市場始終不溫不火。


儘管如此,提到2018年"劇王", 話題量和點擊量最高的純網播劇《延禧攻略》仍然當之無愧。加之輾轉多次最終選擇網播的《如懿傳》和"破次元壁"的《鎮魂 》和《沙海》《媚者無疆》《雙世寵妃》《古董局中局》《原生之罪》《悍城》等跨圈層、多題材的諸多劇作湧現,相比《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少有的幾部臺播"黑馬"劇,表現仍屬亮眼,但爆款誕生的幾率卻愈發可遇不可求。


儘管去年電視劇市場表現似乎毫無規律可循,但仔細觀察可見,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恰恰填補了題材的缺口。


今年爆款的電視劇《延禧攻略》正是因為題材的空缺而火,在《如懿傳》一再延期,清宮劇稀缺多年的情況下,《延禧攻略》抓住暑期檔良機,開啟網播模式,而劇集的快節奏和精良製作給觀眾帶來的"爽"劇體驗也是目前國內電視劇非常稀缺的。


同樣,在歷年的電視劇題材中,仙俠劇從不稀缺,但在去年的眾多仙俠劇中,認認真真談戀愛的劇集在2018年卻格外稀缺,加之楊紫、鄧倫等有顏有演技的年輕演員加持,雖有注水之嫌,《香蜜沉沉燼如霜》仍然後來居上,成功從一眾大劇中殺出重圍,收穫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劇情的荒誕,設置上的無人間煙火氣正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切合點。


如今,以"優愛騰"為首的各大視頻網絡平臺都在尋求差異化發展,在劇集的題材方面更是下大力氣,力求搶佔全跑道。從青春、警匪、甜寵、盜墓到跨國破案等題材的探索,配合單元敘事、排播創新等播出方式的創新探索,網絡劇精品數量也將越來越多。隨著《延禧攻略》等網絡劇對傳統電視臺的反哺,臺網關係也將迎來新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