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故事:氣球“吹”出創富路


大學生創業故事:氣球“吹”出創富路


我只喜歡一類人,他們生活狂放不羈,說起話來熱情洋溢,對生活十分苛刻,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對平凡的事不屑一顧,但他們渴望燃燒……

凱魯亞克《在路上》

90後的小曾來自福建,2011年考入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我雖然不是吉林人,但我在長春上了4年大學,我的創業經歷都在這4年,都在長春,我在這兒有了自己的公司,我覺得自己就是吉林創客。”

陽光、親和的他,讓人很難相信,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對此,他並不避諱,因為有母親、哥哥、姐姐的愛護,這個家庭讓他特別驕傲,連自己的創業意識,他都歸結於家庭的薰陶———母親獨自經營一個家政公司,哥哥和姐姐也各自有生意。

小曾在家時就常到母親的公司幫忙,他的經商思維可能從那個時候就有了。

氣球造型表演吸引了他

大學一年級,小曾就開始了小打小鬧的嘗試:冬天,批發來幾百副手套,推銷給在外掃雪凍得張不開手的同學;在社會上找來掃雪工,承包各班級的掃雪任務;聯繫二學位業務,推薦給本校學生等。

大學一年級暑假,小曾在老家一個朋友的生日派對上看到了氣球造型表演,這種新鮮玩藝兒引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心。他在網上查閱各種資料和視頻,學習製作方法,用自己掙的錢買氣球練習製作。


大學生創業故事:氣球“吹”出創富路


大二開學,他把製作方法教給幾個要好的同學,帶著他們到街上發傳單招攬生意、到大大小小的婚慶公司拉關係跑業務,從三五百的小單,到千八百的“大生意”,小曾帶著同學掙了錢,當年的學費1.2萬元,就是他做氣球造型賺的。

活兒多了,有了回頭客,小曾和夥伴們小有名氣。大二暑假,他回到老家花了8000元,向專業老師學習氣球造型藝術,瞭解國內外氣球造型行業發展方向。

小曾的創業規劃沒能得到同伴們的認同,大三之後,同伴們面臨就業問題,紛紛離開團隊,或進入公司謀求高薪,或進入體制內以求安穩。

小曾決定獨自完成夢想。沒有了同伴,他的夢想更加大膽,他要創辦公司,做自己的品牌,整合市場,成為行業的意見領袖。

力求完美進口高品質材料

這個土木工程系的大四學生,沒接觸過企業管理,沒學過市場運營。他認定,做品牌就要力求完美,從原料到工藝要追求極致。他放棄使用國產氣球,向國外進口高品質的氣球作為製作材料,不斷設計、創造一些新的造型,開發原創技術。“想創新不是那麼容易,但是沒有創新,就不會有品牌和市場。”小曾把自己關在家裡,用3D技術在電腦上設計氣球造型方案,發現一個滿意的造型,再用氣球試著製作。

事實證明,小曾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他在業內知名度越來越高,訂單越來越多,低於800元的訂單已經無力接受;不少做氣球裝飾的個人和個體工商戶,要求加盟他的公司,向他學習技術。

起初,小曾有點不知所措,他按照一般的市場規則收取加盟費、賣材料、賣技術。2013年下半年,先後有六七家氣球裝飾店和他簽約。

不再收加盟費團隊共享市場

後來,他有了新想法,“如果我一直這樣做,得到的就只是一些眼前的利益,這些加盟單位和我的公司永遠只是契約關係。我需要他們成為我的團隊,和我的公司一起成長,逐步整合市場。”


大學生創業故事:氣球“吹”出創富路


第二年開始,他改變了與加盟單位的合作方式,不再收取加盟費,並負責分派小的訂單,和團隊單位共享市場,互贏互惠。

“我不擔心有人離開單飛,因為他們不會對我的公司形成競爭;實際上,他們從團隊得到了業務,一些大的活動和展會他們都會來幫我,自己也得到學習的機會。所以他們對我特別信任。”很難想象,一個大學還沒畢業的24歲青年有這樣的見地。

隨著公司業務不斷增多和團隊慢慢壯大,小曾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寬,去年,他如願辦起第一次氣球展。

2014年初,共青團長春市委組織長春青年全民創業項目大賽,小曾的氣球造型項目脫穎而出,成為孵化項目,進入長春青年創業工場大平臺.

“能夠進入政府搭建的創業基地,是對我特別大的肯定,幫助我走上創業的正軌,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小曾說,在創業工場,他擁有了可以無償使用兩年的辦公室,還認識了很多和他一樣的青年創業者,

“大家經常談論創業經歷,分析市場,遇到了問題,也有人一起研究出謀劃策,有時候還能互相合作,借用資源。這都是特別大的財富。”

公司未來的發展,小曾是樂觀的,但在樂觀之餘,也心存對未來的思慮。

“去年,我做到了50萬的營業收入,今年一定比去年有很大提升。只要我堅持做品牌這個方向,我相信3年到5年的時間,氣球裝飾市場會得到整合和規範,但這個時間週期對於行業發展和市場來說,還是太長了,不敢想象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如果我要加速,需要有更大的資金支持。”

在創業工場,想融資不難,但小曾感覺到,對於他這個還在起步階段的創業公司來說,融資或許並不是最正確的選擇。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