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这个名字咋来的?

在唐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地方,曾发掘过新石器时代物件,修筑过唐代建筑,有战争遗留的防空洞,还曾有过动物园、鸟语林……可谓是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胜地。它,就是大城山公园。

三十九年前的今天,1979年12月21日,大城山公园正式开工兴建。

今天, 大牌哥将与你共同揭秘大城山公园建立之前的故事……

它才是真正的“唐山”

大城山在清末之前一直被称为“唐山”。传说唐朝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高丽,途中路过于此,并在这儿驻军休息,所以赐山“唐”姓,随后山上便兴建起了兴国寺,殿宇巍峨,壮丽宏敞,香火不断。

“唐山”这个名字咋来的?

1942年大城山上的兴国寺(清朝翻修)

“唐山”就这样伫立在“唐山”。清朝时期,人们在开平附近发现了大量煤炭资源,彼时的乔屯镇也改名为唐山镇。

“大城山”的故事由此开始

20世纪30年代后,唐山作为工业重镇,越来越被世人熟知。为避免地名与山名相撞,“唐山”更名为我们今天熟知的“大城山”。后唐李嗣源曾在山上修筑过石城,人们在命名时便参考了这段历史,取“城”字。

“唐山”这个名字咋来的?

1936年的大城山

据相关资料记载,唐山细绵土厂就修建在大城山南侧,并以附近的石料为工业原料;不久后修建的唐山制钢所(唐钢)也选址于陡河附近,临近大城山,便于就地取材进行工业活动。

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报请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利用唐山石灰石为原料,在唐山大城山南麓,占地40亩,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成唐山细绵土厂,这是我国第一家立窑生产水泥的工厂,生产了中国第一桶水泥。——《城市记忆》唐山细绵土厂篇

大城山公园内曾有过诸多古遗址。较为著名的有唐代的兴国寺、古石城、姜将军墓等。这里时常还会举办传统庙会,大城山因此而成为一代唐山人心中的“许愿圣地”。

大城山的人类遗址远不止千百年,1955年,政府在大城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石、骨、蚌、铜器五百余件。经专家鉴定后,确定其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并最终被命名为“大城山龙山文化遗址”。

“唐山”这个名字咋来的?

由于建国前的社会不稳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大量工厂在此开山采石,砍伐树木,过度的开采最终令大城山逐渐成为了一片荒山。

“唐山”这个名字咋来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城山,植被破坏严重

考虑到要保护环境,为城市增绿,1963年,唐山市园林部门宣布将大城山收归国有,进行封山绿化,截止到1976年,共造林30多公顷,树种繁多。地震后,根据唐山市总体的规划建设,政府决定大力开发大城山。

1979年12月21日,大城山公园正式开工兴建。建成后的大城山公园面积达118万平方米,融纪念区、植物区、动物区、游乐区为一体,是当时市内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唐山”这个名字咋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造林后的大城山

如今,大城山中的鸟语林、动物园都已搬离,但风景如画的大城山仍为唐山人民贡献着自己的“绿”量。

“唐山”这个名字咋来的?

今日大城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