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號順利抵達月球背面,留下第一串“足跡”


國家航天局今日公佈,嫦娥四號月球車玉兔二號順利抵達了月球背面,這是人類歷史的一次突破,月球背面首次留下了人類的痕跡。此後,嫦娥四號將迎來月晝高溫考驗,巡視器擇機進入“午休”模式,預計於1月10日喚醒。

據瞭解,針對月球背面地形相比正面更加複雜,玉兔二號月球車在電纜設計與材料應用等技術上均有改進,其可以爬20度坡,跨越200毫米的障礙,以確保嫦娥四號科學探測任務圓滿完成。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探月工程也有很大的突破。嫦娥三號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其拍攝的月面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學信息,照片和數據向全球免費開放共享。

2016年1月5日上午,國防科工局正式發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的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為“廣寒宮”,附近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天市”、“太微”。此次成功命名,是以中國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實體達到22個。

十餘年來,中國探月工程屢戰屢捷。“嫦娥計劃”2004年開始正式立項,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二號再到現在的嫦娥四號月球車,中國向世界證明了科研實力,並且給了全人類瞭解蒙著神秘面紗的月球的機會。

未來,中國的深空探測絕不僅限於月球探測。實際上,月球探測只是深空探測的起步。“我相信,經過10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努力,我們有能力盡快擁有超強運載能力的火箭,為更遠深空探索提供技術支撐和保證。”欒恩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