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地秧歌老藝人匯聚展演,專家學者參加秧歌團業務考核


撫順市地秧歌民間藝術團舉辦老藝人示範培訓,並首次進行年度業務考核,考核地點在一座租來的廢棄的老樓裡,是他們平時排練的場地。北方的冬天寒冷,排練場地沒有暖氣,圖為早到秧歌藝人在生火點爐子取暖。

秧歌藝人陸續來到排練場地,開始做準備工作,他們邀請了北京舞蹈學院的教授李北達還有撫順本地的專家和文化部門負責人做為評委,因此場地佈置的格外用心。圖為秧歌藝人在掛條幅。

場地佈置完成之後,秧歌藝人開始做準備工作,迎接即將開始的培訓考核工作。圖為秧歌團鼓樂隊在做準備工作,牆上“傳承民族文化,守候精神家園”的條幅已經掛很多年,在排練場裡格外顯眼。

這支隊伍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撫順地秧歌”的傳承隊伍之一,民間秧歌團維持和發展不容易,沒有資金來源,人員流動性大,管理難度也相當大,圖為專家評委到來之前,團長給大家講培訓、考核要求。

撫順當地有很多為保護當地文化而奔走的專家、學者、志願者,他們嘔心瀝血,只為這些當地的文化能更好的發展。圖為76歲的撫順地秧歌研究專家欒榮年在給大家講培訓考核的重要性,今天專家評委的情況。

由於是第一次考核,沒有經驗,雖然秧歌團的骨幹做了很周密的安排,但考核之前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很多調整。圖為評委和秧歌團負責人在研究確定打分的機制與如何能更好的促進秧歌藝人積極性。

考核開始,藝人們很積極,但多多少少都有些緊張。通過考核能夠進一步秧歌團的凝聚力,促進秧歌團更好的發展,也能石團隊更正規。圖為秧歌團鼓樂隊在為演員伴奏。

專家評委除從北京趕來的李北達教授、地秧歌專家欒榮年以外,還有當地藝術院團、舞蹈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非遺保護部門的專家學者。圖為評委在專注的看藝人們的基本功展示。

考核分為基本功考核和二人場,基本功考核主要考核隊員的藝人的表演基本功和基礎理論,二人場主要考核藝人表演的配合程度。圖為藝人進行二人場表演。

考核結束後,藝人們都圍在評委面前,聽評委的點評。圖為評委原撫順歌舞話劇院院長湯亞良對考核情況進行點評,在考核之前他接受了秧歌團聘請,擔任秧歌團的藝術顧問。

北京舞蹈學院李北達教授長期關注撫順地秧歌近20年,給予了撫順地秧歌團很多幫助,與秧歌團的藝人都很熟悉。圖為李北達教授點評考核情況。

考核結束後來自撫順市各縣區的老藝人與地秧歌團的藝人們進行交流互動,這些老藝人大多已經年近七旬,但只要上場依然是精神抖擻。圖為老藝人在與地秧歌藝術團藝人進行交流表演。

考核活動結束後,老藝人、評委、和地秧歌藝術團的藝人們合影留念,他們對撫順地秧歌的未來充滿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