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愬為朝樹威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愬為朝樹威

權謀之術無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卻閉口不說,從不將心得秘籍輕易示人這便是幾千年權謀術盛行而此類著述卻極少的秘密...此書所述之權謀案例,的確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權謀殘卷-事上卷

  • 以德報怨是下級化解矛盾、取得諒解的有效辦法。
  • 大事上忠心,同時不忽略小事;幹著上面所想的,想著上面未想的,這是仕途升遷的智慧。
  • 恪盡職守,是一種大的聰明和智慧。
  • 智慧是一種品格,聰明絕不等於智慧。
  • 讓上司高興,不如為他分憂。
  • 一次雪中送炭,勝過十次錦上添花。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愬為朝樹威

導語:攻城易。攻心難。故示之以禮,樹之以威,上也。

佔領城池容易,取得人心就難了。 在交往中,要向他們展示完備的禮節,向他們樹立權威,這是上策。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愬為朝樹威

人物

李愬(shuo 第四聲),唐代著名將領,曾任唐、隨、鄧三州節度使。

當時吳元濟反叛,氣焰囂張,朝廷興兵,久攻不下。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李愬臨危受命,擔任起討伐叛軍的使命。李愬平素對部下寬厚,士兵傷病,他都要親自去看望。有人批評他軍紀不嚴,他說:“敵人聽說我來,一定有所警惕,我故意讓他們感到我軍紀不嚴,他們就會以為我怯懦,等他們懈怠下來,我們就有隙可乘了。 ”果然,他在降將李秙(ku)帶領下,雪夜奇襲蔡州,大獲全勝,並生擒了吳元濟。吳元濟被解往長安後,同年十一月被斬首。


【事典】李愬為朝樹威

唐節度使李愬帶領軍隊雪夜奇襲,攻下了蔡州,活捉了叛軍首領吳元濟,把他押解到京都長安。這是一件天大的功勞,朝野振奮,朝廷就派裴度作為招討使到蔡州去。

裴度一進城,李愬就帶著部下出來迎接,並恭恭敬敬地跪倒在路旁。

看見李愬等人這樣做,裴度吃了一驚,忙說:

“將軍為朝廷立下大功,不必行此大禮。 ”

李愬正色說:“蔡州人野蠻驕橫,不懂上下禮節幾十年了。希望您借這個機會,做個樣子給他們看看,也好讓他們知道朝廷的威嚴。 ”

裴度連連稱是。於是整肅衣冠,接受了李愬的拜見。

鏡鑑

完事重於禮。

釋評

李愬稱得上是位良將,他一方面體恤士兵,沒有當官的架子,另一方面卻堅持對招討使保持禮儀。前者是策略,目的是使士兵用命,也使敵人放鬆戒備;而後者卻是原則,君不見孔老夫子一生忙忙碌碌,周遊列國,要復的也就是這個“禮” 。

“禮”就是秩序,就是等級制度,上至國家,下至單位,這是維持政治機構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條件。李愬堅持朝廷之禮不可廢,正是以此來樹立朝廷威儀,使新攻克的蔡州百姓心存畏懼,不敢再反。

自古以來,有功勞的人往往容易遭到猜忌和低毀。以裴度的功勞和聲望,仍不可免,何況手握重兵的李愬。李愬對朝廷的使臣保持謙卑,表面是考慮到朝廷威望,更深層的原因也是要避開讒言,保全自己。李愬在顧及朝廷威儀的同時又做到了明哲保身,不失為智者所為。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愬為朝樹威

喜歡看故事的朋友歡迎關注、每天日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