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獲最佳亞洲電影獎,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影片《我不是藥神》自從7月份上映以來,好評不斷,受到不少網友的一致好評,演員的精湛的演技,和題材的選擇,都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心,觀看過程更是幾度落淚。同時影片中那些細思極恐的情節,和疑惑你們看懂了嗎?

《我不是藥神》:獲最佳亞洲電影獎,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一,電影中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他演的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白血病的時候,幾度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卻因為孩子,想聽孩子叫聲“爸爸”而選擇繼續活下去,孩子就是他的希望。他想盡辦法找到低價藥——印度格列寧,靠著這種低價藥生活了一年,到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了低價藥,為了不連累妻子,他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影片中,他剛見到程勇的時候,瘦弱的身體,疲倦的眼神,將一個社會底層白血病患者飾演的是入木三分。

《我不是藥神》:獲最佳亞洲電影獎,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二,慢粒白血病患者小黃毛。小黃毛搶了他們的藥,使勁追他讓他賠他們的藥。通過後面的瞭解,發現他也是一個可憐人,當得知自己患上慢粒白血病後,為了不拖累家人,從家裡跑了出,為了生計在殺豬場打工,家裡人原本以為他早都死了,卻不知道他是不想連累家人。而他也是電影中唯一一個不戴口罩的病人,雖然話不多,但在視覺衝擊上給觀眾帶來很大沖擊。

《我不是藥神》:獲最佳亞洲電影獎,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三,單身母親劉思慧。劉思慧的丈夫在得知孩子患有白血病的情況下,丟下他們就跑了,劉思慧只能在夜店掙錢。身為一個母親,就算丟下尊嚴也要救自己的孩子。影片中,程勇砸錢讓領班跳舞,那一刻劉思慧似乎挽回了自己的尊嚴,讓她如釋重負。作為一個單身母親,劉思慧可能擔心女兒的藥,讓程勇去了他家。劉思慧的女兒看向程勇的眼神是讓人害怕,那麼小的孩子,眼神沒有一點溫度,全是冰冷。在程勇選擇走之後,劉思慧一個微笑,讓人心疼,也讓她有了真正的尊嚴,能像正常人一樣活著。

《我不是藥神》:獲最佳亞洲電影獎,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