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貧窮可以改變,但是窮人思維卻是影響一生的!』

我出生在農村,家裡條件不是很好,從小到大從父母口中聽到最多的就是:

「家裡沒錢了,你不要花這冤枉錢」。

那會兒家裡確實挺窮的,想想也心酸。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但是也是那一段窮苦的經歷,讓我在花錢這件事情上總是犯這三種毛病:

1:熱衷於買便宜貨,熱衷於地攤價。

2:熱衷於購買物質,而非體驗。

3:不敢冒險、投資更加謹慎。


即使在經濟能力好轉和社會閱歷豐富的今天,我還是時常不知覺的犯這些毛病,依然視貧窮為最大的恐懼。

不止是我,許多從貧窮之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也是如此。

錢,他們有,但是他們內心深處依然貧窮。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他們不敢投資,他們不敢冒險,他們認為錢只有攥在手中才踏實,也正是這份侷限性,才限制了許多企業的發展和壯大。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份從父母那兒繼承過來的「貧窮感」,貧窮可以改變,但是貧窮感卻是影響一生的!

1.窮人思眼前

富人思來年

小時候每一次學校要交一個什麼費,要組織一個什麼出遊活動的時候,我都非常緊張。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因為我知道回到家,即使我伸手找父母要錢,得到的也是諸如此類:

交什麼費啊?家裡沒有錢了。

裡都開揭不開鍋了,你懂事一點,別亂花錢。


我真的很懂事, 於是我成了唯一一個班上組織活動不參加的孩子,我也眼巴巴的望著他們一起出去郊遊,我也眼巴巴的望著他們坐在一起吃著零食。

貧感使我孤僻,自卑,也讓我成為了班上唯一一個不合群的人。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等到我上了大學,考了研究生,關係不錯的導師給我提供了一個留校名額,但是要交幾萬塊錢的保證金。

我沒有多加考慮就拒絕了導師給予的機會,那時候我們家的經濟條件已經不算太差,擠一擠幾萬塊錢也能拿得出。

但是那會兒我卻像著了魔:一心想著出去賺錢,一心想著孝順父母。

可是恰恰相反的是,進入社會工作的我和留校的同學差距越來越大,我不僅僅沒有賺到錢,相反還時常需要家人接濟。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2014年,我從武漢去了深圳,那時候深圳關外的房價已經漲到了八千,同事拉著我一起買房,說以後一定會漲。

我卻說道:「太貴了,我可不想借錢買房」。

可是不到兩年,我親眼看著那房價呈火箭似的上升,從一萬到兩萬,最後就連最偏僻的地方也漲到了五萬。

每每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悵惘不已。

父親也是唏噓不已,後來我才明白:「這大概是所有窮人家孩子共同的通病,窮人思眼前,富人思來年」。

我們被貧窮感捆住了手腳和眼界,我們不敢衝、不敢闖,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在後悔之中度過餘生!

2.靠父母只可以過一時

靠自己才能真正走完這一世


我還見過另外一種父母,因為自己小時候吃過苦、受過罪,有了錢後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予自己的孩子。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朋友翔子就是如此。

小時候家裡太窮,經常連吃飯都成問題,長大後,經過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有了一點積蓄,於是就各種慣著兒子。

要名牌運動鞋,要PSP遊戲機,無論什麼都會盡量去滿足。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翔子和兒子經常說的幾句口頭禪是:

爸爸有錢,儘管花。

沒錢了自己拿,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千萬別委屈了自己。


講真話,要是我有能力,我也想給兒子最好的物質條件,但是這樣不停的「炫富」、不停的洗腦,只會讓孩子產生懶惰和依附的心理。

就像後來翔子的兒子那般,徹底變成了一個寄生蟲,不會工作,沒有任何生存技能。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直到翔子破產,家庭出現經濟困難的時候,他還是隻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不知道「靠父母只可以過一時,靠自己才能真正走完這一世!」

在網上還看過這樣一個視頻:

一個00後的小女孩在展示著自己的名牌包包,她嘴上嘟囔著:「你們這些窮B,見過這樣包包嘛,這是我媽在韓國給我買的,你們買得起嗎?」

我們的父母努力賺錢想要給予孩子最好的生活環境,這一點也沒有錯。

但是對於我們的父母而言,最應該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應該是思想上、精神上的富足!


3.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但是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一般是恥於談錢的,我們的父母自然也不例外,從來不會教給孩子金錢的知識,在「缺錢教育」「炫富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自然是煩惱不斷、麻煩也不斷。

最應該給予孩子的金錢教育:

1: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曾經我五歲大的侄子就鬧了一個笑話,他覺得錢是自己來的,打開錢包就有,沒錢了就去取款機裡去取。

他們不知道父母的不易,也不知道只有付出才會有現在的吃喝玩樂。

所以金錢教育的第一步應該是告訴孩子,錢不是自己就有的,需要爸爸媽媽上班,需要付出汗水,需要付出辛勞,才能得來,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知道珍惜。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2:教孩子合理消費。

之前看《家有兒女》的時候,有一個細節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沒有,劉星想買一雙價值八百多塊錢的名牌運動鞋。

作為有錢人的夏東海,本可以一口答應,但是他卻並沒有這麼做,他給予劉星的建議是自己攢錢按揭購鞋。

並且他還說了如下一番話: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最應該教會孩子的就是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3:讓孩子知道金錢不是萬能的。

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言論,「有錢就能買來一切」,「有錢就能買來幸福」。

甚至還有很多女大學生為了錢寧願出賣自己的身體,出賣自己的靈魂。

曾經我也無比信奉過這個觀點,我也認為金錢能帶來愛情、能帶來親情、能帶來一切。

可是在我親眼目睹了外婆的離世之後,我才猛然驚醒了過來:至少在生死麵前,金錢不是萬能的!


老爸,我們家有錢嗎?

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好的金錢觀大抵就是如此:知道金錢來之不易,更知道消費應該量入為出,最最重要的是知道金錢不是萬能的,比金錢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