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準”又“專”:助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雙字訣

防範金融風險檢察力量不能缺位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明年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按照已確定的行動方案,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打贏三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各級檢察機關對此決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有與己無關的心態,要堅決落實“講政治、顧大局”要求,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找準法律監督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的結合點,以專業的辦案和精準的法律服務全力以赴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將各類問題隱患發現在早、處置在前、解決在小。

運用檢察力量助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要突出一個“準”字。金融工作千頭萬緒,檢察機關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不能“漫無目的滿屋子亂轉”,而是要找準檢察職能與服務保障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結合點,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措施,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為金融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辦案重點要準。針對當前金融犯罪案件高發多發的狀況,要依法懲治證券期貨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以及洗錢、地下錢莊、網絡傳銷等犯罪,積極參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努力提供更多更優的金融法治產品。對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和裁判不公等問題,對金融監管部門不履行職責,怠於監管或造成國家和公共財產重大損失的,要積極運用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依法與有關部門一道嚴懲背後的濫用職權、翫忽職守等職務犯罪。

▲二是辦案尺度要準。金融證券活動專業性、創新性強,法律政策規定較為複雜。在辦理金融領域案件時,既要依法持續加大對金融犯罪的打擊力度,也要堅持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慎重對待金融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正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正確區分金融創新與金融犯罪,在懲治犯罪的同時依法保護創新發展。

▲三是預防建議要準。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是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關鍵一環。檢察機關要結合辦案針對金融監管環節出現的問題和漏洞提出精準的檢察建議,促進相關部門堵漏建制,完善相關預防預警措施。

運用檢察力量助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要突出一個“專”字。近年來,新型金融案件疑難複雜程度明顯加大,呈現出犯罪手段不斷翻新,隱蔽性和迷惑性增強;犯罪影響面廣、處置難度大;犯罪手段呈網絡化、專業化發展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檢察機關必須在“專”字上下功夫,以高標準、專業化的辦案服務保障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

▲一要加強專業研究。辦理金融案件,既要熟悉檢察業務,也要有專業的金融知識。因而,檢察辦案人員要加強對金融犯罪的研究,深化對金融創新的理解認識,釐清新型金融形態和金融犯罪的界限,提高辦理金融犯罪案件的質量、效率和效果。比如,涉眾型金融犯罪欺騙性強,涉案人員多,社會危害大,辦案人員就要研究如何把對案件的查辦和化解風險、追贓挽損、維護穩定結合起來,防止引發次生風險。同時,要注重風險評估預警,做到依法處置、輿論引導、風險防控“三同步”,實現辦案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統一。又比如,最高檢以金融犯罪為主題發佈的第十批指導性案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一線辦案檢察官就要重視對指導性案例的學習研究,將案例研究作為夯實法律適用根基、研究解決法律疑難問題的標本,通過精研案例提升辦案能力。

▲二要藉助專業力量。提升辦理金融案件的專業化水平,既要內部挖潛,也要藉助“外腦”。比如,檢察機關通過邀請金融行業專家參與新型、疑難、複雜金融案件的研討,可以突破辦案難題、提高辦案質效。再比如,要健全完善與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銜接機制,藉助專業力量加強辦案和犯罪預防,形成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合力。

▲三要打造專門辦案團隊。辦理金融案件,人才是關鍵。要以深入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金融案件辦案組織和辦案團隊建設,通過金融案件辦理專項培訓、拓展幹部雙向掛職交流等形式,努力培養一批精通金融檢察業務的專門人才。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事關金融安全、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各級檢察機關要切實重視起來、行動起來,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好,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能力水平,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