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最近突然在懷舊,想看看以前的劇,偶然間看到《家有兒女》這一部。

曾經這部劇可謂是貫穿了我整個童年哇。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劉星了,總是被他的精靈古怪逗得捧腹大笑,印象最深的就是自我介紹的時候了。

小雪:我叫夏雪

小雨:我叫夏雨

劉星:我叫下冰雹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最近重溫了一遍《家有兒女》發現,原來小時候一直很喜歡的劉星,能那麼健康樂觀的長大真的不容易。

01

“因為是親生的,所以認為無論怎麼樣都不會記仇”

小時候看的時候就覺得,為什麼劉星總是不能被自己的媽媽肯定呢?而是一再的否定。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闖禍了,劉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劉星,有時候劉星也想討媽媽開心,做一點暖心的事情,而卻會遭來劉梅的質問:

“是不是又闖什麼禍了?”

可能劉梅一開始想急於做好一個後媽的角色吧,所以她總是對另外兩個孩子呵護有加,而對自己的孩子,她覺得,是自己親生的,無論怎麼樣,他都不會有什麼怨言。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一開始的時候,小雪有點排斥劉梅,不願意認她,但是這個平時性子很急的劉梅卻很有耐心的默默做著一些事情,只希望小雪可以接收她。

有時候連夏東海都覺得他的耐性真的很好了。

對於小雨,因為他年紀小,所以更加寵愛,其實他跟劉星的年紀差不了多少,那個年紀的孩子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打鬧,但是每次劉梅不分青紅皂白的就罵劉星。

氣的劉星經常都在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其實,劉星也想像小雪那樣很乖,幫媽媽做點事情,讓她開心的。

但是,他想擦玻璃的時候,劉梅沒有看到他主動做家務,而是覺得,他突然做家務肯定是為了逃避作業。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劉星夏令營回來,給劉梅帶了花,但是劉梅卻覺得他是做錯了事情,想提前打預防針呢。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想幫忙收拾家裡,但是劉梅看到後,第一反應卻是,你怎麼又把家裡弄得那麼亂了!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這樣不問前因後果的責備,讓劉星愁眉苦臉。小小年紀就覺得自己過得很失敗,連親媽都不相信自己。

這樣我想到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總是擺出一副家長的威嚴,他們總是覺得他們看到的就是正確的,也不聽孩子的解釋,我想的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情。

那時候表姐來我家玩兒,我還小,我們在打鬧過程中,表姐不小心把爸爸最喜歡的菸灰缸打碎了,誰知道當時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罵我,她覺得姐姐比我大肯定不會像我這樣毛手毛腳的。

我被說了一通,超級委屈,曾經在那麼一瞬間,我想要離家出走!我也不知道小小年紀的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那時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我消失了,媽媽也不會擔心,反正也不在意我,信任我。

很多家長總是覺得,自己家的孩子,親生的,血濃於水,責備一下子沒關係,但其實,一再的否定,冤枉,心裡再強大的孩子都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沒有認同歸屬感,長期會有一定的自卑心裡的。

02

“同一屋簷下,為什麼我卻是區別對待的那一個?”

好幾次,明明是同一件事,但是劉星的下場卻是最慘的一個。

他跟小雪一起不去補習班,劉梅對劉星卻是責備:

“不是你說你像話嗎?看看人家別的同學,放了學,人家這補習班那補習班。你呢,一禮拜就這麼一堂補習課,你還曠課。”

但是,對於小雪,她的態度卻很溫和,她會耐心地聽小雪解釋,小雪覺得補習課老師講得太簡單,不如拿這個時間玩耍。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還有一次,一大早,劉星跟小雪兩個人都趴在桌上,劉梅卻認為,劉星是昨晚玩遊戲很晚了,所以今天才沒精神的,而小雪則是學習學太晚了。

而且整部劇下來,無論是劉梅還是夏東海,對於夏雨夏雪,他們都會很親切的呼喚他們的乳名,“小雨”,“小雪”,但是所有人叫劉星都是直呼其名的,就連小雨比劉星小,也是直接叫劉星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求劉星原諒,然後要準備一起去海洋公園玩兒的那一集,出發那一天,小雨,小雪,劉梅,夏東海直接就走了,沒有等劉星,等劉星從房間出來時,發現,屋子空空無一人,整個內心是崩潰的,小時候覺得這邊很好玩,現在長大之後看,我可能會“黑化”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漫畫家幾米曾在繪本中刻畫過一個經常犯錯的小孩,有句臺詞是: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們必須相互容忍,辛苦且堅強地活下去。”

那些以為是自己不辭辛勞一直包容孩子的父母,也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一些行為,也在被孩子包容,才不至於被不斷地放大。

長大之後再看《家有兒女》:劉星可以健康長大真心不容易

教育學家阮庚梅曾說:“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將是—個純真無暇的世界。”

童年時代是每個生命不斷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梯。

孩子的每一步都踩在父母本應給予保護的光線下。

他們也可能因為父母一時的忽視表示不滿,然而他們對父母的愛感激不盡。

父母的珍視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將自尊在作為人生起點,這是有著比黃金還要寶貴的價值。

希望每份愛不需要被驗證,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擁抱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