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說影視作品裡經常提到的‘埃博拉’究竟是什麼?

埃博拉的家鄉在非洲,這種病毒的致死率是流感的四千倍,它的變種病毒致死率在90%以上,所以這種病毒外號是生命的黑板擦。艾滋病需要十年時間帶走一個生命,埃博拉最多需要十天。艾滋病這種談虎色變的病毒,在埃博拉麵前根本不值一提。2014年,埃博拉在西非國家爆發,有2.7萬人被感染;六千人死亡。然後病毒就神秘的消失了,它就像幽靈一樣。從1976年起就反覆的在世界各地出現,甚至有兩次出現在美國的中心地段,興風作浪一陣;又神秘的消失了。

很多小說影視作品裡經常提到的‘埃博拉’究竟是什麼?


第一個感染病毒的人叫夏爾﹣莫內,他無意間去到了一個叫“埃爾貢山”這是一個死火山;並且感染了病毒。一週之後他覺得眼球很痛,然後疼痛蔓延到了太陽穴,繼而感到頭疼背痛,高燒還噁心嘔吐。這種病毒還會影響人的感知,莫內整個人變的越來越冷漠,眼睛變得血紅;越來越像一具殭屍!最後失去了記憶,但是還能走路。 很不幸的是當時人並沒有能預見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病毒,他為了就醫上了飛機準備去大城市。在飛機上他一直嘔吐;剛到醫院就上吐下瀉,最後他排洩出了自己的內臟。有一名醫生去離的很近,噴出來的血液濺他的眼睛和口腔裡。結果是可以預見的,九天以後醫生也同樣的症狀。醫生們得到了第一手樣本開始研究,這是一種埃博拉病毒的變種。馬爾堡病毒,它和蘇丹埃博拉病毒以及扎伊爾埃博拉病毒統稱為“埃博拉三姐妹”,她們是變種病毒裡最致命的!就生存在非洲的熱帶雨林!從殺傷力來說,馬爾堡算是最溫柔的;死亡率四分之一,其次是蘇丹埃博拉;死亡率一半,扎伊爾埃博拉最兇,死亡率九十以上。

很多小說影視作品裡經常提到的‘埃博拉’究竟是什麼?


埃博拉應該是和地球一樣古老的病毒,過去的成千上萬年它一直在非洲的熱帶雨林;人類也並不知道世界上有這樣的病毒。人類的粗心和貪婪不斷的對熱帶雨林侵蝕,終於在1976年三種病毒同時爆發,分別是德國的馬爾堡,非洲的蘇丹和扎伊爾。扎伊爾最慘,病毒感染了五十五個村莊,九成以上的感染者都死了。 人類從此就開始和埃博拉做抗爭,同樣研究者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沒人能說得清埃博拉的傳染途徑,可以確定的是埃博拉會通過體液(尿液,精液包括唾液傳播)也可以通過皮膚傳播,血液傳播。但到底會不會通過空氣傳播呢?科學家是有爭議的。 70年代末有個美國科研員到非洲爆發埃博拉疫情的村莊採集樣本。採集的過程中被一老婦人用針頭刺傷了,他疑似被感染;不能回國。可過了幾天發現他和那名老婦人僅是普通的疾病。可他在那裡很多天,也並沒有感染;他堅持認為埃博拉並不能通過空氣傳播。 可美國的陸軍實驗室裡,兩批猴子;一邊是感染埃博拉的病猴另一邊是健康的猴子,中間有一大片空地。可是沒過多久健康的猴子也感染了病毒。這又怎麼解釋呢?科學家不知道答案。

很多小說影視作品裡經常提到的‘埃博拉’究竟是什麼?


從1976年開始科研人員冒著巨大的風險去研究埃博拉,可進展不大,不能完全確定它的傳播途徑;也不能確定病毒的源頭;更不要說去治療,去發明育苗。人類所有的經驗在埃博拉麵前,脆弱的不堪一擊。 直到2014年,科學家對於病毒的源頭有了基本的確定,應該是果蝠叮咬到了不到兩歲的嬰兒,於是病毒就從果蝠傳到了人類。

很多小說影視作品裡經常提到的‘埃博拉’究竟是什麼?


埃博拉絕不是非洲的故事,在華盛頓特區旁邊有一個叫“雷斯頓”的地方,這裡有一處實驗用的猴舍,1989年他們從菲律賓運來的一批猴子離奇死亡。科研人員去調查,被證實了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還是死亡率最高的扎伊爾埃博拉。 面對全美最大的一場生物災難,政府第一時間選擇了隱瞞,媒體也沒有得到消息。最終是派出了一支獸醫,去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猴子全部安樂死,但不久之後來了同樣一批病猴,他們就把這群猴子關在了大樓裡,任由他們自生自滅,然後用化學溶液徹底的清洗大樓,把地板的油漆都刮掉了,還用膠帶封死了大樓,用蒸汽燻了三天;可能當時這座大樓是地球上唯一一處沒有生物體的地方吧。

很多小說影視作品裡經常提到的‘埃博拉’究竟是什麼?


這場看似很大的危及,最終卻沒有一個人死亡!看起來是不是很威風,是不是認為科學家有了剋制埃博拉的辦法?那樣想就太天真了。 這次爆發的病毒多了兩項特徵,首選是它們不在攻擊人類,最先發現猴子不對的是門衛,然後去報告了上級;上級立即把他隔離起來然後全身檢查,發現他身上攜帶著埃博拉病毒,但病毒卻沒有攻擊他的細胞。之後的事情證明,不管怎樣,就算病毒進入到了人類的血液裡,也不會有事。最終都會被身體排出去。另一項特徵就是,埃博拉確定可以在空氣裡傳播! 這一點嚇壞了當時所有的科研人員,一旦埃博拉選擇攻擊人類,那不亞於原子彈的殺傷力!可能幾個月就能毀了一個國家,這次爆發病毒的形狀和扎伊爾埃博拉病毒完全一樣,但為什麼它們不攻擊人類呢?在人類拉開陣勢已經做好準備犧牲一大批的時候,埃博拉轉身悄悄的離開了,沒人知道這是為什麼!可能是其中極其細小的部分發生了變化。人們又叫這種病毒為第四種變種,叫雷斯頓埃博拉。 值得欣喜的是2016年加拿大研製除了第一種埃博拉育苗,但這只是人類面對強大病毒的一面盾牌,我們更需要的是一把可以還擊的武器。

很多小說影視作品裡經常提到的‘埃博拉’究竟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事,不僅埃博拉自身的不可琢磨性讓人恐懼,同樣作為人類本身也給埃博拉的傳染創造條件。1976年第一次爆發病毒的時候,扎伊爾地區的處理方式可能你都想象不到,他們用的針頭完全不消毒,反覆的使用。在1989年雷斯頓的埃博拉,也是人們為了利益把生病的猴子當健康的猴子混在一起售賣!而埃博拉的老家就是非洲的“埃爾貢山”這裡除了被人類帶出來的埃博拉病毒,還有另外一種病毒,叫艾滋病。它們原本在非洲的熱帶雨林安安靜靜的潛伏,是人類主動帶它們出來的。 這本書的作者不止一次的想說明一個觀點,他認為不管是埃博拉還是艾滋病,又或者流感。都是地球不堪重負作出來的反應,她承受不了七十億人口,這只是被動防衛,而這些僅僅是一個開始!或者雷斯頓埃博拉只是一種對人類的警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