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今(5)日

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开幕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晚报记者 庄歌尔 摄

本次会议期间

经市委书记刘中伯审定

民革宜宾市委

九三学社宜宾市委

政协提案委

提出的

《关于完善区域功能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建议》

被确定为大会一号提案

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批示:民革宜宾市委、九三学社宜宾市委、政协提案委的提案,非常符合宜宾区位、产业、人口、交通、城市、历史文化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对宜宾的殷切期望,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齐心协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不负人民所盼、不负职责所在,奋力完成党和人民、经济发展规律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

市政协主席吕晓莉批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在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构筑“宜宾强支”的关键所在。民革宜宾市委、九三学社宜宾市委、政协提案委这个提案甚好,该提案以完善区域功能作为切入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建议,可供市委、政府在工作中参考。

一号提案指出,近年来,我市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心城市具备了较强的集聚带动能力,集聚水平明显提高,辐射效应继续扩大,增长贡献持续上升。但对照全省经济副中心(以下简称“省域副中心”)的要求,仍然存在着经济总量不够大,城市空间不够广,交通动脉不够畅,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快,创新能力不够强,开放合作不够充分,行政效率不够高等制约我市区域功能提高的问题。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晚报记者 庄歌尔 摄

实施 “双轮驱动” 完善集聚功能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必须以工业化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人口和要素的集聚,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增强集聚功能。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传统产业。集中力量把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智能终端、汽车、轨道交通等尽快打造成链,加快本土配套企业的培养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引进,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尽快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动能源、化工、轻纺、建材等传统产业向规模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按照“横向错位,纵向协作,梯度集聚”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各类园区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抓住产业龙头,突出产业配套。按照“抓住一个龙头,形成一个链条,壮大一个产业”发展思路,加大对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培育和引进力度,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整合机制。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在临港区四川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客商在手机体验馆试用新手机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 完善带动功能

以统筹规划为主要抓手,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做大城市发展体量,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一是要切实加大规划统筹力度,确保城市有序发展。坚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重点,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并制定控制性详规调整管理的规定,明确不准调整的范围,收紧调整的权限,尽快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确保城市有序发展。

二是要拓展城市空间,启动新一轮区划调整。抓住新一轮城市和土地利用总规修编试点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启动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加快长宁撤县设市,启动江安撤县设区工作,形成中心城区“一城多区”竞相发展格局,力争2021年形成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万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是及时调整城市发展方向,推动城市拥江连片发展。在宜宾县撤县设区完成的情况下,应当将现行总规提出的发展方向“东进西优,南北贯通,集约高效,各有侧重”调整为“东进西接,南北贯通,相向而行,拥江发展”。

四是做足揽山入城,亲水拥江的文章。充分利用三江口山水形状,打造长江首城地标,高标准建设宜宾印象。保障自然山体的视线通透性景观协调性。实施城市增绿工程,加强对周边山体和水系的保护,把我市打造为长江生态第一城。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实施交通大会战 完善枢纽功能

围绕省委“支持宜宾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成自宜350公里时速高铁,打通成都经宜宾至贵阳连接贵广高铁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等部署要求,抓紧与省上有关厅局衔接,对接省上的交通发展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争取将全省的南向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物流大通道放经宜宾,支撑宜宾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按照突出南向、打通西向的要求,加快推进成都经宜宾至贵阳连接贵广高铁通往粤港澳大湾区,连接贵南高铁通往北部湾经济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建设;着力推进经宜宾的渝昆高铁建设,加快成都经自贡、宜宾的蓉昆高铁建设,形成通往昆明的高速铁路大通道,打通沿金沙江的综合运输通道;加快长江航道浅滩整治,加快宜宾新机场建设。

按照外联内畅的要求,高标准统一建设城市骨架轴线,打通城市组团之间的连接线,加快建设城市环线和铁港、空港、水运港、公路港之间的连接线,加快实施乡村公路提档升级,努力提升乡村公路的通达能力。通过大力实施三年交通大会战,加快形成通江达海的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在四川省南向高速公路通道布局中,宜宾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推动五大中心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按照市委“565”总体谋划,着力推动五大中心的建设,为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流动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结合城市规划修编,建设都市核心区。在高铁站形成“客运门户+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心,综合布局企业总部、商务办公、会议会展、高端零售、高级酒店等服务业,与三江口CBD组合发展,打造集商贸、金融、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形成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都市核心区。

二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加快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积极牵头组建面向川南、川滇黔结合部的川南银行;推动设立川南投资基金,打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品牌,全力支持五粮液构建大金融格局。

三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充分发挥会展业作为先行产业的作用,加快国际会议中心等建设。借助中国(宜宾)国际名酒文化节、中国国际竹产品交易会、国际茶业(宜宾)年会等活动和展会的影响力,加快推进政府主导型展会市场化,不断提升会展活动品牌化和国际化进程。

四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度假中心。抓住高铁时代新机遇,抓紧争取航空口岸,着力打造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信息中心。

五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信息中心。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全市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资料图)

以“双城建设”为突破口 完善创新功能

深入实施《加快推进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建设的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科技创新,为取得更大的集聚优势提供动力与活力。

在推动已签约高校落地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引进一批国际国内一流高校在宜宾共建应用型大学、研究生院、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成果孵化园。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争创,高标准建设宜宾市科技研究中心、省级竹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我市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支撑。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重大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资料图)

构建区域性开放平台 完善开放和辐射功能

主动融入国家和省上战略,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突出南向,对接成渝,加强合作,构建平台,把我市建设成内陆开放高地。

加快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开放先行区,全力争取综合保税区落地,努力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 “走出去”“请进来”寻求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进入珠三角、北部湾,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经济圈和东盟自贸区。

认真落实好与成都签订的12个合作协议,争取与重庆也能达成合作协议。全方位加强与成都重庆对接,紧跟成都重庆的发展步伐,借成渝之力发展壮大自己。创造条件吸引区域性机构落户我市,与成渝形成产业互补和良性互动。

作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我市要发挥核心主导作用,加强与川南攀西城市之间的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以此互通城市管理经验,互补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互利城市合作共赢之道,促进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形成。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以提高效率为抓手 完善行政管理功能

按照合法高效的要求,深入推进机关效能革命,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区域内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城市。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对重大城建类项目,建立“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实施主体,一张实施时间表”的“四个一”机制。对“8+2”重大产业项目,建立“一名市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批重点发展县区,一支招商队伍,一张实施推进图表”的“五个一”机制。

把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作为锻炼队伍、锤炼党性、改进作风、增强能力、凝聚人心的大熔炉和大载体,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省域副中心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共同为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加油干、放手干、大胆干。

晚报记者 向伟

详解政协宜宾市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