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全明星週末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CBA全明星週末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今年的全明星週末已經過去了,不得不說主辦方確實下了大力氣想要把全明星週末辦出特色,但是無奈受制於各方面因素,使cba全明星週末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CBA全明星週末的組成有:星銳賽,技巧賽,三分球大賽,扣籃大賽和全明星正賽。

先說新秀挑戰賽也就是星銳賽,個人認為今年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新秀挑戰賽的新意,讓大學生聯隊挑戰cba新秀隊,而且南北方混戰,原來大家以為新秀隊畢竟都是職業球員,面對半職業的大學生聯隊取勝應該沒有懸念,但是大學生聯隊卻不這麼認為,以北大4傑為核心的大學生隊在最後時候頂住壓力逆轉戰勝了新秀隊成為星期六比賽的一大亮點,讓大家看到了中國男籃的希望。

技巧大賽,參戰的都是年輕後衛,因為比賽時間短,又缺少對抗,所以觀賞性不夠強。

三分球大賽,相對觀賞性較高,同時又扣人心絃,勝負就在毫釐之間,但是決賽的席位只有3個,導致決賽的精彩程度不高。

扣籃大賽,理論上是觀賞性最高,最容易讓人熱血沸騰的項目,由於很多球員有一定的心理負擔,不願意使出全力,在預賽時更有人用簡單的扣籃走過場引起了球迷的噓聲,然而王潼和張健豪的出色發揮,為扣籃大賽的預賽增色不少。但是決賽期間,王潼因傷缺賽,加上黃榮奇和張健豪的不穩定發揮,大大影響了決賽的觀賞性和懸念。

CBA全明星週末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全明星正賽,本來應該是人氣最高的球員一次盛大的聚會,但是除了南北明星隊首發的球員是票選出來的,剩下的替補隊員的選擇讓球迷很迷惑,理論上應該是兩隊的教練通過聯賽中的表現選出剩下的球員,但是這次怎麼看怎麼像為了照顧所有的球隊,按照大鍋飯的標準,讓每個球隊雨露均霑。直接的結果就是球迷不買賬,自己喜歡的球員沒入選,那還怎麼看。比賽中,大家好像還是不太會表現,除了一兩次錯位的單打和外援瘋狂的三分,好像沒有什麼更深的印象了。

看看NBA的全明星週末,已經辦成了一個球迷的節日,從周邊的產品,到給球迷參與的設施,讓到場的球迷能夠身臨其境。同時,全明星週末的多樣性讓大家的選擇更多,比如有超級明星表演壓場,名人賽等,技巧賽也引入了大個球員,讓技巧不僅僅是後衛的專利,增強了觀賞性和趣味性。而扣籃大賽更是球員一戰成名的舞臺,多少球員通過扣籃大賽的精彩表現一戰出名。全明星正賽對於球員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榮譽,nba的統計裡專門有首發參加參加全名賽的次數,以及作為替補參加全明星賽的次數。

我們的cba相比起nba還是個小孩,但是我們已經能看到主辦方也在求變,但是變的速度還不夠,既然已經有了模板,那就盡力去縮短差距吧。

希望cba的全明星賽能夠越辦越精彩,讓大家像期待以前的春晚那樣期待全明星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