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勝之一——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國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週近15千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西湖最早稱武林水。《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後又有錢水、錢唐湖、明聖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灩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隻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並見諸於文獻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


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

孤山位於北側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積約0.22平方公里,為棲霞嶺的支脈,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南宋鹹淳《臨安志》卷二十三:“一嶼聳立,旁無聯附,為湖山勝絕處。”今山上林木蔥蔚,多歷代人文古蹟留存。孤山東西分別以白堤和西泠橋與湖岸相連,且島上名勝古蹟甚多,因此杭州人將“孤山不孤”,與“斷橋不斷”、“長橋不長”並稱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觀包括中山公園、浙江省博物館、文瀾閣、西泠印社、放鶴亭、秋瑾墓、俞樓、慕才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