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工作,也要快樂地工作


要工作,也要快樂地工作

焦慮,是當今社會最常見的心理狀態,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沒錢的為錢焦慮,有錢的也為錢焦慮,沒結婚的為單身焦慮,結婚了的為家庭瑣事焦慮,穩定工作的為無聊和失業危機所焦慮,自由職業的為收入不穩定而焦慮,年輕人、中年人都在不停地焦慮。人們焦慮的對象,離不開生活和事業。

唯有老年人,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風風雨雨之後,倒能一片篤定淡然,幹活做事有條不紊。

我以為這是普通人的常態,猜想那些社會精英佔盡了資源優勢,大概不會像我們這樣處在焦慮下天天整得焦頭爛額。

但沒想到,其實誰都一樣。只不過即便是對待同樣的焦慮,他們也會拿出他們特有的辦法去對付。

比如說,《告白》《你的名字》這兩部電影的製作人

川村元氣,就是這樣一位高手,他利用焦慮又達成了一項很棒的工作。

在此之前,他年紀輕輕已然幹出了一番事業,製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作為最年輕的獲獎者,獲得了日本非常優秀的電影製作人獎“藤本獎”,拍電影這麼優秀也就算了,他還寫書,第一本小說《如果世上不再有貓》成了暢銷書,後面又出了兩本,還和人合作出了繪本。

他的成就履歷洋洋灑灑幾百字,簡直驚為天人,讓我等普通人望塵莫及。關鍵他還是79年出生的,至今才40歲不到。

就是這樣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的年輕人,他居然也會焦慮,當然,他並沒有用焦慮這樣低端的詞語,他用的是低迷。當他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深陷於低迷狀態後,為了尋找突破瓶頸、重新出發的力量,他去採訪了諸多業界大師,寫出了《樂業》這本書。


要工作,也要快樂地工作


《樂業》這本書,屬於紀實文學,就如同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一樣,都是對一些大師進行採訪,把他們的採訪內容精華記錄下來,只不過前者是以文字的形式,後者是以視頻的形式。

並且,他們的主題也差不多,主要圍繞大師們對自己過往經歷的思考和總結,來啟發眾人。《樂業》的主題更統一,川村元氣在採訪業內大師的時候,有一個重複了多次的問題:在三十幾歲人生迷茫的階段,該如何應對調整、跨過去,希望這些大師能對年輕人做一些人生之路的指導。

這些大師有山田洋次、杉本博司、倉本聰、宮崎駿、鈴木敏夫等等,共計12位巨匠。他們有的是作家,有的是畫家,有的是攝影家,有的是著名的電影動漫製作大師,總之都是日本文藝界的重磅級人物。

他們的工作都主要以創作為主,並且全都持續了幾乎一輩子,如何能像他們一樣,克服重重困難,堅持長期創作,可能是很多人都想關注的問題。在這本書中,他們給出的答案各式各樣,卻統統充滿了智慧與哲學,足以照亮我們的人生之路。

譬如,倉本聰說,要想出類拔萃,必須逼迫自己。橫尾忠則說,在崩解的感覺前方,往往能發現新的出路。杉本博司說,該做的事,只存在於自己的原體驗中。

這些大師,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傳奇的故事,細細挖掘都能寫一本書。可正因為如此,能把他們集中到一本書中,更是極為難得,由此對作者川村元氣的實力也可以窺見一斑。

在這本採訪集中,你會看到他們是如何起步,如何堅持,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做出改變,在川村元氣事先準備的採訪問題中,他們把自己的人生娓娓道來。

要工作,也要快樂地工作


具有作詞家、編劇、導演、作家、製作人這些多重身份的秋元康老師,在被提問“為了避免錯失想做的工作,需要重視什麼”這個問題時,他回答,“不要只在意眼下,要關注二十年後想做什麼”,於是他做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嘗試,給自己打開多扇門,創造不同的環境。在這過程中,他不斷試錯,還培養了自己適時折返的能力,在自己的主航道上,做出了驚人的成就。

還有著名的日本詩人、劇作家、翻譯家谷川俊太郎,被問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時,他說“和家人在一起好好生活,遠比寫出好詩更重要”。他寫詩,寫雜文,寫了六十多年,但是光靠寫詩,生活難以為繼,因此他還去寫兒歌歌詞、紀錄片和廣播劇的劇本等等,來賺生活費。通過做各種各樣的工作,和各式各樣的人相處,又反哺了他的創作。他活到這個年紀,也常常會對活著感到厭倦,他有過多次婚姻,在事業上也遭受過很多的批評,他的調整方式是換一種事情去做,而他從創作中獲得的樂趣就是支持他持續創作的動力。

這些大師,很多都是身兼數職,在很多領域都獲得成就的,只有少數人是在一項領域不斷深耕,比如宮崎駿。宮崎駿老師,從1984年他43歲開始拍出了《風之谷》到2013年《起風了》公映,宣佈息影,他一直在做自己工作室的動畫。43歲之前他在別的公司做動畫。看著宮崎駿老師的採訪內容,我想起他的一部紀錄片,《不了之人宮崎駿》。這部紀錄片拍攝了他在退休之後仍然試圖創作短篇動畫。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他反覆琢磨,經歷了看上去無比痛苦的創作過程。

無論他們是專一做一件事,還是在多個領域現身,他們都保持了創作這一終身事業,再多的領域也離不開創作,只不過換個形式而已。

讓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埋頭創作,無非是源於心中的熱愛,以及對事業的一種信念,這讓他們樂在其中,也讓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

如果不是我也開始試圖走進創作的世界,我恐怕很難讀懂他們。而正因為我也開始了這種嘗試和努力,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感悟和體會。只要走在創作的道路上,就一定會遇到各種挫折和磨難,就一定會遇到孤獨和質疑,可是,當自己創作的作品完成後,那種愉悅和成就又是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這種愉悅和成就又激勵著作者投入到下一輪的創作中。

所以,若要長久地從事一項事業,無非就是喜歡上它,使工作成為“樂業”,這樣,人生就會變得自由而喜樂,漫長而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