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把一個羅振宇似的成功學大師搞到崩潰?

1980年夏天,北京《中國青年》雜誌社刊載了一封署名潘曉的讀者來信,題為《人生的路啊,怎麼越走越窄》。

信中寫道:有人說,時代在前進,可我觸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說,世上有一種寬廣的、偉大的事業,可我不知道它在哪裡。

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可我一個人已經很累了呀,彷彿只要鬆出一口氣,就意味著徹底滅亡。

這是一封充滿了困惑色彩,語氣誠懇的長信,主人公在文末寫道:生活應該往何處去,懇求編輯同志發表,希望聽到其他青年們的心聲。

一個月後,這封來信刊發在當年第五期《中國青年》雜誌上,那一年,這本雜誌平均每月的發行量是398萬份,是全國最大的出版物之一。

半年內,雜誌社竟收到了近六萬封來信。

大多數讀者道出了相同的困惑。也有不少批評。

比如,工人日報刊載的一篇文章寫道:潘曉來信是 “有肉一塊,螞蟻俱來”, 從一個無名小卒一下子成了全國人人矚目的風雲人物, 主觀為自己是做到了, 客觀為他人還差得很遠。

雜誌社最後不得不寫了一份檢查報告:……抵制精神汙染方面做得不夠,助長了資產階級自由化氣氛的發展,資產階級極端個人主義思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件事,被稱為“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十大討論”之一。它暴露出來的問題,卻讓國家不得不重視起來。很多人這才知道:中國人的焦慮,是需要安慰的。

01

1982年,朱時茂主演的電影《牧馬人》上映,他在裡邊演了個叫許靈均的角色。

50年代末,許靈均被打成右派,發配到西北牧場進行勞改。文革結束後,被平反的他放棄了去美國生活的機會,走上了講臺。

憑藉這一角色,朱時茂成了一代女性的夢中情人,從此縱橫影壇幾十年。

他扮演的許靈均,原型叫曲嘯,1982年被任命為營口教育學院副院長,開始走上演講臺。他一生共演講2500多場,被稱為中國的四大演講家之一。

1988年1月13日,以曲嘯為首的四位演講家聚嘯深圳蛇口。

這是在潘曉那場人生觀大討論之後,有關部門組建的一隻演講隊伍。目的自然是為了給感到喪的年輕人們加油鼓勁,為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打上一劑強心針。

從1981年組建以來,演講家們已經走遍了全國各地,他們用各自繪聲繪色的演講征服了無數年輕人,幫助他們找回了生活和奮鬥的希望,也因此,他們得名:共和國演講家。

在深圳,演講家們盛讚特區發展的迅速,同時談及特區青年們的思想狀況,指出青年人應該考慮到祖國的命運,而且應把這個放在第一位。

曲嘯在發言中提到:有個別人來深圳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別人創造的財富中撈一把,這就是極少數“淘金者”,特區不歡迎這樣的淘金者。

那時候三亞還沒開發出來。但瞧東北人曲嘯老師這反客為主的勁,感覺儼然深圳的形象代言人。

而幾位在座的深圳青年認為,“淘金者”賺錢,沒有觸犯法律,無所謂過錯。他們來蛇口的直接動機是賺錢,但客觀上也為蛇口建設出了力,並沒有什麼不好。

蛇口工業區作為中國第一個外向型經濟開發區,是出了名的講時效,重實幹。那句著名的slogan“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就是從這裡發源的。

這場演講及爭議,隨後被眾多媒體報道,又搞成了中國當代社會發展史上一次不小的風波。

之後,有一位領導拍板,應該讓演講家走出國門,向世界各地的人民宣講理想與成功的故事。很快,曲嘯老師來到資本主義的心臟,紐約。

那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學成之後不再願意回國,紛紛選擇在美國繼續學業或者生活。

曲嘯老師巡迴宣講的目的,便是為留學生們種下愛國種子,希望大家學成歸國。在演講前,他還特意找來幾個留學生,瞭解哪些美國不如中國的地方。一個留學生告訴他:美國雖然沒有世襲制度,但個別家族還是代代為官的,比如肯尼迪家族。

美國雖然科學發達,可還是有礦工到地下挖煤的。你看,去年就發生了礦難,有兩人被埋在裡邊,政府出動了力所能及的力量,連夜打洞,挖出來的倆礦工還是死了。

這在中國不會發生的!過去沒有過礦難的報道,現在沒有礦難,將來也不會有的。

曲嘯老師聽完,胸有成竹。沉著地走上了演講臺,面對臺下的幾十位中國留學生、華人。

他的演講風格,就是談自己的人生經歷,然後提煉感悟,得出總結。

比如:1951年,他父親在大街上被蘇軍卡車撞死,沒有獲得一分錢賠償,他親手埋葬了父親的遺體。

六年後的反右運動中,有人以他必然恨蘇聯為理由,判定他是反革命,於是,他無緣無故坐牢22年。

……曲嘯教授本想表現的,是自己在人生逆境中不屈不撓,努力奮鬥最終成為時代楷模的故事。這麼多年來,他演講的效果也都不錯。現場總是收穫很多掌聲。

和以往一樣,曲嘯老師隆重推出了自己的結論:媽媽打錯了孩子,孩子是不會也不應該記仇的。

演講結束,在場的一位教授已經舉手提問好多次。

這位教授叫汪榮祖,是李敖在臺大歷史系的同班同學,還是他《蔣介石評傳》的合著者。李敖說,他這個老同學是第一流的歷史學家,因為他不但懂得歷史,還有偉大的正義感。

汪榮祖教授是鐵桿的反蔣派,正是因為討厭國民黨,才離開臺灣到美國定居。演講的主辦方也正是因為他的立場,才特意邀請他來。

結果,汪教授的發言是:我原來以為國民黨的宣傳都是假的,絕不相信他們的把戲,沒想到你說出來的全是真的。一個青年學者平白無故就坐牢22年,這是非法的,應該受到法律制裁!……一位在場者事後回憶,曲嘯老師完全崩潰了:我忍不住去看曲嘯教授,他的嘴唇在顫抖,他的腿也在顫抖,突如其來的打擊如同晴天霹靂打得他暈頭轉向。

原本計劃在全美巡迴的演講,第一站就不得不作罷了。曲嘯老師鎩羽而歸。

從那之後,他精神上就出現了問題。在國內的一次演講現場突發腦梗塞,癱瘓了幾年,連話都說不出來,最後去世了。

如今,蛇口那句slogan,全國人民早已習以為常。

02

當曲嘯老師在美國鎩羽而歸的時候,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

2001年,伴隨著中國入世,美國雅芳公司來到中國,推出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傳銷。這是開放市場經濟,中國加入WTO引入外國資本在中國註冊的一項重要舉措。

需要說明的是,那時傳銷在國外並非是空手套白狼的騙局。但在全民渴望發財的中國,傳銷在包裝下變成了20世紀最後一次財富機會。

在國外,成功學就是為推銷員設計的一套話術。結果到了中國,它成了一個獨立的風口。

27歲的陳安之便是最早從中嗅到機會的那批人。

在陳安之個人網站對他的介紹中,他被形容為“能改變命運的激勵大師”“立志幫助十三億中國人走向成功。”

1967年,陳安之生於胡建,眾所周知,我大胡建是個移民的省份,當然,是往外移。12歲那年陳安之便隨親戚去到了美國,邊讀書邊工作邊讀書。

只不過書沒讀完,中學畢業之後他做過十八份工作,賣過菜刀,賣過汽車,賣過巧克力,當過餐廳服務員…十年過去,21歲時他的存款還是零。

陳安之在自傳中寫道:我人生一切的轉機,還要等到21歲那年遇到了自己的恩師。

這位恩師叫安東尼·羅賓,成長經歷也和他類似,擺地攤、當服務員、洗廁所,最後幹起了推銷。

因為銷路不好,羅賓便去貸款報了個潛能學習班,最終他得出結論,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努力,一切都可實現。

陳安之繼承了老師的這一套。兩人都強調自己在短短几年時間裡開發潛能成為百萬富翁。

成功學是研究達到預期目標的學科,目標是重要的,但背後的過程更精彩。真實的故事是,陳安之傍上了個比他大九歲的臺灣富婆,羅賓則娶了一位有兩段婚史的富豪遺孀Becky。

機場書店,向來是成功學大師們的兵家必爭之地,而陳安之的書籍長期就霸佔著書店書櫃,最有名的屬那本《賣產品不如賣自己》。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自己賣給一個富婆啊,大師。

他經常講一個故事:17米長的地上鋪著燒得旺旺的木炭,炭火上方鋪著一塊被火烤得很燙的鐵板,參加考驗的600多人全部脫掉鞋襪,每個人都必須赤著腳從鐵板上走過去。

我一咬牙一跺腳,衝入火陣中,快速跑了過去,沒有受傷。由此,我悟到了屬於自己的口號: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衝!

這口號節奏感不錯。潘長江老師在多年前的一個小品中,已經給陳老師對出了下聯: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就這樣,陳安之也算是出師了。接下來,無非就是出書、演講、賣光盤,把所有成功知識點灌輸給每一個需要的人。

他的課程價格不菲,“超級成功學”和“超級說服力”培訓班每人二天學費4800元,大陸“總裁培訓班”每人三天學費18000元。

陳老師的風格,經常是這樣的:音箱裡放出震耳欲聾的掌聲、尖叫聲,同時伴隨張震嶽、陳慧琳、徐懷鈺的勁爆動感音樂。

陳老師身著深色西裝、打著鮮紅的領帶,和著快節奏的音樂擺臀扭腰跳起現代舞,並怒吼著:你們為誰尖叫?為我尖叫的請舉手!

在這段時間裡,他的兩個徒弟,號稱企業經營大師的劉一秒和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也在用這一套熟悉的手段分別收割著中小企業家和中小學生家長。

當90後成為社會消費主流,陳安之的課程便不斷衰落。畢竟,在盛行的毒雞湯麵前,雞湯傳銷的受眾是越來越少了。

一段時間的沉寂後,2017年,他重出江湖,轉戰微信。

這一次,陳老師的成功學基礎上融合了互聯網+、實體轉型、新零售等概念。但是,又能感到他明顯的焦慮感,一種最後收割一把,時不我待的意識。

在添加他的微信後,就會收到如自動回覆一般的消息,句句離不開交錢:你是否願意跟隨陳老師我學習?機會是自己把握,收費只是過濾,把錢交給老師,你才能把心交給老師。

你既然與我結緣,我就一定幫助你,現在微信識別轉賬1680,讓老師做你的人生指路明燈。

不久前,一位法師給女徒弟也經常這麼發短信。

03

2018-2019年新年,羅振宇在深圳衛視舉行了自己的新年主題演講。主題叫“時間的朋友”。整整四個小時,文本長達4萬字。

這是第四場。他許過願,這個演講要一年辦一場,連續辦二十年。

出身安徽蕪湖的小鎮青年羅振宇的人生,就是個成功向上階級流動的故事。

從高中畢業後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研究生就讀於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留京,先後於北師大任教、以臨時工身份進入央視,之後組織打造了訪談節目《對話》,成為央視二套節目製片人。

2012年,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毀滅沒有到來,羅振宇卻感受到互聯網的浪潮正在滾滾襲來。於是,他成立了自媒體羅輯思維。

最初,羅輯思維每天更新一段羅振宇分享生活感悟的60秒語音,每週更新一期知識類科普視頻,之後粉絲越做越大突破200萬,便推出了專業化的知識付費服務app:得到。

在“得到”app中,通過與各類作者簽約合作,羅振宇創造了一個多元化的產品體系。

從知識新聞、訂閱專欄、每天聽本書等,他的產品體系覆蓋經濟、管理、科學、藝術、創業等各個知識領域,打造出一個概念:知識付費。

這又是個風口。

2015-2016年,首場“時間的朋友”演講便在當晚躥上了全國收視排行榜榜首,在各地衛視組織的明星跨年演唱會中一枝獨秀。

在這場演講上,他從46億年前的地球進化史談起,說到寒武紀時候的物種大爆發,北宋王安石的青苗法,孔雀為什麼長一個不適合覓食又消耗大量能量的尾巴……最後,總能兜回到現在社會上人們的生存焦慮。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一個講授知識和理想的胖子戰勝了一群小鮮肉,聽起來便是個讓人足夠信服的概念。

目前,得到已經號稱中國最大的知識付費社群。據羅振宇這場4個小時的演講中披露的數據,有二百多萬人是鐵桿用戶。

在這場演講上,他有一段金句:巴菲特還有一個提醒:沒有一個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國成功。

他為什麼這麼說?這不是在講什麼愛國主義,而是說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在分享一個共同體的紅利。我們一生的所有紅利,其實都來自於這樣一條經濟增長曲線。

這場演講結束後的第二天,也就是2019年1月2日,一位叫孫旭陽的媒體人在騰訊大家發出文章《年輕人的迷信知識付費=老年人買權健?》。

這篇文章開頭不點名地提到,羅振宇的演講中,引用巴菲特的那句名言是子虛烏有。

沒一會兒,有人便通過各種關係軟硬兼施,最後硬逼著騰訊把文章撤下。

原來,口若懸河洋洋灑灑四個小時的人,講了太多的人生道理、風口和不可錯過的小趨勢,卻容不下一秒鐘的批評。

這次四個小時的演講中,還有這樣一段話:說到我們中國的基本面,你只要看到中國的基本現實,它就不再是那個數字。

中國是什麼?它是好多好多全世界最勤奮、最想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一群人組成的。

有了這個對真相的把握,你擔心個啥?

說得太對了。我簡直想呱唧呱唧給羅老師鼓掌。

如果真有了這個對真相的把握,你擔心個啥?

04

日本現代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曾經回憶起他訪問中國的經歷:在一家中國書店的書架上看到一本《西方百部管理經典速讀》,以兩百頁篇幅濃縮了整個現代管理學理論。

急功近利的程度讓他驚詫:中國打算用五年時間就趕上日本花了五十年才學成的東西。

事實證明,當時代變革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焦慮。

當無數的個人夢想匯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時代狂熱。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成功學。

當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得已,不同代際的人們都會在“成功學”中尋找精神支柱,緩解自己的焦慮。

無論是曲嘯還是陳安之,還是羅振宇,他們的成功都與某個時期的社會環境和大眾心理脫不了關係。

而他們,也有自己的焦慮,也會崩潰和不擇手段。

這兩天,朋友圈裡流傳最廣的段子,是這個:

怎麼把一個羅振宇似的成功學大師搞到崩潰?

怎麼把一個羅振宇似的成功學大師搞到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