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叫老張的男人

也許叫老張的男人

這是兩年前(2016年)的這幾天寫的跨年文章,短短兩年過去了,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是過去了二十年也覺得差不多,不是說了嗎,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般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

撐了一年,還是在年底最後幾天病倒了,發燒、喉嚨劇痛,整個人昏沉沉各種不好,整個人的氣壓low 到爆表,隨後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被加倍放大,我知道這些都是疾病的衍生物,但是要覺知並走出來還是很難。隨便一點點小毛病就可以把人擊倒,我總是提醒自己,人作為碳基生物的渺小和脆弱遠超自以為。

生活還是要繼續,打不完的怪還要繼續打,解決不完的問題還要繼續解決,寫不完的專欄,還要繼續寫。一年終究能到頭,人生代代無窮已。

又到一年的年底了,周圍的媒體和朋友都在盤點,媒體的盤點主題是大事記,基於人類八卦的天性,排行榜人人都愛看,朋友圈的盤點的主題是懷舊,懷念過去不會重來的時光,而懷舊不是因為過去有多好,是因為過去你年輕。

只要我在昆明,基本都是我送朵朵去幼兒園。送完之後我就從文化巷到錢局街,然後繞著翠湖走一圈到公司,這一段大概有4公里多,每天幾乎固定的時間點都在走,遇到的人群基本也是一樣:晨跑的、跳扇子舞的、廣場舞的、打太極拳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這些形形色色的人裡,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50來歲的中年男子,個子不高,有點胖,已經有點禿頂,但還不肯認命的一定要把四周的頭髮扒到頭頂上做最後的掩耳盜鈴的掙扎。他的樣子怎麼說呢,說是痴漢可能已經是褒獎了,氣質裡透露著中國絕大部分中年男子的猥瑣,寫到這裡的,我想起他氣質有點像周星馳的《少林足球》裡那個豬肉佬。

我每天走過他身邊的時候,他的電動車擺在翠湖邊上一個花臺邊上,電動車的龍頭上掛著早上出門去買的一顆白菜或者其他時蔬,地上有一個國產的小音箱,卡其布外衣掛在另外一邊龍頭上,他穿著皺巴巴的皮鞋,肥大的西褲和有點磨的露出許多線頭的坎肩毛衣,在旁若無人的跳恰恰。

他的旁邊有打羽毛球的、打太極的、練器械的、跳套馬的漢子的,每天幾乎都是那些人,當然,他也每天都在,隨著舞曲的聲音,搖擺著自己的有點肥碩的身體。

說實話,他跳的根本不好,哪怕我是一個超級外行,我都能感覺到他的律動和節奏感有點差,身體的協調性有點不對,感覺就是慢半拍,但是他根本不在乎這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總是在想,他的現實生活是什麼樣子的?也許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大部分時候都是重複和單調,也沒有什麼存在感,單位上的領導和年輕人們都把他叫做沒有脾氣的老張之類的,加薪升職時想不起他,搬貨抗水一般總是叫他。小孩可能正在讀高中或者大學,每天也跟他們說不上幾句話,他們打電話過來可能就是要生活費,覺得爸爸有點土,也說不出什麼有價值的話。老婆可能是一個喜歡燙頭的人,每天都在抱怨他如果多一點努力,或者聰明一點懂得抓住上一波房子上漲前的行情,現在家裡的小房子也許就沒有那麼擠……

這樣的一個也許叫老張的人,每天都在你我的身邊,騎著他的電動車,也許在一個紅路燈口,也許在一條小巷口,和我們擦肩而過,他的車把手上的白菜,聲聲催著他趕快回去做飯。

這個也許叫老張的中年發胖禿頂男人,也許每天早上在家人還在沉睡的時候,悄然起身,去菜市場買完菜之後,把車騎到翠湖邊他常去的那個位置,其他人非常有默契的把那個花臺旁邊的區域留給他,他打開音響,一步兩步,一步兩步……跳著他可能在30年前在學校偶然學過的恰恰舞步,閉上眼,前進、後退、搖擺身體、轉身……

如果這個時候是拍電影,鏡頭應該是慢動作,然後響起背景音樂,宋冬野緩緩唱起:

生活是這樣子,不如詩,轉身撞到現實,又只能如是。

跳完恰恰,這個也許叫老張的男人,穿上外衣,騎著電動車,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這個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我看到的,後半部分是我臆想出來的。在我的臆想裡,每天旁若無人的跳恰恰的這半個小時,就是這個也許叫老張的中年發胖禿頂男人平淡而重複的日子裡,最寫意,最揮灑,最無拘無束的半小時,他不用管單位的工作、子女的學業、妻子的嘮叨,他是自由自在的,這半小時裡,他是自己的神,他是自己的詩。

用這麼長的篇幅來寫這個也許叫老張的中年發胖禿頂的男人,是因為我總覺得一個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生是多麼的可怕,每個人,只要他有這個也許叫老張的男人的這跳恰恰的半小時,那麼他就有了自己的詩意人生,哪怕現實生活再可怕,再單調枯燥,再沒有希望,他也能對抗。

言歸正傳,我的2016年從世俗意義上來說,是極其可怕的一年,事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年初的無限風光,到年中的如喪家之犬,再到年尾的重頭再來。在最糟糕的年中,我最好的兄弟也去世了,他的死如同在一個小水池裡投下的大石塊,水波擴散到岸邊然後馬上又向內折返,如此反覆,身在其中的我們,反覆受到這個波紋的衝擊。

在2016年,我跑遍了含西藏、新疆、東北等在內的全國20多個省市,航程12萬公里,高鐵不計其數,對錦江之星、如家、七天、莫泰等快捷酒店的房型、早餐頗有心得,在路上看了60多本書,大部分是經濟管理類,少部分是日本的各種小說,網易雲音樂統計,我聽了8800多首歌。

真實的生活是極其枯燥和辛苦的,如果你不打起精神來對付的話,每天你都會覺得乏善可陳,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嚴陣以待的話,每過1-2個月,你都會發現其實你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這些每一天的變化,都是由每一天的乏善可陳裡提煉出來的閃光點組合疊加,最終產生的化學反應。

寫到這裡,其實我想寫的年終盤點,只是寫了一個開頭,但是我要擱筆了。因為我要去接朵朵,她上興趣班快下課了。再不出發就遲到了。

那個也許叫老張的中年發胖禿頂男人可能已經在家,打開了體育臺,在沙發上葛優躺,而我這個老張,正準備關閉電腦,下公司樓打一個電動車,電動車很快消失在車流裡,如同那個也許叫老張的男人。

錢崗,寫於2016年12月29日晚上8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