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若大地—歌著永恆

如果說有一種音樂,它能駐紮在一個時代的洪流中,成為音樂精神的中流砥柱,任歷史演變,時光變遷,沉澱的永遠是“經典”,那一定當屬beyond 。

少年若大地—歌著永恆

這首beyond的成名曲《大地》,在我們一代人耳中,或許不及《海闊天空》和《光輝歲月》那般熟悉的信手拈來。但卻是這個無法超越的樂隊,在最年少火熱的歲月裡,用聲音丈量夢想和世界的開始。

少年若大地—歌著永恆

《大地》作曲者是黃家駒,他也被人稱“革命音樂家”。我想,從古至今,以“家”之稱,必然是在一個時代中,有著深邃的思想和靈魂,以及包羅萬象的胸懷,能讓一具年輕有力的身軀有足夠的氣魄走在時代的前沿,用音樂話說這社會和平與家國之夢。這首1987年響遍港陸叫做《大地》的成名曲,你可以說這是一首寫給父親的歌,也可以說這是一首寫給祖國的歌。或者更好:這是一首寫給祖國父親的歌。他們用著最樸質的字眼,以及當時遠在另岸的語言,訴說著思念和期盼:

在那些開放的路上

踏碎過多少理想

在那張高掛的面上

被引證了幾多

千秋不變的日月

在相識裡共存

姑息分割的大地

劃了界線

回望昨日在異鄉那門前

唏噓的感慨一年年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在這依然跟著歐美、日本和臺灣樂壇走,原創匱乏的環境裡,他們洗濯周圍同齡人的浮躁頹廢,褪去時代中樂壇的低糜虛偽,用年輕卻堅實的臂膀,在翻天覆地的翻唱浪潮中,撐起了獨立創作的音樂道路。“淚撒將軍澳,夢碎富士山”,怕是沒有任何一個處在流行樂壇的獨立音樂者能譜寫出如此層面的曲意,尤其在那個時代,一個年輕的樂隊,以關注社會,生活態度和家國和平的題材,在一撥撥的情愛呢喃的畫風中,獨樹一幟,這也就註定了beyond 一路走來,不同於其他音樂人的格局與情懷。

少年若大地—歌著永恆

黃家駒說“音樂應該有很多種類,有很多性格,有很多色彩,有很多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文化在裡面。音樂是藝術,不是娛樂那麼簡單,是生命裡面一個節奏”。音樂確是一種藝術,而藝術的無境在於包容。把這份包容與“生命裡面一個節奏”融合在一起,於是,我們看到了在他們的創作裡,每一首歌曲的意義所在,從《大地》的“姑息分割的大地,劃清了界限”,這是他們期盼的大陸統一、家人可聚;到《活著便精彩》的“隨時間經過我身邊,赤子的心不改變,怎樣開始 怎樣終止”,這是他們不問對錯、不枉此心的人生態度;再到《光輝歲月》的“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在這土地裡 不分你我高低”,這是他們憧憬的世界屋簷,永駐和平。他們的藝術是包容的,他們的音樂也是包容的,包容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地域文化,一如大地,一如最初的情懷,始終未變。

少年若大地—歌著永恆

所以,歷經歲月,最初的那些少年沒曾完整回來,但隨音樂而動的那份情懷,卻從無一絲丟失,它在我們每一次的聆聽中,用渾厚的聲音訴說著,隨時光漸刻成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