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走神,作業拖拉馬虎?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已成為很多孩子都有的軟肋,孩子做事一不專心,家長別提多鬧心。

關於孩子學習愛開小差的問題,在學校的家長群裡,也時常能看到家長在吐苦水:

“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課程好多都跟不上,回來問她上課學了什麼,一問三不知,真氣人!

每次試卷拿回來,就會發現我家娃經常寫漏題目,而且都是她會做的,真的很可惜!”

最嚴重的,還有家長說接到老師的電話,被告知發現孩子答卷時竟然走神,如果不三番五次地提醒、督促他,他可能就交白卷了!可見,孩子寫作業走神、長期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導致:上課不聽講、課業跟不上、學習成績差。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影響到的將不僅是孩子眼前的學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未來發展也會帶來預想不到的傷害。

孩子上課走神,作業拖拉馬虎?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為了孩子及家長們的身心健康著想,讓孩子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壞毛病,我經過多方諮詢請教,終於總結了一下幾種辦法:

1、先把書桌整理乾淨再做功課。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外物干擾是影響他學習的最大因素。因此如果孩子不能集中精神於功課上,不妨先幫他們把桌面上與學習無關的物品整理乾淨。 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課本和練習冊之外,玩具、課外書、電子產品等都應該由家長收起來。書桌前方除了粘貼與學習有關的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應粘貼其他類似卡通畫、裝飾物等東西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女孩子的書桌上不建議放鏡子,以免她顧影“自美”。 另外,孩子的文具應該儘量購買最普通的款式,避免外觀花俏、造型新奇的文具盒、橡皮泥等引起孩子的分心。

孩子上課走神,作業拖拉馬虎?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2、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儘量保持安靜,像看電視、聽廣播、搓麻將、聽音樂、和鄰居里聊天等行為,都應該儘量避免,或者是降低分貝。當然最好的做法是父母拿一本書坐在他的身邊和他一起學習。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這樣做能為他樹立一個好榜樣,非常利於他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看的書儘量不要是報紙或雜誌,因為在孩子看來,看那些“書”,不是學習,而是一種消遣,反而會適得其反。

孩子上課走神,作業拖拉馬虎?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3、學會把學習變成遊戲

孩子不喜歡學習,主要就是因為學習強制又無趣。所以不如把強制學習換個做法,讓完成課業變成遊戲,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張任務表,讓他根據作業任務的輕重緩急,填上每天的學習計劃、完成時間等。完成一項,就打一個勾,集滿多少個勾就能獲得獎勵。這樣既可以讓孩子享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又自然而然提升了注意力。

孩子上課走神,作業拖拉馬虎?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4、逐漸延長學習時間。

研究表明,各年齡段注意力穩定時間分別為:

5-10歲20分鐘

10-12歲25分鐘

12歲以上是30分鐘

所以如果想一個孩子60分鐘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家長在給孩子設定學習時間時,最好能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為孩子設置過高的學習目標。當孩子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就會心生挫折而放棄。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視孩子情況而定,將學習時間慢慢從5分鐘延長到10分鐘,再延長到15分鐘、20分鐘,並對孩子的良好表現及時給予稱讚。當孩子一次比一次有更好的表現時,其成就感會隨之逐步增加,也就能更好地堅持下去。

孩子上課走神,作業拖拉馬虎?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5、同一件事家長不要反覆提醒。

父母對孩子交代事情只講一遍,其實也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方法。因為課堂上的知識點,老師只會講授一遍,如果孩子習慣於一件事反覆聽父母講好幾遍才記住,他就無法很好跟上老師的節奏。所以,當父母有事情要交代給孩子時,最好是能先提醒孩子,你只說一遍,讓孩子專心聽好並完成。

如果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錯過你交代的重點信息,那麼你可以做出適當的小懲罰,如打掃衛生、倒垃圾等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