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掙錢如火如荼!你真的不打算了解一下?

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源自於前陣子針對商業綜合體中新物種的調研。其中一家是做二次元周邊的線下集合店,包括IP文創產品售賣、餐飲、休閒娛樂等等。

深深覺得這一類業態在國內完全是一篇藍海,甚合現今青少年至部分中年的口味。但也有人擔憂,這一類新消費物種是否能被主流文化所接受。 我發現,國內對二次元文化都存在著不少誤解。

為此我隨機訪問了幾位同事,瞭解了他們對二次元/二次元愛好者的印象與看法:

A:紅眉毛綠眼睛的殺馬特叛逆少年。

B:玩物喪志的死宅,一把年紀就知道看動畫片搗鼓玩具。

C:漫展上穿著清涼的小姐姐。


這個行業掙錢如火如荼!你真的不打算了解一下?



這些印象或許具有部分的代表性。而這些印象形成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動漫並沒有太深入的瞭解(多半停留在了宮崎駿和漫威系列電影,最近可能新增了一個小豬佩奇 ),他們甚至分不清 “輕鬆熊”、“布朗熊”,誇張一點可能連“熊本熊”也分不出來(然而這並不妨礙抖音裡一堆人穿個卡通服玩的不亦樂乎)。

另一部分的重要原因則是“歸功”於媒體、商家的刻意營造的噱頭與惡意消費,畢竟如果ChinaJoy告訴你“我們的展會上只有穿著格子襯衫的遊戲宅男坐在那裡打遊戲”,而不是“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漂亮小姐姐”,究竟有多少人來呢?至於小姐姐扮演的是誰,又有多少人在乎呢。

這個行業掙錢如火如荼!你真的不打算了解一下?

每年ChinaJoy的媒體稿件都是鋪天蓋地的小姐姐


然而,如果你試想一下,有一個群體,他們平時和正常人沒什麼差別,可能是最普通一個學生,可能是一個程序員、設計師亦或者一個金融從業人員。Anyway,從他們平日的行為舉止、社交網絡你都看不出這個人有什麼特別。但他們有一個或者多個喜歡的二次元形象,並忠實的為它們消費,當你在存錢買包包的時候,他們在存錢買周邊本子,當你在存錢買車的時候,他們在存錢買手辦。你找代購買限量色口紅,他們找代購買限量版手辦。你在給偶像打call去偶像的演唱會,他們會花重金置辦全身行頭裝備在漫展上變成偶像本人。

他們普通甚至於內向,似乎在人群中不是最耀眼的那一群,但是他們有忠實的消費對象,龐大的人群基數,以及,可觀的消費能力。畢竟“宅男一面牆,上海一套房”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他們所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消費場所。在這個場所裡,只要有場景、有內容、有社交,那他們便願意為之付費。

在前一陣子騰訊發佈的“00後消費研究報告”,其中“嚮往專注有信念的品牌和偶像”、“願意為自己的興趣付費”、“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消費”等消費態度,以及“渴求對同輩的歸屬感”、“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都與二次元群體有很高的相似度,加之00後又是二次元人群中的一大構成與未來的消費主力軍。現在再想想,這還是一門冷門的生意嗎?

但這門生意並不是閉著眼睛就能做。

首先、必須對二次元文化具有非常深入的理解,選品直擊客戶G點,而不是開一個玩具店賣賣hello kitty、機器貓什麼的。你需要掙得是“熱愛”的錢,而不是“可愛”的錢。

第二、正面宣傳二次元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為了追求掙快錢整天打些擦邊球。

第三、最好能夠培育自有IP(如何培育IP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命題,以後慢慢寫吧),否則你可能忙活半天掙點錢全給版權方做了嫁衣裳。當然你要像羚邦一樣做的夠早,那估計你也快上市了。

第四、在你沒有成熟的自有IP、必須依賴別人的成熟IP時,做一個單純的經銷商可不是一個好主意,你需要的是用成熟IP聚攏人氣,儘可能的把人留在店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二次元從不是低幼、不切實際、和怪異的代名詞。這個產業在國內隨著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已走上正軌,創投業對這個領域也因其亮眼的財務表現愈發的關注,你要不要也試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