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石化行业风起云涌,格局大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深化改革成为了2018年的主旋律。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一年。

2018年,石化行业风起云涌,格局大变。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震惊世界的贸易战,也见证了恒力等大型炼化项目从预备到投料开车,中国正在进入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高峰期。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外资抢滩中国石化市场,也目睹着严厉环保政策下各地工厂搬迁改造。

这一年,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以创新驱动,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2018年,石化行业风起云涌,格局大变

2018影响力政策法规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公安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等十部门共同发布通知,联合开展炼油领域严重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专项治理。专项治理对象是以原油、燃料油为主要生产原料,通过加工炼制生产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在产能建设、安全、环保、节能、质量、税收、经营等方面存在严重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

2月6日,环保部发布消息,已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4个部门印送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梳理发现,新版《名录》“双高”产品中,约九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其中,涉及“双高”产品较多的领域有染料制造208项、有机化学原料制造领域199项、无机盐156项、化学农药65项和涂料47项。

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应急管理部牵头成立由14个部门组成的搬迁改造专项工作组,旨在加快推进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全年确定的需要搬迁改造企业为1176家,涉及全国28个省份。

4月,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调整的公告》,分批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根据公告,将废五金类、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

5月,为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农药、化肥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下调1%,从11%下调至10%,并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5月7日,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将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等纳入强制投保范围。

5月2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消息,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提出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不得采取集中停工停产停业的整治措施。

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光伏新政,要求降补贴、限规模。因力度超出预期,被称为史上最严光伏新政,新能源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挑战。

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取消了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至此,国内石油下游环节迎来完全开放。而在2018年,BP和壳牌也都宣布了在中国扩建加油站的计划。中国成品油市场将迎来何种竞争势态,将令人期待。

7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环保优先,并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启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执法专项行动。聚氨酯硬泡发泡剂CFC-11(三氯氟甲烷)的违法使用将成为执法重点领域,发泡剂ODS淘汰已如箭在弦。

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发布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部门预算)项目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目标,主要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13项重点任务。

9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首次从上游增产增供、中游基础设施配套、下游市场建设以及应急保障体系完善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10月,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原材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供给结构得到优化,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方案还重点明确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和建材等4个细分行业的质量提升三年发展目标。

11月,工信部时隔六年再次发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长达200页的征求意见稿分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板块梳理所有省市产业发展方向,列举共计107个地区经济发展群,并明确各省市地区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及引导优化调整产业(含引导不再承接或引导逐步退出的产业)。

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2018年清洁能源消纳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12月22日,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2019年进出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发布,自2019年1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其中,肥料用硝酸钾、氯化钾(肥料级)、硫酸钾、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磷钾二元复合肥等肥料产品和磷灰石(磷矿)等94项商品不再征收出口关税。

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12月25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实现清单之外所有市场主体“非禁即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列入负面清单的含乙烯、PX、MDI、炼油、LNG、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


2018年,石化行业风起云涌,格局大变

2018影响力行业事件

2018年,石油价格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大起落,布伦特原油曾一度飙升至85美元/桶。受全球经济放缓、产油国增产特别是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影响,全球石油供需关系趋于供过于求,国际油价在最后的两个月下跌逾40%,年终纽约原油期货跌至45美元/桶左右。

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并以人民币计价,引发全球关注。这是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将形成原油价格的“中国基准”“上海价格”,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里程碑式事件。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后,很快便成为了全球交易量第三大的原油期货。

4月3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发布了根据所谓“301调查”,建议加征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清单。该清单涵盖大约1300个独立的关税项目。这份调查被认为是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包括能源、化工等诸多关税项目陆续遭受牵连。

7月9日,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博士与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在德国柏林共同签署非约束性合作谅解备忘录。巴斯夫将在广东省建立其全球第三大一体化(Verbund)化学品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据悉,这将是巴斯夫迄今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由巴斯夫独立运营。

7月18日,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揭牌,这是首家在雄安新区落户的央企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据悉,中石化资本是中国石化布局新兴产业的投资平台,主要投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

9月5日,埃克森美孚与广东省已签署系列协议,埃克森美孚将斥资100亿美元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独资兴建化工综合体项目的合作文件。之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宣布,将在福建新建一座石油化工厂,成为两个月来,第三家宣布在中国进行大型化工投资案的企业。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展示了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决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和中国化学等国资委所属石化央企悉数组织交易分团与会。

11月28日,“中国单套最大高效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成功投产”仪式在北京举行。该装置以低温甲醇洗装置的净化气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合成气间接生产乙二醇工艺技术,既可降低原油进口依存度,又可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标志着我国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合成气制乙二醇行业进入“大装置”时代。

11月28日,河北张家口市中国化工集团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氯乙烯气柜泄漏引发的重大爆燃事故,造成23人死亡,22人受伤;38辆大货车、12辆小型车过火,伤亡惨重,损失重大。成为本年度伤亡人数最多的化工安全事故。

12月10日,乙二醇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首日成交量明显的高于大商所的PP、PVC和塑料等化工产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和消费国,乙二醇是化纤产业的基础原料之一,乙二醇和PTA是聚酯生产的主要原料,目前PTA期货已经上市,乙二醇期货上市将助力聚酯企业在期货市场更全面的锁定生产成本。

2018年,石化行业兼并重组依然火爆,尤其是农化行业发生了颠覆性变革,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继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完成对瑞士先正达公司的收购和陶氏化学与杜邦完成对等合并后,6月7日,德国拜耳公司以63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巨头孟山都,8月16日,巴斯夫集团以约76亿欧元的现金总价,完成了对拜耳公司旗下的全球蔬菜种子业务的收购。至此,全球组农化领域大洗牌完成收官,行业格局由原来的拜耳、孟山都、先正达、陶氏、杜邦、巴斯夫六巨头变成了拜耳、中国化工、陶氏杜邦和巴斯夫四大豪门。

2018年,是中国民营炼化企业大放异彩的一年。这些民营一体化炼化项目的规模巨大,有的甚至超越了国内外传统巨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将对石油业下游市场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主要包括:浙江石化在舟山市的4000万吨/年一体化项目,盛虹集团位于连云港的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华阳经贸集团与福佳集团正在长兴岛合资建设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等。尤其是恒力石化在大连长兴岛的2000万吨/年一体化炼化项目于12月投产,宣告了中国民营石油企业新时代的开始。

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预计首次突破9000亿元大关,创出历史新高,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锦上添花。40年间,全行业产值和利润分别增长逾182倍和50倍,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石化大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