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無非是因孩子,因學習而起,而矛盾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因家長引起的矛盾,也有因老師引起的矛盾。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因家長方面引發的矛盾】現代社會,很多家長,個人利益至上,唯恐孩子在學校吃虧。如果孩子回家之後反映在學校吃不好,睡不安,絕大多數家長是坐不住的,遇到性子急的脾氣不好的,一言不合,矛盾產生。

【因老師方面引發的矛盾】班主任或教師調控情緒的意識和能力欠缺。當處理事情受阻,或對方有敵對情緒時,會本能地產生不良的對立情緒,導致問題的解決陷入僵局。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其表現有:

一.措施不當引發的矛盾。當不注重講話藝術的教師遇到一些缺少涵養的家長時,會互生怨懟,直至表露於口中。

二.觀點不同引發的矛盾。當教師的教育觀念和家長不同的時候,又互不能換位思考,矛盾由此產生。這樣的矛盾也是家校矛盾中最多的一種。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舉例1】曾經有一位家長對老師英語不上早讀頗有微詞,結果,兩人見面後,老師觀點:要學會自主學習;家長觀點:再自覺遇到不會的還是學不會,老師不教,不管,學生自己瞎學習,浪費時間。結果兩人吵起來了。

【舉例2】比如學生之間產生了矛盾,家長往往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更多護著自己的孩子,而教師更多地能夠比較客觀理性地來看待學生之間的問題。這樣就很難達成一致意見。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舉例3】從不關心孩子學習,認為學習是老師責任,與家長無關。家長平時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從不關注老師發的信息,對待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發生問題後老師找家長其溝通,或提出“多關注孩子學習”,請家長幫孩子默寫、朗讀,檢查作業,家長卻不願接受:學校裡學了,還要家長管這管那,那要你們老師做什麼呀?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舉例4】低年級轉到高年級引起的分數差距引發的矛盾。

隨著孩子的年級升高,學習難度加大,好多孩子的成績都沒有低年級時好,這很正常,但家長不這麼認為,會遷怒學校,遷怒老師,認為老師教學水平差,孩子成績才會差的。而教師則認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沒有盡到應盡的監督義務,教師家長相互指責,矛盾就產生了。

三.脾氣性格不合引發的矛盾。火爆的家長遇上火爆的老師,倔強的家長遇上倔強的老師,老師和家長都是易衝動的人,及易引發語言爭論,往往一言不合就槓上了。遇到矛盾糾紛,立足點是如何逃避責任,維護自身利益。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五.缺乏溝通藝術引發的矛盾。老師一方,不能抓住學生的問題實質,東拉西扯,翻舊帳,很容易激怒家長;家長一方,自命不凡,自以為是。當教師遇到自我為中心,目中無人,不聽勸誡的家長後,往往又會對家長衍生很多不滿。

六.當負責的老師遇到不負責任的家長,也容易產生矛盾。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不負責任的家長喜歡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全數推到教師身上,而負責的教師則希望家長能夠配合學校做好每件事,在多次聯繫家長無果後,往往會產生嫌隙以至於矛盾。

七.在身心安全方面,如果學校或班級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是出現老師體罰學生,或者是孩子之間有語言、肢體衝突,很多家長是不太能理性的看待的,往往只聽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把矛頭指向對方孩子,質疑老師處事不公。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有理方,得理不饒人,在找對方家長無果時,會頻繁多次找老師,給老師製造麻煩,這樣反而給老師或班主任公正處理問題帶來阻礙還擾亂了正常教學秩序;無理一方家長不明事理,甚至歪曲事實,不知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處處找老師的不是,把責任全推向老師,怪老師處理不公。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種種

一個巴掌拍不響,這要客觀公正的看這些問題,不能單方面去責怪、指責某一方,家長的原因固然多一點,但我們也不能什麼事都往家長身上推,老師有沒有處理不當?有沒有處理問題時摻雜個人感情色彩?等等。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