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芭蕾舞出蘇城氣質

原創芭蕾舞出蘇城氣質

□蘇報記者 弓璽施曉平

中國江蘇網11月28日訊 11月11日至13日,卡塔爾國家會議中心上演4場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演員們用豐富的舞蹈語彙、巧妙的創編,贏得觀眾的熱烈喝彩。5700人次觀看了這一中卡文化年的“重頭戲”,票房創下該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11月19日,同樣的演出在巴林國家大劇院上演,全場1001張票全部售出,中國駐巴林大使及巴林王室成員觀看了演出。

成功完成這兩次演出的,是年輕的蘇州芭蕾舞團。

作為江蘇首個專業芭蕾舞團和內地首個由企業運作的民營芭蕾舞團,蘇芭成立不到10年,演員不到30人,卻已排演《羅密歐與朱麗葉》《西施》等7部新編舞劇作品,其中除《人偶情緣》外均為原創,並多次走出國門演出,被中國《舞蹈》雜誌評價為“中國芭蕾舞界一支異軍突起的生力軍”。

“企業運作+政府扶持”開創全新芭蕾事業

說起蘇芭誕生的經過,藝術總監、蘇州“兒媳”李瑩覺得,這既是機緣巧合,也是發展的必然。

李瑩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首屆芭蕾舞表演系,曾任中央芭蕾舞團、美國哥倫布市芭蕾舞團、匹茲堡芭蕾舞劇院主要演員。2007年春節,告別舞臺不久的她回到老家上海,聽到了蘇州文化藝術中心要推出芭蕾舞駐場演出、希望有國際化人才加盟的消息。

在考察了蘇州工業園區這個“洋蘇州”的城市面貌和被譽為“蘇州鳥巢”的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後,一心延續芭蕾事業的李瑩和同為優秀芭蕾舞演員的潘家斌當即決定簽約,雙雙擔任舞團導師。蘇芭成立不久,他倆又接管了整個團隊,同時擔任藝術總監。

當時,內地芭蕾舞團都是事業性的直屬院團,蘇芭成立之時就“直接轉型”為企業運作模式的民營院團,開創了全新的芭蕾事業發展模式。

李瑩說,一個演出團體,演員的穩定性十分重要。蘇州工業園區良好的環境和文化藝術中心的專業氛圍,為蘇芭提供了堅強的後盾,成為該團留住演員的重要因素。

為讓年輕演員快速成長,成立不久,蘇芭相繼推出了三個風格迥異的作品:以《梅花三弄》音樂為靈感創編的《囍》,古典主義交響芭蕾《肖邦的詩》,以崔健歌曲為動力的搖滾芭蕾《邂逅搖滾》,每個節目15至30分鐘。由於演員少,每逢演出,每個演員三個節目都要上場。當時恰逢北京奧運會,大家戲稱這種演出是“芭蕾鐵人三項”。

不過,這一段緊湊忙碌的經歷,讓年輕演員們得到很好的鍛鍊,逐漸成熟起來。

“編排原創+地域特色”8年排演7部舞劇

用原創作品展示蘇州特色文化,既是蘇芭的責任,也是決勝之策。根據蘇州文化藝術中心駐場演出的需求,2009年,蘇芭推出了大型演出《蘇SHOW》。考慮到自有節目雖然唯美,但過於雅靜,於是蘇芭與成都藝術劇院雜技團合作,用穿插驚險雜技節目的方式來增強舞臺視覺衝擊力。

然而,每天的駐場演出無法滿足演員對專業的追求。就在2009年,蘇芭又依託藝術總監擅長編導芭蕾舞的優勢,開始“兩條腿”走路:晚上駐場演出,白天專業創作。2010年,首部原創中國版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正式登臺。在“西方芭蕾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念指導下,該劇大膽創新,精簡人物結構,使舞劇奇蹟般地只用20多名演員就完成了演出。在臺灣高雄成功首演後,蘇芭開啟了每年編排一部舞劇的“瘋狂”模式。

2011年,改編源自古典喜劇芭蕾《葛蓓莉婭》的《人偶情緣》,嘗試在保持傳統舞蹈編排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時尚感十足的服裝、舞美設計。

2012年,蘇芭原創民族芭蕾舞劇《西施》登上了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這部舞劇立足蘇州本土文化特色,成為蘇芭標誌性作品之一。

2013年,蘇芭再次打破常規,顛覆性的把傳統的《胡桃夾子》編創為具有強烈卡通趣味和童話特色的鼠國版《胡桃夾子》。

2014年至2016年,蘇芭又先後編創原創現代芭蕾舞劇《卡門》《柴可夫斯基的吉賽爾》和新版芭蕾舞劇《灰姑娘》。其中,《卡門》因其別具一格的創新,首演後贏得了眾多舞蹈界人士的好評,而《灰姑娘》則呈現出很好的市場效益,首演兩場觀眾爆滿,創下蘇芭首演的票房紀錄。

問起蘇芭的原創動力,李瑩回答:“其實就是想做和別人不一樣的節目,能發出一些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音,留下屬於這個時代的符號。”

“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演繹如何“走出去”

在編排節目的同時,蘇芭開始走出蘇州。走進北京、上海,走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在山東煙臺膠東劇院、福建三明影劇院、江蘇揚州大劇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地表演的《西施》,在南京大學、江南大學演出的《黑白舞步》,到在上海大寧劇院演過的《人偶情緣》……短短几年,蘇芭人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

蘇芭在海外的演出,更是創造了7年出演4部舞劇的“奇蹟”。2010年赴臺灣演出《羅密歐與朱麗葉》,2015年在波蘭比得哥什歌劇節演出《卡門》,今年又赴新加坡演出《西施》,赴卡塔爾、巴林演出《胡桃夾子》。所到之處,無不廣受好評。

2015年蘇芭參演的波蘭比得哥什歌劇節,是該歌劇節首次邀請中國藝術團體參加,負責挑選節目的演出經紀人亞賽克通過反覆比選,選擇了首演還不到半年的蘇芭《卡門》。當時,歌劇節的藝術總監很納悶,這麼年輕的芭蕾舞團,能跳好嗎?曾是專業舞者的亞賽克說:“我選的是中國最好的芭蕾舞作品。”

蘇芭的成功演出,驗證了這位演出經紀人的選擇。

今年蘇芭赴卡塔爾、巴林演出是通過中國的經紀公司。該公司負責人在看了蘇芭的作品後,認為很適合走國際市場,作品對西方經典藝術另闢蹊徑的創新,更有利於展示中國的文化自信。於是,在文化部國際交流資金的支持下,此次蘇芭《胡桃夾子》與卡塔爾愛樂樂團合作,成功獻演中卡文化年,隨後轉程巴林,在國家大劇院參加中巴文化周交流演出。演出的空前成功,讓這家演出經紀公司決定,再度為蘇芭落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項目《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歐洲巡演計劃。也由於這次的成功合作,蘇芭與卡塔爾愛樂樂團已在規劃未來的合作方向。

蘇芭走出去,不僅收穫了可觀的票房,更傳播了蘇州的文化、中國的文化,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面對未來,李瑩說,芭蕾有龐大的觀眾群,有著尚未開發的廣闊市場。就目前國內的演出看,還需要培育穩定的觀眾,這就要求他們堅持創作能夠長久贏得市場的作品。目前,他們已啟動舞劇《唐寅》的編創工作,計劃在明年首演,為蘇芭建團十週年獻上一份厚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