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製造加工業為何如此強大?

國外製造加工業為何如此強大?

大家一說起外國製造加工業,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一條條有條不紊的先進生產線和一排排智能的加工機器?

實際上,過內的加工設備已經達到了世界的水平,而且有很多的產品都出口到國外,既然有了這麼好的硬件,那為什麼還是趕不上國外的加工水平和質量?

核心就在於它的軟件和理念,更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的信念。

在國外管理者和一線工人是朋友?在國外的工廠,員工的歸屬感都很強,工作十幾二十年的員工非常多。

員工彼此之間相處也很融洽。比如,技術人員、主管、管理者去生產線,都會主動和一線操作工人打招呼,還會聊上幾句。而且絕對不是像國內的那種生硬的上下級之間的語氣,更像是朋友。

為什麼管理者和一線工人能夠像朋友一樣相處呢?來看看企業對待這兩者的態度就知道了!

一、對待一線工人

1、 重視員工健康

在工廠,老闆都希望工人熟能生巧,最好在一個工作崗位上一直做,這樣出錯的幾率才小。

但是在國外,每2個小時一線工人會調換一下工位。這是為了避免工人長時間重複一個動作,導致肌肉勞損。

2、對待辦公室人員

在國外,辦公室人員的定位是如何更好地支援一線工人,如何減少他們出錯的機會,如何幫助他們提高效率,如何降低他們的工作難度。

所以,像那種訓斥一線員工“為什麼沒做好”、“為什麼出錯”這樣的現象在國外是不可想象的。

國外的觀念是把人當成人,人會出錯,所以管理人員要支援一線員工,幫助他們。

3、公平的原則

一線員工長時間做體力活,相對比較辛苦,一天只需要工作7小時,而辦公室人員則是工作8個小時。

4、彈性工作制

辦公室人員工作時間相對比較彈性,遲到早退都沒問題,只要工作滿8個小時即可。

5、遵守並重視安全規則

所有運作中的並可能傷到人的器械,都被鐵籠隔離開來,減少意外的發生。

與生產無關的人員只能走特定的線路,避免因為無關人員的出現擾亂工作秩序。

訪客不管什麼級別,去生產線一定要穿安全服,穿安全鞋,確保訪客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6、追求效率與產能

國外企業非常重視單位時間內的效率與產出。就算有訂單,週末基本上也不會加班,到了暑假,整個生產線都會停掉。只有一些辦公室人員會根據休假的先後,在工廠裡值班,處理一些業務上的問題。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一線員工的工資和管理人員的工資差距並不大。

國外製造加工業為何如此強大?

二、做事風格的不同

國外人真的很懶嗎?很多人都認為國外人懶,做事很慢,而中國人則雷厲風行,說幹就幹。實際上,這是做事風格的不同,為什麼這麼說呢?

1、對品質的追求

國外的強項是製造耐用消費品,比如大型工程器械、汽車,但是市場變化很快的電子產品卻沒有什麼市場。

因為國外企業追求品質,新項目問題多,按照測試要求無法通過,無法投產,需要不斷整改。這樣一來,時間和成本的投入、產品投放時間都會受到影響,可能就會失去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國外那麼多百年老店的原因之一。

2、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我們認為努力工作是一個好的品質,這點當然沒有錯,但是需要有一個前提——在該工作的時候努力工作,在該休息的時候適當休息。

工作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工作,家庭、孩子、休閒一樣非常重要。加班不但佔用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而且會降低效率和創造力。

所以國外企業對於加班有嚴格的控制,主管在下班時間基本上很少打電話給下屬問工作上的事情,除非是特別緊急的事。

3、長遠的規劃

企業有時候會面對訂單突增需要擴大產能的情況,為了應對眼前的情況,某些企業就立馬開工擴線或者擴建廠房,卻很少會考慮到5到10年後的情況。

但之後就會發現,因為缺乏長期規劃,導致後續需要做大量完善工作,浪費人力物力。

國外企業在前期的規劃和評估方面做得非常細緻,往往在前期會花大量時間去做規劃,一旦決定實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需要做大的更改,只要維護運行就好。

所以說好的硬件也要好的軟件才可以體現出硬件的強大,在我們驚歎於國外製造業的強大時,也要多想想我們之間的差異,學習借鑑他們好的理念和管理措施。根據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方案和加工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