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教你如何開發自身的能量

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在中學學過,物質是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再往下分,構成這個世界的基本東西是一份一份的能量。

構成這個世界的基本東西不是一顆一顆的微粒,而是一份一份的能量,這一份一份的能量被稱為能量子。為什麼叫“子”?因為它是一份一份的。比如:兒子是一個一個的,票子是一張一張的,房子是一幢一幢的,車子是一輛一輛的,就是這個意思。

傳統思維、經典力學認為這個世界由一顆一顆的微粒構成,而量子力學認為世界由一份一份的能量構成。一顆一顆的微粒和一份一份的能量有什麼區別?這區別就像我們看員工的眼光——你把員工當成一顆一顆的微粒還是當成一份一份的能量。把員工當成一份一份的能量,你的企業會力大無窮;把他們當成一顆一顆的微粒,你會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

舉個直觀的例子。桌上的杯子你不動它,它會不會在桌上站得不耐煩,自己走掉?不可能。要讓它動,你就得用手去拿。這樣我們馬上產生一種錯覺,似乎事物狀態的改變是因為外力。杯子自己不會動,我的手不動,它怎麼會動呢?於是我們馬上又形成另一個概念:任何東西要改變,必須藉助於外力。房子倒了,是風颳倒的。樹倒了,是風颳倒的。汽車為什麼又能開了,是因為加了油,點了火,司機把它開起來了。

佛祖教你如何開發自身的能量

我希望未來的幾年,不要因為懈怠而辜負了自己。 我們不斷往上爬,不是為了被世界看見,而是為了看見世界。

由此,我們也產生了這樣一種認識——任何東西的改變都是外力導致的,其自身根本不會動,是死氣沉沉的,哪有什麼能量呢?就像有些管理者看待員工一樣:“這個人就是一個木頭人,他自己如果能改變,太陽就從西邊出來!”於是有些老闆動不動就責罵員工,為什麼?因為責罵是在給外力。

把這個世界當成一個一個的微粒,我們就會認為所有的力量都從外面產生,我們就會秉持凡事向外求的心態。微粒最大的特點是,有靜止質量M0,純粹的能量是沒有靜止質量的。比如,光量子是沒有靜止質量的,它的能量不可能靜止下來,它永遠在動,它時時刻刻在流動。既沒有來,也沒有去;既沒有生,也沒有滅。這跟佛家的說法一模一樣,“沒有來,沒有去”,稱為“如來”。

有個人想不通地球怎麼會圍著太陽轉,月亮怎麼會圍著地球轉,他覺得一定有誰推了一把,是誰推的?他認為是上帝。這跟我們把世界當成一個一個微粒的思維太類似了。這個人就是牛頓。然而,愛因斯坦不這樣看,愛因斯坦認為不需要外力,地球、月球就一直是這樣轉的,是“如來”。所以,愛因斯坦認為佛教符合科學。

釋迦牟尼佛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轉的,所以不用推。它會一直轉下去,有可能若干年以後,它不轉了,變了一種運動方式,但始終在運動,這就是能量。能量就是永不停息的。能量不需要找外力,能量一天到晚不知疲倦。疲倦是人的想法。

無始無終,無來無去,無生無滅,這就是佛。所以,六祖慧能說,人人是佛。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臺永動機,而不是發動機。發動機算什麼?發動機再貴都要報廢。

歸根結底,對這個世界的基本狀態我們要形成新的概念、新的世界觀——一切最基本的東西充滿了能量。這是事實。原子彈是怎麼開發出來的?就是把原子核裂變的能量瞬時爆發出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原子彈,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能量,把我們的能量爆發出來為企業服務,為工作服務,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