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滚出北京”背后的现实与焦虑

“人和滚出北京”背后的现实与焦虑

“人和滚出北京”背后,更多的还是北京人文化和现实的焦虑

  1. 01 冲突

8月18日丰体中心,当蒂奥普打进第三粒入球以后,滚出北京的口号开始在丰体中心上空回响,不少愤怒的国安球迷开始将手中的饮料瓶抛下看台,丰体中心看台不高,很快,跑道上就一片狼藉了。

而“主队”看台这边,不少观众看到3比0的比分以后,竟然开始离场,他们有不少人脱下了印有卡拉宝广告的橙色球衣“快点走吧,一会儿御林军该出来了”

可不和谐的一幕还是在赛后发生了,据媒体报道,不少愤怒的国安球迷围堵了人和看台,除了高喊“流浪狗”“滚出北京”,部分极端球迷还抢走了人和拉拉队的鼓,殴打身穿人和球衣的球迷,并强行扒掉了橙色球衣。

“人和滚出北京”背后的现实与焦虑

马西卡一人主宰了比赛

在丰体南门地铁口附近,一名四十多岁,身穿国安球衣的大婶当着孩子的面大声叫骂“国安球迷最牛X,国安是你爸爸,臭傻X”,围观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人和队员还被强行“留”在更衣室内长达50分钟,即便如此,大巴车还是遭到了不少国安球迷的围堵。

主队赢球却被客队围攻,这样的事例足以载入世界足球历史。

  • 02 懵逼

一向被认为“打不起来”的北京德比,这一次终于“着火”了,若不是人和球迷数量较少,恐怕冲突就绝对不是打骂这么简单的。

但客观上来看,这场比赛所有人都是懵逼的

“人和滚出北京”背后的现实与焦虑

被绿色占领的丰体中心

国安队是懵逼的,巴坎布被万厚亮和刘博洋一前一后死死盯住,甚至连转身都很困难,三个人都防不住的马西卡爆发了,三个进球都和他有直接关系。国安队并不知道,人和两个边后卫喜欢助攻,边路是最容易突破的地方,人和队后卫喜欢在禁区附近玩火,一定要想办法多让足球在禁区线附近。

人和队是懵逼的,他们大概没想到自己会战胜已经十七轮不败的老大哥国安,况且还是零封对手,当马西卡打入第二粒进球的时候,人和队内唯一的北京人万厚良轻轻摇了摇头,因为他知道,失去这个三分,北京足球就可能和冠军奖杯再次擦肩而过,不过马西卡并不知道这些,穆坎乔和迪奥普也听不懂傻逼的真正含义。

国安球迷是懵逼的,他们想不通自己的球队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队伍身上一败涂地,并且输的心服口服,从战术上似乎找不到什么问题,比赛前,球票一度被炒到300元,这些国安球迷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花300块看一场0比3的失利。

“人和滚出北京”背后的现实与焦虑

从网络转播画面来看,人和球迷似乎只有“一小撮”,但这已经是半个赛季以来,丰体橙色球衣最多的一次

人和球迷同样是懵逼的,他们当中有不少北京人,他们来到主队看台的原因,也许就是一张免费增票那么简单。在主场击败国安,况且又是在国安争冠的关键时刻,每个人心中都有负罪感,就像开赛前人和球迷高喊“北京牛逼”一样,没人真正希望国安输球。

可足球就是足球,意外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如同世界杯上的德国队,谁能猜到他们会0比2输给韩国人呢?

  • 03 焦虑

国安球迷情绪激动高喊“人和滚出北京”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不少北京人现实的生活心态。

扎根北京二十五年的北京国安,是不折不扣的北京土著,与人和这样拿了户口的“外地人”相比,优越感自然爆棚,但这种优越感却并未转化为获胜的喜悦,反而被赤裸裸的击败了。

但问题在于,现实的北京,这样的情况还少吗?

“人和滚出北京”背后的现实与焦虑

赛后地铁,失望的国安球迷

不少高学历的“新北京人”,大学毕业以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有了北京户口,似乎衣食无忧,拿钱买房摇号买车,也许是因为勤奋,也许是家底殷实,也许是运气太好,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年收入五六十万的中产阶级。

可不少“老北京”,却依然一家三口甚至五口蜗居在南三环的老破居民楼里,丈夫单位效益不好,妻子提前退休,孩子一个月只能挣几千块,似乎“北京人”,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的次底层群众。

如同小说《北京折叠》里描述的一样,只不过这一次,“新北京人”把“老北京人”给折叠下去了。

您说,国安球迷能不急吗?

丰体中心的骂声,恰恰反映了北京如今的尴尬局面——新老北京人的互不认同,新老北京文化的互相诋毁。

“人和滚出北京”背后的现实与焦虑

其实,北京并非真正“包容”的城市,外来文化也很难融入北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北京“南贫北富”

其实,北京根本容不下外来文化

,“外地人”这个词就是首都人民发明的。而外来文化也不愿意融入北京,要不哪来的这么多川菜馆、湘菜馆、东北“金手勺”呢?

记得一位“新北京人”曾经很认真的问过我“你们北京人是不是都在南城,住破平房,一家五口挤在一起,还买不起房啊,这样的男的我可不要”

我憋了憋嘴,不知道怎么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