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真好。

我沒有想過有天我的口頭禪會變成「真好」,像我這樣悲觀的人,打字時輸入法“ai”蹦出來的第一個字不是愛,而是嘆息聲的哎。帶著長長的尾音。

在我23歲生日到來之前,我擺脫了近年來的焦慮與失眠。

開始變得作息規律,很少熬夜,恢復了少年時代每晚睡覺之前的默詩、讀書。不再急匆匆的要求凡事必有結果。在與人不斷對話中,重新看待採訪這件小事,它和寫作像是孿生子般,有著默契而完全不同腔調的命運紋理,兩種感受世界的方式,都和詩一樣美麗。

未來該會有關於獨立採訪的選題或圖書作品會和大家見面。

觀察、感受、聆聽、寫字、經歷,我在用自己所能擁有的所有方式,笨拙地尋找自我。喜歡佩索阿說的那句,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今年七月,我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離開職場,開啟自由職業生涯。

其實這個決定並不突兀。

我來北京快四年的時間裡,“不上班”這個念頭,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跑出來。

老實說,之前從事的行業始終是文化傳媒,整體的氛圍和節奏還是比較有彈性的,工作所帶給我的充實、鮮活經驗和成就感,是毋庸置疑的。

我從來沒有覺得工作是件痛苦的事情,但同時,我也從來沒有覺得失去工作是件可怕的事情。自身能力的穩定輸出與提升才是更重要的。

實現社會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上班,只是其中一種。

在正式離職之前我和身邊很多朋友都聊過自己的想法,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十六對我說的那句“自在點兒”。是啊。自在點兒。

既然做什麼都是浪費時間,那不如浪費在喜歡的事情上。

人生哪有那麼多非黑即白的決斷,狹路相逢的博弈,選擇一個當下最舒服的姿勢,松懶或恆力,走下去就好了。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從很早以前我就非常明確自己最終要離開職場的,或早或晚,但真正促使我做決定的是因為一部電影。

某天在辦公室裡和同事整理視頻素材時,無意當中再看到電影《無問西東》中的片段,這部電影去年上映的時候,我是在清華大學學堂裡面參加的首映禮,當時比較觸動我的是王力宏那段故事。

但那天卻被影片中陳楚生所飾演的吳嶺瀾與他老師對話的那段,莫名戳中。

面對自己不知為何選擇實科的學生,老師說: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聽到‘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猝不及防,戳開風聲背後的疑惑。

我心若虛空,此道將安絕。

和吳嶺瀾一樣,在過去很長時間裡,我對於自己的人生處在混沌與矇昧的狀態裡。

我想停下來,弄清楚自己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這裡的“什麼”並不是指工作,我需要找到自己喜悅難過背後的情緒根源,需要在明天到來之前,充分感受屬於今天流動的秘密。

不希望在十年後醒來,我看著自己眼前的一切,會納悶,這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是怎麼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這種「有一天醒來」不知世事為何變換至此的場景,太過老生常談。

也太過驚悚詭異。

將年輕時的肆意修煉成天意。無論熱鬧紛呈還是孑然一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所選擇的既定道路”面前我們是否有勇氣去揭示自己真實想要的東西。

於是我再次和吳嶺瀾有了相同的提問,什麼是真實?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的不懊悔,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生是副業,活是正業。

過去的兩個月裡我離群索居,很少關注外在的新聞和熱點,只專注於自身。

在洶湧的人海里四處晃盪,是一種奇特而放空的經驗,我看著所有人都熙熙攘攘極力地匯入同一條河流中,金雕玉琢的城市裡,她們看起來好孤寂。

人群中,閉上眼,我第一次觸摸到平靜與自我。

在告別隨波逐流的慣性之後,一點點打通任督六脈。比起賺多少錢、如何升職、買哪裡的房子,我好像更在意的是窗外的天氣、手寫的信,和家人朋友定期電話時默契的哈哈大笑。

這種真實,就是活得淋漓盡致。

我知道自己為什麼喜歡賺錢了,物質的穩定與精神的開拓並不衝突,“用更喜歡的方式賺錢”去光明正大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也不會盲目沉浸在所謂的努力之中,而忽視了身邊正在發生著的那些新鮮、好玩的事情。

現在是我最輕鬆舒服的狀態,對待自己的心意和慾望通通不遮蔽。

不工作以後,我的一切,都變成了工作。

吃喝玩樂是工作。行走是工作。和樓下的阿姨打招呼嘮嗑是工作。傾聽是工作。發呆是工作。見朋友是工作。

我不再以任何社會角色與人交往,開始回到本我,帶著點傻乎乎的天真,聽故事的時候不自覺就脫口而出“真好”。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電影《練習曲》裡說:希望在20出頭的生命裡,做一件到八十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

我知道此刻的自己就在做那件事情。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回到正常的職場生涯去上班,也許將來有合適的公司&夥伴,也會選擇攜手同行。

目前兩個月的初步試水還算順利,硬性支出成本比以往要高些,但收入倒是與上班的工資持平,甚至還更高些。(公積金確實覺得還蠻虧的,關於自由職業的經歷可以回頭單獨和大家分享)

下半年要做的事情,索性列個單子打卡:

1、希望第三本書順利上市

2、明星選題系列寫作籌備

3、開始健身,不喜歡跑步,可以定期打羽毛球和乒乓球

4、很喜歡的一家小說類app來找我約稿,希望可以保持每週寫一篇小說

5、把上半年拖的選題做了

6、距離上次去色達,已經有半年,把工作安排好出去旅行

7、做一個屬於自己電臺(沒什麼粉絲也不要緊)

8、堅持吃早餐,少吃點宵夜

9、常回家看看

10、不要在意外界的聲音,選擇自己的路,堅定走下去

論執行力的重要性。

1大於所有數字,有了1,一切就都有了。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在這個遍地黃金的世界裡,我只想做一顆獨自發呆的石頭。

可能很多年之後我老了,不再能夠為許多看起來無聊的事情沾沾自喜,我還是會記得,和朋友徹夜長談的夜晚,一個人對著電腦寫稿子時的熱血與投入,吃過好吃的東西,聽過有趣的故事,和陌生出租車司機一起站著看升國旗的奇妙際遇。

這些經歷,最終未必會得出一個結果,也不能明確告訴我們方向。但我知道有一日,這些看似零散、無聊,不那麼至關重要的東西都會在某個臨界點匯聚。

有些文字是寫出來的,有些文字是生長出來的。

我在很多方面都笨拙,只一點,發自內心的愛著身邊人,愛著自己筆下的文字。

清言疏陳,滔海藏心。感謝的話就不多說了。珍貴的東西,往往藏在心底。希望可以寫出更好、更有力量的文字,如果可以,還請你們多多包涵我的諸多不完美。

最後。

有你們陪在身邊,真好。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最後的最後

插一件上半年比較開心的小事

嗯……

採訪了明道

我還年輕,讓我再折騰一會兒


因為他是我和老媽都很喜歡的演員

算是完成媽媽的一個心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